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的兩副面孔:一面大力慈善,一面挖掘墳墓,背後到底有何目的

明清時期,徽商是一支地域性商隊,他們依靠辛苦經營,逐漸在明清時代形成了一支規模龐大,實力雄厚,富甲一方的隊伍。

成功後,徽商們慷慨解囊,回報社會。不惜斥巨資捐助興辦社會公共事業,為故鄉徽州搭橋修路,並做出了很多的公益事業,營造了“義商”的良好形象。可是徽商真的是為了公民嗎?接下來,我對徽商發展的起源和作出的公益,並對徽商做公益的真實動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一、 生活之苦造就的強大隊伍

徽商,是一支地處徽州的一族人在外經商的一支團隊,是中國的三大商派之一,在古代的商業經濟發展上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那麼,這樣一隻團隊是因何開始從商並有獲得瞭如此的成就呢?這一切還要從他們的家譜說起。

徽商的兩副面孔:一面大力慈善,一面挖掘墳墓,背後到底有何目的

1. 生存是人之根本

無論在古代還是現在,賺錢是治生的必要條件。而根據徽州家譜,徽州宗族對這一方面尤其的重視,並且特別強調要自力更生,自主賺錢養家便成為了每一代人從小就被教育的一個觀念。

徽州,地處偏僻山區,山高樹密,地形複雜,蜿蜒曲折,人口又眾多,是屬於一處貧困山區,甚至有縣人也記載:“新安居萬山之上,土少人稠,非經營四方,絕無治生之策”。在這樣的環境下,商業和農業似乎都難以展開。但又迫於生活所需,他們最終決定遊走四方經商。

也許你會產生疑問,在清明朝,上京科舉也是一個良好舉措,為何不考慮這一條途徑呢?在後期,徽商開始發展,家族的力量就逐漸的展現出來。

就如同今天的家族企業,脈脈相連,在家人長輩的引導下,有了經濟基礎,經商的道路就逐漸的蔓延下去。甚至還會有勸說孩子放棄科舉進行經商的情況。可見經商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熟並受到了肯定。

2. 勤儉節約

除去要學會自力更生外,勤儉節約也是家譜中不斷推崇的一個觀念。對於賺錢,入多出少,生活就會富足起來。萬事開頭難,開始創業時,並沒有足夠的資本,他們必需要節約開支,積累到了足夠的經濟。

逐漸的節約成為了家族的一個傳統,也因為這條家訓,他們不得不需要小心謹慎,事事嚴謹,做出正確的決策,一步步的讓他們在眾多商隊裡脫穎而出。

窮人家出才子這句話說的大概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吧!開始的貧窮讓他們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探索前方的道路,自力更生,跨過每一道坎兒,終於迎來了成功的曙光,成為了著名的三大商隊之一。

二、 原來徽商默默做了這麼多

俗話說“能力有多大,責任有多大”,經商之路讓先天地勢、環境條件處於劣汰的徽商們找到了新的通道,已不僅僅能夠維持生計,通過家族企業不斷髮展,經濟和勢力在整個社會上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們不斷的幫助遇到困難的人、提供資金和資源。接下來我們就簡單的列舉徽商回報家鄉的種種貢獻。

1. 興辦教育和文化事業

儘管徽州是地處山林,資源稀少,但仍十分重視教育的作用。在徽州,到處都能聽到孩童的讀書聲,每個家庭都十分重視家裡孩子學習。在這樣的氛圍下,徽州擁有不少的私塾、學院、大學等。建立學校的資金除了國家的資助,還有就是來自徽商的捐助和貢獻。

徽商的兩副面孔:一面大力慈善,一面挖掘墳墓,背後到底有何目的

早在明代,祁門商人馬祿就曾出資300金修繕了家鄉的學宮;在績溪,也有因經商致富的徽商章必泰,不僅資助東山學院,而且出資了200兩用於縣考棚的建設……在徽州的教育水平上,無疑他們做出了無比大的貢獻。

2. 築橋和修路

徽州該地多以山水為主,道路崎嶇,給居民的交通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一些徽商為了改善家鄉環境,進行建橋、修路、甚至自掏腰包對建設進行支持和捐助,不斷地在方便居民生活方面出錢出力。

清代乾隆三年(1738年),歙縣富商汪士嘉獨立創立了芩山、楊村兩石橋,乾隆六年(1741)再次斥資修葺長生橋等公益設施。

又有在祁門大洪嶺山路兩旁的石刻上發現了近十通關於徽州黟縣、祁門、歙縣和休寧商人捐助修路的芳名錄,以及還有遠自安慶府潛山、懷寧、太湖、望江等地方的上號也參與了捐助修路。

徽商的兩副面孔:一面大力慈善,一面挖掘墳墓,背後到底有何目的

3. 災荒救濟

在古代,、蝗災等等測自然災害帶來的害處可謂影響巨大。不僅會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不便,而且土地等資源的修復也需要一定的金錢和時間,甚至可能會使得部分人失去了經濟來源。

不少徽商都拋棄了重利輕義的傳統形象,幫助創建義倉、提供資金、災荒賑濟,並建立醫院診所等等來救死扶傷。

有記載,在1588年,徽州全境爆發了罕見的山洪以及疫情,商人們不斷地捐施醫藥,贈送米糧,甚至有的人設置藥局,悉心加以照顧,幫助大家度過難關。

除了自己家鄉,在各地徽商們都力所能及的提供幫助,他們的行為可歌可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三、 為己還是為人?

公益慈善往往是無私的貢獻,有付出而沒有物質上的回報,只能精神上給予極大的滿足。尤其以一個商人的頭腦,公益慈善帶來的利益少之又少。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徽商甘願不斷地為社會做貢獻,僅僅是善良的品質嗎?通過史料的調查,原來徽商不斷的做公益慈善還另有動機。

徽商的兩副面孔:一面大力慈善,一面挖掘墳墓,背後到底有何目的

1. 利用公益事業給自身帶來利益

歷史記載,徽商之所以能夠聞名於民間,恰恰是因為他們在經商時,往往錙銖必較,而對於慈善,卻如此慷慨,這是為何呢?首先,通過不斷地捐資,能夠獲得統治者的賞識。一個人如果有優良的行為,往往能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佩。

明清時期,徽商曾大量捐資於道路、橋樑、園林、書院等等地方設施的建築,並曾在揚州不惜千萬兩白銀多次為揚州接駕……最後獲得了乾隆皇的賞識並獲得了正一品的官銜。

其次,徽商通過在桑梓不斷地做公益,來獲得黨的官府和宗族的支持。他們創辦祠堂、興辦學校、併為故鄉鋪路建橋,最終不斷地獲得了官員的稱讚。

然而,背後的他們卻為富不仁,許多的地方筆記中,徽商的吝嗇形象被一一的記錄並展現出來。《三岡識略》中記載,徽州姓汪、程量大富商因為錙銖必較的敗壞品德而受到了報應,家中遇害並最終破產。《此中人云》將徽商稱為“徽狗”的罵名。

2. 籠絡文人

文化是人們不可取少的事情,而我們也往往通過文化水平來判斷一個人的形象好壞。徽商在進行行商時,除了經營鹽業、茶葉等,還投資於江漢詩會、新雨聯吟、甲辰詩社等等的社會組織。

一方面,能夠替他們塑造一個文人雅士的優良形象,能夠吸引百姓的注意;另外,還能夠從中獲得利益。可是背後的原因卻不止這些。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通過閱讀書本的同時,也會對資料裡的人物品格進行判斷,而徽商也恰恰是因為這一點達到他們的目的。

徽商的兩副面孔:一面大力慈善,一面挖掘墳墓,背後到底有何目的

根據記載,徽商在進行投資的同時,還不斷地籠絡文人雅士,讓他們在文章中對徽商進行不斷地讚美,大張旗鼓的梳理口碑等等的卑劣行為。

3. 無利可圖下徽商又因何呢?

儘管徽商樂善好施,不斷地樹立優良口碑,可是在汗牛充棟的文獻裡,我們還是發現了他們不好的一面。在杭州西湖南北二山,一直是杭州百姓的墳墓所在地,受到人們的重視。

可是在徽商壯大的過程中,看上了這處地方,他們為了錢財,不惜挖墳、鏟地、不顧所有百姓們的感受私自毀掉墳墓等種種的強盜行為。收到了居民的訴訟。可是在訴訟過程中他們仍不罷休,為了打贏這場官司不惜動用了所有的手段。

四、 總結

俗話說的好,“做事先做人”,品德是人之根本。公益——為公眾做出有益的事情,保持著良好的心態去做,才是公益慈善舉辦的本質目的。

徽商的兩副面孔:一面大力慈善,一面挖掘墳墓,背後到底有何目的

但是,雖然徽商有著不少的黑歷史,做出了不少卑劣的壞事,他們為社會帶來的貢獻利大於弊,造福了很多家庭,提升家庭的教育質量、資助受難者度過難關,以及在商業的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行為仍值得鼓勵和讚美的。

公益慈善無論是對國家還是社會,都是一項十分有益的活動,給自身和他人都能夠帶來無限的好處,值得提倡。不過我們要始終保持著幫助他人的純潔心態來做社會公益,不能因為無利益可求而放棄。

要保持高尚品格,從身邊的撿起路邊垃圾、不隨地吐痰的小時做起,多做公益,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