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或杰出人物是可以培养,大气完成也是可以的

国际象棋三姐妹

拉斯洛研究各行业或领域被认为天才的数百人,得出结论

正确养育任何一个孩子都能将他变成天才。可以在任何学科培养出天才,孩子很小时陪他训练花大量时间,让孩子真正热爱那门学科可以达到那一目标。
他大女儿苏珊波尔加4岁时赢得她的第一个冠军,以11胜0负0战绩在布达佩斯女子11岁以下比赛中摘得桂冠。15岁时成为世界上一流女子国际象棋棋手,是第一位被授予特级大师称号的女棋手。
二女儿索菲娅波尔加也在国际象棋职业棋手生涯中取得惊人成绩。她年仅14岁参加罗马举办的比赛一举夺魁,单项世界杯国际象棋比赛中赢得等级分是男棋手还是女棋手中最高的等级分。国际象棋界依然在讨论这次“罗马大洗劫”。索菲娅一度成为世界排名第六女子国际象棋棋手。不过波尔加三姐妹中她是最不用功的。


天才或杰出人物是可以培养,大气完成也是可以的


三女儿朱迪特波尔加在父亲拉斯洛实验中可谓“王冠上的明珠”。她在15岁零5个月成为特级大师,在当时无论男子还是女子特级大师中都是最年轻的。在世界女子国际象棋棋手中连续25年排名第一,并一直保持到2014年宣布退役。
波尔加三姐妹显然都是杰出人物。国际象棋通过极其客观标准测量水平,跻身世界一流行列风格不会被拿来评分,学历背景并不重要,简历也不被看重。毫无疑问三姐妹真的是非常非常杰出。
她们事迹清晰极端地证实是什么使人变成杰出人物。苏珊、索菲娅和朱迪特三姐妹在国际象棋界所走的路,基本与各行各业杰出人物迈向卓越走的路一致。杰出人物发展往往经历四个截然不同阶段,从兴趣第一缕曙光,到掌握全面专业知识。


培养杰出人物和世界大师过程

一般来讲培养天才过程始于童年或青少年时代早期,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杰出人物水平。杰出人物标志是成为所在行业或领域世界最佳,依然努力提升练习技巧不断改进。抵达行业或领域前沿时勇敢的开拓者已超越其他任何人。三姐妹孩子时就对国际象棋产生兴趣:觉得棋子好玩,把它们当成玩具,这时刻孩子们发展简单技能,对未来杰出人物来讲小时候与自己感兴趣任何事物好玩的互动,是最终对这件事物充满热情第一步。


20世纪80年代初,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在芝加哥大学研究杰出人物的项目中,想搞清楚童年时代到底有些什么因素,使其脱颖而出?通过选择六个领或行业120位杰出人物,辨别其共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天才或杰出人物是可以培养,大气完成也是可以的

大人以一种好玩方式向孩子介绍他们最终从事领域或行业,开始是孩子喜欢拿来玩的玩具。著名高尔夫球手泰格9个月大时,父母给他一根小小高尔夫球杆。也当成玩具送给他。 孩子父母以孩子心态和孩子玩耍,会把那种玩慢慢朝着那件“玩具”真正目的上引导。在这阶段父母在孩子成长和发展阶段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会给孩子大量的时间、关注和鼓励。其次,父母会以成就为导向教孩子一些重要价值观,如自律、刻苦、负责任,一旦孩子对特定领域感兴趣,有望以同样态度追求成功。
父母用最初兴趣作为跳板使孩子进入该领域或行业,表扬是增强孩子动机一种绝佳方式,特别是年纪更小孩子。另一种动机是对已发展出某一特定技能感到满足,且得到父亲或母亲认可。父母引以为傲便可以成为孩子在这一领域或行业中取得更大成就的动机。 只要通过与孩子互动,父母便能激励孩子培养类似的兴趣。

天才或杰出人物是可以培养,大气完成也是可以的

兄弟姐妹的激励作用

从小培养天才另一个突出特点:许多杰出人物都有几位哥哥或姐姐,是鼓舞他们前行的榜样,从哥哥姐姐身上学习与之竞争,后自己再去模仿。莫扎特有位姐姐玛丽亚,比他大四岁半,在莫扎特刚开始对音乐感兴趣时姐姐已开始弹奏大键琴。网坛巨星塞雷娜追寻着姐姐维纳斯的脚步。姐姐大威本人也是当代最优秀网球运动员之一。史上最年轻障碍滑雪世界冠军的米凯拉有一位名叫泰勒的哥哥在从事竞技滑雪。一个孩子看到自己哥哥或姐姐从事某项活动,获得父亲或母亲关注和表扬时,自然也想加入进来,获得父母同样关注和表扬。对孩子而言

和兄弟姐妹开展竞争本身很激励人

父母亲从哥哥或姐姐身上学到了经验,把宝贵经验运用到弟弟妹妹身上,由于有哥哥或姐姐,弟弟或妹妹会全心全意投入某项活动带来了巨大优势。弟弟或妹妹看着哥哥姐姐从事某项活动也会变得兴趣盎然涉足其中。兄弟姐妹的竞争对弟妹帮助更大一些,因为哥哥姐姐在技能方面更强大一些,至少他们多练习几年。 让孩子感受到一般学术追求吸引力。鼓励孩子对万事万物保持好奇心,把阅读当成主要消遣,孩子小时候父母给他们读书,大些时候由孩子自己读。父母还鼓励孩子建造模型或参加科学项目,使孩子把参加这些教育活动当成玩耍的一部分。未来杰出人物遵循一般规律便是:到他们成长过程中某个时刻,他们对某一特定领域或行业格外感兴趣,表现得比其他同龄孩子更有希望成就一番事业。

第二阶段:变得认真

一旦未来杰出人物对某行业或领域感兴趣,下一步通常要到教练或导师那里上课。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刻意练习。练习与他们到此时为止的经历不同,开始变成认真的工作。 知道怎么使学生继续向前,让学生通过适应刻意练习提高水平。导师激情四射当学生取得一定成绩时,会鼓励和表扬学生,有时候采用口头表扬,有时候更具体,奖励孩子一些糖果或点心。 早期时最重要因素保持那种兴趣和动机,同时培养技能和养成习惯。

父母帮孩子确定日程安排,规定每天练习时长,对于孩子进步父母给予支持、鼓励和表扬。尽管父母导师可以采用许多方法来激励孩子,但到最后动机必须来自孩子内心,否则不会长久。 最优秀的老师不会过于看重解决特定问题法则,鼓励学生思考通用模式和程序,探究其中的原因

父母只需要着重强调学术成功重要性,清晰表达对孩子期望,希望孩子能继续在学校好好学习上高中,念大学。 这阶段第一部分父母和老师支持与鼓励对孩子进步至关重要,最后孩子开始体会刻苦学习带来回报变得越来越能自我激励动机开始从外部转向内部。 随着水平继续提高开始寻找水平更高导师和教练,将他们带到更高层次上。学生练习时间开始延长。父母亲依然提供支持,但练习责任几乎完全转到了学生以及他们的教练和导师身上。


长大后成为才华横溢艺术家的孩子也存在着相似动机。有自加燃料、自我激励动机来从事繁重的工作,依然需要父母亲和导师

“情绪的和技术支持”。 到达这阶段2~5年后,未来杰出人物开始更多根据已发展出技能认同自己,不再根据其他兴趣领域。对自己所从事练习开始变得认真起来。有些内在心理因素在发挥著作用,如好奇心等,外部因素也不例外,父母和同伴支持与鼓励。各种类型长期训练无论下国际象棋、玩乐器、学数学等都在大脑中产生变化,使正在练习技能得到增强,练习使得管理着动机和愉快大脑结构产生变化。 在某特定领域或行业发展了技能的人们,经过年复一年练习后从技能学习中获得大量愉悦感觉。只有那些花数年时间苦练某项技能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喜欢那技能,产生更多愉悦和更强动机从事特定活动。

第三阶段:全力投入

未来杰出人物在12~13岁或15~16岁时要付出巨大投入,才能成为自己领域或行业最杰出的人物,学生常会寻找最好导师或学校指导自己练习,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导师已达到所在领域最高水平,一旦接收意味着导师认为学生将来有可能达到本领域或本行业最高水平。 学生面临期望逐渐升高,直到基本上能尽最大可能改进为止,不断突破自己个人最佳成绩,最终创下新纪录。接近人类能力的极限,跻身本领域或本行业最佳行列。这阶段

动机完全靠学生自己保持,家人依然能发挥重要支持作用。 能让几个孩子同时追求世界最佳的家庭屈指可数。这种训练不但费用高昂,很大程度需要父亲或母亲放弃自己工作,全力支持,结束这一艰辛旅程的学生也将收获巨大回报成为最杰出人物中的一员。可以直截了当抵达人类成就的巅峰。
布鲁姆研究中,所有120名杰出人物都是在孩提时代开始向巅峰攀登。事实上,练习上限制能够每天挤出四五个小时时间刻意练习成年人几乎找不到。通常比生理或心理局限更重要。 随着年龄增大,人们技能出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为减少或停止练习;人类身体在青少年时期直到17~18岁或20岁出头成长和发育,20多岁后骨架结构很大程度已确定

我们身体和大脑在童年时期和青少年时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在整个一生中,依然能在某种程度适应环境变化。身体适应能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与年龄关系差异很大 音乐训练可能以多种方式影响大脑。音乐家的大脑某些部位比非音乐家同样那些部位大一些。研究还揭示了音乐家比非音乐家在大脑的其他众多部位更大一些,人类大脑在青少年早期拥有最多的脑灰质(也就是包含神经元,将神经元连接起来的神经纤维,以及神经元支持细胞等组织),以后脑灰质的数量就开始减少。而神经细胞间的关节(也就是突触),会在人生早期达到最大数目;

一生中的前几十年大脑会持续发展和改变,而学习得以发生背景不断改变。会说两门或更多门语言的人,大脑一些部位之中脑灰质含量更多一些,同声传译人员的大脑实际上比那些学习同样数目语言、未从事同声传译工作的人的大脑,脑灰质反而少一些。儿童和青少年学习语言是在增加脑灰质含量的背景下进行的,学习更多语言可能是通过增加脑灰质而发生,成年人继续着重学习多门语言时,是在修剪突触的背景下进行的,成年以后语言学习更多是通过除去脑灰质而发生,除去某些无效神经细胞来加快进程。

这让我们吸取两条经验:首先尽管成年人大脑适应能力较弱,但能应对学习和改变。其次,适应能力与未成年人大脑不同,用稍有不同机制来发生。如果成年人足够刻苦,大脑也会找到相应的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