双季稻:早稻产量低品质差,试试晚稻早种技术,稻米高产又优质

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稻谷最低收购价保持稳定,视情可适当提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双季稻。

所谓双季稻,就是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的一种稻作制度,也就是先种早稻后种晚稻。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普遍种植双季稻,个别地区甚至种三季。然而,90年代以后,因农村劳动力流失与价格原因,双季稻模式逐渐消失,农民只种中稻或晚稻,很少种早稻。如今国家鼓励恢复种植双季稻,基本上就是鼓励恢复种植早稻。但是早稻种植存在许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早稻缺乏优质稻,产量也不高,那么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呢?这就是王博今天要给各位分享的主题,即如何通过早种植晚稻,解决早稻品质差产量低的问题。

双季稻:早稻产量低品质差,试试晚稻早种技术,稻米高产又优质

我国水稻行业领军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国家鼓励恢复双季稻种植的原因解读

1、是否是因为担心粮食不足,鼓励种植双季稻?

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在“做好疫情期间粮食供给和保障工作”的发布会上明确指出,这些年我们国家粮食连年丰收,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粮食产量是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如此看来,并不是这个原因。

2、受疫情影响,解决城市劳动力失业问题?

受疫情影响,许多在城市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家,面临失业问题。国家鼓励种植双季稻并适当提高收购价,可能是想要农民在家通过种植早稻,解决可能面临的短期失业问题,弥补亏损,等疫情结束以后再回城务工,减轻就业压力。这就如同08-09年经济危机时,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的目的差不多。

双季稻:早稻产量低品质差,试试晚稻早种技术,稻米高产又优质

晚稻丰收

双季稻种植,为什么要晚稻早种?

1、晚稻晚种食味下降

晚稻种植较晚,生育期长,营养物质积累丰富,但是晚稻在经过5-7月份的高温后,稻米食味普遍下降,这就导致晚稻稻米品质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价格。

2、早稻产量低品质差

早稻虽然生育期短,但米质疏松,品质较差,吃起来质地干硬、口感差、易出现饱腹感,而且早稻产量低于晚稻,因此种植的人越来越少。

3、早稻落地谷影响晚稻纯度

早稻机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将稻米遗漏在稻田之中,一般稻米收割损失率约为0.5%,这样就导致许多早稻米落在田里,与晚稻混杂,成苗结实,造成晚稻纯度降低,影响晚稻的总体品质。

综上所述,通过将晚稻早种,提前收割,第二季再种同品种的晚稻或其它晚稻,不仅可以避免稻米品质因受高温影响而下降的问题,提高高品质稻米的纯度,而且可以补足早稻无优稻的短板,使优质米早日上市,稳定粮食安全,弥补疫情造成的粮食生产效益低的问题。

双季稻:早稻产量低品质差,试试晚稻早种技术,稻米高产又优质

优质水稻

晚稻早种技术的具体方法

种植方法与平日水稻种植方法一样,需要强调的是,要选择生育期短,品质优,适宜早种的优质晚稻品种,正季全生育期110天左右,最长不要不超过115天,在3月中下旬播种,7月下旬收获,同品种晚稻再于7月下旬抛秧种植,实现双季双优质,高产地区可实现双季吨粮;通过这种技术,使早稻产量高于晚稻产量,而晚稻品质略优于早稻,实现优质高产互补。

双季稻:早稻产量低品质差,试试晚稻早种技术,稻米高产又优质

水稻机收

适宜的晚稻早种品种有哪些?

1、泰优398: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型适中,有效穗多,穗粒数中,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米质达国优2级,作为晚稻早种品种,亩产638.6kg/亩,作为早米,卖价高于晚米,2019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种植泰优398,作为早优质米零售价高达2.98元/斤。

2、吉安软占:江西省主推品种,吉安与抚顺试验站开展吉安软占晚稻早模式示范,提高了稻米品质的同时,双季总产平均1043.1公斤/亩。

还有美香占2号、桃优香占、野香优莉丝、野香优靓占、万象优982、野香优油丝、野香优明月丝苗、野香优520、野香优航1573、赣晚籼38号均可以作为晚稻早种品种。

双季稻:早稻产量低品质差,试试晚稻早种技术,稻米高产又优质

优质晚稻早种品种

晚稻早种配套技术

影响稻米品质的最主要因素是品种遗传特性,同时地域环境和栽培技术、收获加工质量等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在选好品种的前提下,要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水水质良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地区种植,并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适当早收。具体来说,

1、合理施肥:全生育期要多施有机肥,控制氮肥使用量,增加钾肥使用量,生长后期少施氮肥,不然不利于生产出食味好的优质大米。

2、合理密植:水稻种植密度对稻米品质有较大影响,在肥力保证的前提下,适当稀植,增加稻田的通风透光条件,可提高水稻的整米率、降低垩白率。优质稻比一般杂交稻每亩少植500-1000蔸,但对于株型紧凑,适于密植的品种可适当增加密度。

双季稻:早稻产量低品质差,试试晚稻早种技术,稻米高产又优质

农民给水稻施肥

3、化控:在水稻幼穗分化6-7期,选择晴朗天的下午3点以后,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2千克兑水50千克在水稻扬花闭颖后均匀喷施叶面,齐穗期再加喷一次以促进基部结实;晩稻遇低温时,可在破口期喷施赤霉素,促进抽穗和灌浆结实。

4、病害防治:晚稻早种品种一般适合在稻瘟病、稻曲病轻发区种植,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做好稻瘟病与稻曲病的防治。水稻在破口至抽穗扬花期如果遇雨及低温则稻曲病发病重,可在破口前7-10天(叶枕平)喷施氧化亚铜(铜大师)、多菌酮粉剂、氟坏唑等,总共喷施2-3次;预防稻瘟病,可在水稻始穗期、齐穗期各喷一次咪鲜胺。

双季稻:早稻产量低品质差,试试晚稻早种技术,稻米高产又优质

水稻稻瘟病

结语

晚稻早种模式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早稻品种稻米产量低、品质差,商品性不好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双季稻种植过程中由于早稻落地谷造成的晚稻纯度低问题,在国家鼓励恢复双季稻种植的今天,晚稻早种技术值得探索、应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