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告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預警!

股市熔斷、油價暴跌、經濟衰退……因為新冠疫情導致的恐慌事件讓全球不得喘息,而由病毒引爆的另一場危機,正在全球悄悄上演。


全球糧食告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預警!

糧食危機

春耕時節農民卻無法務農,大批農產品加工廠開不了工,多國暫停大米……

繼糧食主要出口國俄羅斯、越南、哈薩克斯坦和塞爾維亞之後,埃及成為又一宣佈糧食出口限制的國家。

在東非蝗災和新冠疫情的雙重打壓之下,全球糧食安全似已隱隱亮起紅燈,加上各國搶購、限售和港口封閉導致的物流不暢等等因素,全球化以來最為嚴重的糧食危機,正在逼近。


全球糧食告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預警!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

糧農組織在其官方網站上表示:“除非我們快速採取行動,保護最脆弱環節,保證全球糧食供應鏈通暢,緩解疫情蔓延對整個糧食體系的影響,否則我們面臨糧食危機迫近的風險。”

該組織預計,糟糕情況預計將在4月和5月出現。


全球糧食告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預警!

同濟大學特聘教授程國強認為,如果後期世界疫情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引發全球糧食危機的風險將是大概率事件。

世界糧食獎基金會前主席肯尼斯·奎因說,考慮到這種病毒的高傳染性,當年埃博拉在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蔓延造成的重大沖擊可能重演,而且傳播範圍更加廣泛,有可能席捲非洲,造成大批人死亡,並對糧食生產釀成災難性的影響。

各國開始恐慌性囤積食品,不少國家啟動國家庫存計劃,增加糧食儲備。


全球糧食告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預警!

中國有底氣不慌

而面對疫情之下的糧食安全大考,中國有能力讓民眾的“米袋子”不受影響。

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處於歷史上最好時期,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足,糧食供應不會出現脫銷斷檔。

按照“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食安全戰略,中國近年來提出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

我國糧食自給率高,庫存充足,而且對外依存度低。


全球糧食告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預警!

目前,我國稻穀和小麥兩大口糧完全實現自給,穀物自給率超過95%。我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6億噸以上,截至2019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16連豐”,餘糧相當充足。這是近年來我國通過政策支持、科技驅動、深化改革,穩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結果!

我國每年進口糧食主要以大豆、粗糧等為主,佔國內消費總量分別為1%至2%,主要起品種調劑作用。

專家認為,國際糧食市場價格異常波動,對我國難以形成直接的衝擊。


全球糧食告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預警!

而且,我國擁有完備糧食儲備調控體系。近20年來,我國建立並不斷完善中央和地方糧食儲備體系和協調機制,從目前來看,我國糧油庫存處於歷史高位,無論中央儲備糧還是地方儲備糧,都非常充裕。

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多措並舉,全力組織春耕生產,確保不誤農時,保障夏糧豐收。日前,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表示,今年夏糧土壤墒情充足,苗情總體較好,豐收很有基礎。

因此,“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