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父母喜歡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到底對孩子傷害有多大?

Silence丶迷惑


曾有一個來訪者因為無法建立親密關係找到我,諮詢中她對記憶中的原生家庭是這樣描述的:


“我小時候父母經常吵架,爸爸很兇,有時還會打媽媽,我覺得媽媽好可憐,我想幫她,可我沒用。我怕爸爸也象對待媽媽一樣對我暴力。我總是一個人躲起來哭。而且,我長期是他們的傳話筒,媽媽是弱者,每次傳遞爸爸的話時我很想說“你怎麼不自己去說!”但我不敢。我只能儘可能的過濾爸爸的話,至少讓媽媽聽起來不那麼傷心難過,我很累。我盡力了,我已經那麼乖了,可他們為什麼還要吵架?”


來訪者哭的很傷心。顯然她認為父母吵架,自己沒有調節好父母的關係,都是自己不好,自己不夠乖。她還有一個弟弟,是一個問題少年,初中沒畢業就不願意上學了。平時不太愛與人交流,總是與人打架。


這是一個典型的暴露在夫妻爭吵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的案例。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夫妻在孩子面前的爭吵給孩子的心理及成長帶來了諸多的影響和問題。


1、在情緒上的的嚴重影響

個案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孩子產生了消極的情緒如恐懼,悲傷,無助感等。

夫妻激烈的爭吵時,往往對不知所措的孩子不聞不問,完全忽略。搞不清狀況的孩子以為父母在生自己的氣,害怕父母不喜歡自己了,不要自己了,產生強烈的傷心和無助感;而看到自己最依賴、最親密的人在相互傷害,這已完全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

擔心父母隨時都會轉身離去,自己最安全的家也將不復存在,而他們又無力挽留內心充滿深深的恐懼。


2、成為孩子人際交往模式中的“榜樣”

孩子最初的行為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無疑是通過模仿,而孩子最早的人際交往對象就是我們父母或養育者。我們可以從個案中看到。兩個孩子在人際交往中都出現了問題,尤其是弟弟的攻擊性行為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對父母的模仿。


3、影響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長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孩子的性格發展往往會出現扭曲,個案中的弟弟明顯變得感情冷漠,性格內向,脾氣暴躁 ,對外界事物喪失興趣。而姐姐則明顯對他人缺乏信任,愛挑剔,性格內向,壓抑,容易退縮。這些性格的扭曲將會影響成人的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工作、學習、交流的適應能力,阻礙他們各個方面的良好發展。


4、對孩子的婚姻產生影響。

案例中的姐姐,從小目睹了父母的爭執,甚至是父親對母親的暴力行為。在她看來母親是弱勢的,是受到傷害的,並且是無力保護自己的。導致她對婚姻產生恐懼,對男性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因此,很難建立穩定的親密關係,也無法順利的走進婚姻。即便是走進婚姻,也有很大的幾率選擇一個對自己施暴的老公,而無法獲得婚姻的幸福!


5、讓孩子產生強烈的罪疚感

父母發生爭執時更糟糕的事就是,把孩子強行拉入成人的世界,讓他們承擔本不該他們承擔的責任。或是都去拉扯孩子站在自己的戰營,這無疑是將孩子活生生的進行分割,因為孩子永遠無法放棄自己的父親或母親的!個案中的姐姐在父母的推動下承擔了維繫家庭完整,父母和睦的沉重責任。這本不該她承擔,也承擔不起的責任讓她在深深的罪疚感中度過了二十多年,這是何等的殘忍!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小精靈,他們總是能把發生在身邊的事物,尤其是父母的一切言行都記錄下來。這些畫面將深深的刻在他們的腦海裡,並影響他們的一生。


所以,為了孩子良好的成長和人生的幸福,我們家長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1、儘量不要在孩子的面前爭執,甚至是大打出手。偶有發生也要切記千萬不要把孩子拉入進來,或讓他們選邊站,這是非常不理智的選擇,是對孩子非常殘忍的行為。


2、同時請記得及時安撫受驚嚇的孩子,以免讓他們處於擔心害怕的情緒,並向他們表達抱歉,明確的告訴孩子父母之間的爭執與他們無關,只是父母之間的事情,並且父母的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


3、要讓孩子知道,他們沒有做錯什麼,他們永遠都是父母最愛的人,父母之間的爭執永遠不會影響到對他們的愛,降低爭執事件對孩子心理上的負面影響。



我們是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擁有800+位海內外心理諮詢師,只有約10%的申請諮詢師能夠通過面試考核;目前為止簡單心理已為40萬+人次提供了高質量心理諮詢服務。


尋找屬於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歡迎來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體驗哦,私信 回覆“心理諮詢”即刻獲取更專業的心理援助吧~


簡單心理


一個孩子的成長是生物遺傳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不良的環境生活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有些創傷終身難以癒合。

“父母吵架對不同時期孩子的影響程度是不可估摸的。”涼山州心理學諮詢研究所心理諮詢師朱琳說,嬰兒如聽到父母強烈的吵鬧聲,他的感覺是痛苦,身體會變得僵硬,收縮神經,封閉起來自我保護;孩子在幼兒期老見父母吵架、打架,心裡緊張恐懼,由於認知水平低,幼兒不能理解父母為什麼像仇人一樣互相攻擊,他不能辨別誰是誰非,更不願認定誰是壞的;兒童階段父母常大吵大鬧,會給孩子帶來羞辱感,如果父母一直在孩子面前說離婚,那就像有把劍懸在孩子的頭上了,他的生活似乎就在等著這把劍掉下來,真正生活在恐懼和擔憂中,這樣的孩子,學習沒心思,做什麼事都興趣索然,成績越來越差,自尊感低,由此又引來了老師的低評價的打擊,進入惡性循環,對他今後的人格成長產生一定影響。


孩子的德行是由小到大生活、學習環境潛移默化養成的,父母可謂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們的一言一行時時刻刻都會灌輸給他,家庭戰爭給孩子帶來的是性格上的暴躁,精神上的緊張,為人的粗暴和敵視。她強調,家長們千萬別自己過了嘴癮,給孩子帶去終生缺憾,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和諧家庭出來的孩子跟吵吵鬧鬧或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就有天壤之別,就跟樹苗一樣,有了充足的陽光、營養,必定成為參天大樹,失去成長雨露,殘枝爛葉無疑。

最後,建議大家,要做聰明的父母,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鬧架,衝動是魔鬼,控制得住的話,還是能少吵就少吵,能不吵就不吵。畢竟,家和萬事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