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鹦鹉,贾宝玉的鹤,它们是主人的忠实“代言人”

奇珍异兽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道独特风景,在园林中饲养动物,一来是增加园林的生命气息,展现园林生机盎然的景象。二来园中人可以享受与鱼鸟等动物嬉戏闲情野趣。再就是在传统文化中,动物本身也是某种志趣的象征,体现着主人的人格追求。

据《汉宫旧仪》记载,秦汉时期最为重要的园林上林苑长达三百里,不仅面积广阔,还饲养有数量众多的虎、熊等野兽和飞禽,天子春秋季会在园中狩猎。到了隋唐时期,在园林中饲养猛兽已不再流行,园林中多饲养雁、杜鹃等禽类。《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是诗人李绅为大明宫太液池所作,其中就有“宫莺报晓瑞烟开,三岛灵禽拂水回。”的描写,说明当时的大明宫太液池养有黄莺和水鸟。

宋元时期,私家园林开始兴盛。文人雅士们对园林的景观设置和意境营造尤为擅长,所以当时的私家园林多体现出主人个人的审美趣味。欧阳修《真州东园记》记载了真州东园的景象:“若廼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而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

林黛玉的鹦鹉,贾宝玉的鹤,它们是主人的忠实“代言人”

及至到了明清时期,园林中饲养动物的种类仍然以鹤、孔雀、鹦鹉、画眉、鸳鸯等禽鸟和鱼类为主,《钦定热河志》有对避暑山庄的描写:

若夫崇山峻岭,水态林姿,鹤鹿之游,鸢鱼之乐,加之岩斋溪阁,芳草古木,物有天然之趣,人忘尘世之怀。较之汉唐离宫别苑,有过之无不及也。文禽戏水而不避,麀鹿映夕阳而成群。鸢飞鱼跃,从天性之高下;远色紫氛,开韶景之低昂。。

《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也是一座园林,是贾家为迎接贾元春省亲特意建造的,建成后采买了仙鹤、孔雀、鹿、鸡鹅等动物,按照景致的不同分别放在怡红院、稻香村等处饲养。元春回宫后,安排宝玉、黛玉、宝钗、迎春等人居住其中。曹雪芹通过院子里饲养的动物,写出了主人的心性和处境。

林黛玉的鹦鹉,贾宝玉的鹤,它们是主人的忠实“代言人”

一、怡红院的鹤,代表了贾宝玉的优雅不俗

贾宝玉的住所是怡红院,二十六回,贾芸第一次进到怡红院,于是,通过贾芸的视角,我们看到怡红院“院内略略的有几点山石,种着芭蕉,那边有两只仙鹤在松树下剔羽。”可见,怡红院中养有鹤。

鹤是古代园林中常见的禽类,鹤不仅体态优雅,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兼有超然脱俗之气,是品格不凡的象征,常出现在神话传说中,所以也被誉为“仙鹤”。《抱朴子》:“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树。色纯白纯黑,脑尽成骨。”古时文人多爱鹤。如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人事二》就记有林逋爱鹤之事 :

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林黛玉的鹦鹉,贾宝玉的鹤,它们是主人的忠实“代言人”

贾宝玉也是爱鹤之人,所以在他的《秋夜即事云》和《冬夜即事云》两首诗中就分别有“苔锁石纹容睡鹤”“松影一庭惟见鹤”之句。曹雪芹安排在宝玉居住的院子里养鹤,并点出鹤深得宝玉喜欢,正是想通过鹤的优雅、脱俗来暗合宝玉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一开篇,就写了宝玉的另类,一是无心读书,不求上进,对为官做宰根本不在意。二是喜欢在女儿堆里混,还有一番“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的奇葩言论。其人不俗,可见一斑。

同样是锦衣玉食的贵公子,薛蟠是粗陋、只懂声色犬马的形象,宝玉则是擅长诗词歌赋、注重精神提升、优雅灵动的形象。这在二十八回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薛蟠过生日,拉着宝玉、蒋玉函等人一起吃酒。席间,填词作曲,好不热闹。宝玉开头,作了《红豆词》:

林黛玉的鹦鹉,贾宝玉的鹤,它们是主人的忠实“代言人”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照不尽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呀!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住的绿水悠悠。

在众人的哄抬下,薛蟠也作了一首,“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窜出个大马猴……”。对比之下,高下立判。薛蟠代表了当时社会大多数男人的观念,在他们眼里,女儿家不过是她们用来享乐或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所以他们只关心容貌与外形,至于女儿家的心事,他们根本不会顾及。反观宝玉的《红豆词》,不单辞藻优美,还写出了闺中女儿细腻的心思,或百无聊赖、或寂寞愁苦,深含着宝玉对女儿们的关心、疼惜和怜悯。一曲《红豆词》刻画出了宝玉优雅脱俗贵公子的形象。

林黛玉的鹦鹉,贾宝玉的鹤,它们是主人的忠实“代言人”

二、潇湘馆的鹦鹉,代表着黛玉寄人篱下的处境

林黛玉的住所是潇湘馆。三十五回,黛玉从外面进到潇湘馆,一边走路一边想心事,廊上架养的鹦鹉看见黛玉回来,嘎的一声扑了下来,叫道:“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黛玉先被吓了一跳,接着问道:“添了水食不曾?”那鹦鹉竟学着黛玉的声音长叹一声,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真真得了黛玉的真传一样。可见,黛玉是经常对着这只鹦鹉说话的。

鹦鹉天生舌头柔软,只要精心调驯,就能学人说话。因此,不管是古时还是如今,都有很多人选择在家里饲养鹦鹉当作宠物,以教它说话为乐。为了防止鹦鹉飞走,所以一般是把它养在笼子里或者拴在架子上的。明代方孝孺曾作诗一首,名就叫《鹦鹉》:“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鹦鹉虽聪明、能学人语,但却过着寄人篱下,没有自由的生活,令人怜惜。

林黛玉的鹦鹉,贾宝玉的鹤,它们是主人的忠实“代言人”

曹雪芹之所以安排潇湘馆养鹦鹉,是想借鹦鹉的处境来写出黛玉的处境。黛玉年幼,父母双亡,只得远离家乡,住在舅舅家里。可以说,黛玉的忧郁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她过着寄人篱下、飘零无依的生活。刚进贾府时,黛玉不过十岁左右的年纪,但是她已经懂得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多说话,不多走路,唯恐哪里不合规矩了,让别人笑话。虽然祖母疼爱,姊妹们也处的和睦,但到底不是在自己家里,也没有父母爱护,少不得事事斟酌再三,不敢任性,也不惹麻烦,唯恐惹人怨恨。四十五回,宝钗来潇湘馆探望生病的黛玉,建议她吃些燕窝来滋阴补气,黛玉的一番话说出了她寄人篱下的苦处:

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老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十几岁的黛玉,既无父母,又无兄妹,感觉孤单。寄居在舅舅家,吃穿用度,一概都要由贾府安排,说话行事自然也就不能自由自在。偏她又是个心细爱多想的人,每每想起自己的处境就不免伤心落泪,所以,郁郁寡欢变成了常态。可以说,鹦鹉的处境就是黛玉的处境,虽锦衣玉食,然终究是寄人篱下,凡事由不得自己,又何谈自由和幸福呢?

林黛玉的鹦鹉,贾宝玉的鹤,它们是主人的忠实“代言人”

三、稻香村的鸡鸭鹅,代表着李纨的低调冷淡

稻香村是贾政长子贾珠遗孀李纨居住的院子,院里饲养的动物只有鸡鸭鹅,其实,在园林中饲养鸡鸭鹅这样寻常的家禽并不多见。曹雪芹之所以特意提出稻香村饲养的动物,也是有意通过动物来写出李纨的心性和处境。

贾珠去世的时候,李纨不过二十岁,本应是花朵绽放、明媚娇艳的青春女子,但是因为丈夫去世,她成为了一个年轻的寡妇,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摆在她前面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继续困守在贾家,做一个清净守节的节妇。原因有三:一是在贾家这样的名门望族,儿媳改嫁是不被允许的。二是李纨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李守中是个极为传统的人,女儿改嫁是有辱门楣的行为,所以,李家也绝不允许李纨改嫁。三是李纨的父亲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理念,只让李纨看些《列女传》《女四书》《贤媛集》等三四种书,教育她以书中的女子为典范。所以,李纨所受的教育也使得她容易认同并接受枯木死灰一样的节妇生活。

林黛玉的鹦鹉,贾宝玉的鹤,它们是主人的忠实“代言人”

鸡鸭鹅与孔雀、鹤、鹦鹉相比,存在感极低,常常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李纨在贾家亦是如此。六十五回,兴儿提到李纨时这样说:

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他的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我们家的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妙在姑娘又多,只把姑娘们交给他,看书写字,学针线,学道理,这是他的责任。除此问事不知,说事不管。

作为荣国府的大奶奶,按照规矩,李纨应该是荣国府顺理成章的管理人,也就是说,王熙凤的权力本应是属于李纨的。但是,贾珠去世,李纨变成了寡妇,就不能再插手荣国府的管理事务。所以,李纨的低调既是本性使然,也是形势所迫。

林黛玉的鹦鹉,贾宝玉的鹤,它们是主人的忠实“代言人”

鸡鸭鹅作为家禽,羽毛颜色素淡,外形朴实,这也代表着李纨的朴素。

第七回,薛姨妈安排周瑞家的去送宫花,府里小姐媳妇们都有份,包括王熙凤,但是独独没有李纨的,可见薛姨妈知道李纨作为寡妇,是不应该打扮自己的。送宫花的路上,曹雪芹还特意设计让周瑞家的经过李纨的住处,“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曹雪芹之所以特意带出李纨,就是想用宫花来凸显出李纨生活里的落寞。

七十五回,尤氏在李纨的屋里洗脸,丫头素云就拿出自己的胭粉来给尤氏用,还说道:“我们奶奶就少这个。奶奶不嫌脏,这是我的,能着用些。”李纨道:“我虽没有,你就该往姑娘们那里取去,怎么公然拿出你的来。”可知,李纨从来都是素面朝天,不涂脂抹粉的,这也是一个节妇应该有的样子。

林黛玉的鹦鹉,贾宝玉的鹤,它们是主人的忠实“代言人”

怡红院的鹤、潇湘馆的鹦鹉,稻香村的鸡鸭鹅,它们不只是主人饲养的宠物,还是主人们的“代言人”,代表着他们的个性或处境。通过这些动物,我们看到了宝玉贵公子的优雅,看到了黛玉寄人篱下的心酸苦闷,也看到了李纨这个豪门寡妇的心如死灰,暗淡低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