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輪聖王經

轉輪聖王經

轉輪聖王經
轉輪聖王經轉輪聖王經
轉輪聖王經轉輪聖王經
轉輪聖王經

《轉輪聖下經》卷,紙本,尺寸為 289.5×23.5釐米,凡185行,行17字,曾著錄於吳榮光《辛丑銷夏記》卷一。款署“貞觀廿二年十一月十日。

转轮圣王经
转轮圣王经转轮圣王经
转轮圣王经转轮圣王经
转轮圣王经转轮圣王经
转轮圣王经

此卷前後題跋共有十八處,從中可以看出,欣賞者不乏知名人物,如元代仇遠,明代韓逢禧,清代梁章鉅、張之洞、李文田、吳大澂、趙之謙等。而在元人題跋中有一條曰:“……虎林盛彪……錢塘仇遠、同郡曹良史,至元甲午二月十一日同觀於困學齋。”困學齋屬鮮于樞齋名。雖難以據此認定此物即是鮮于樞的藏品,但至少可以說它曾為鮮丁樞觀賞過。《轉輪聖王經》上承陳隋正楷遺風,兼收歐、虞兩家筆韻,超凡脫俗,引人入定。《轉輪聖王經》,是寫經之典範,捺筆重墨、粗細相間、用筆瀟灑、結體寬綽。其用筆勻淨遒勁,結體疏密開合適度,允稱初唐寫經之精品,堪與《善見律》《靈飛經》等媲美。

转轮圣王经转轮圣王经
转轮圣王经转轮圣王经
转轮圣王经

此《轉輪聖王經》經文似未收入《中華大藏經》《大正藏經》等大型佛藏叢書中,而筆者於佛教典籍絕無研究,因而於句讀過程中頗有勉為其難之感。此釋文中,訛誤在所難免,敬祈讀者諒之,並祈賜教為幸。其影響和知名度雖不及《靈飛經》,但是至少有兩點與後者相似:一是它曾長期被指認為唐鍾紹京的作品;二是它亦被鐫入叢帖中(如清代歙縣鮑漱芳的《安素軒法帖》即收有此經),一度流傳頗廣。

转轮圣王经
转轮圣王经转轮圣王经
转轮圣王经转轮圣王经

唐人寫經書《轉輪聖王經》簡介

陳根民

自從佛教傳入中土以後,寫經書法應運 而生,以至於成為除壁畫、造像藝術之外又一 絢麗奪目的宗教文化勝景。

在唐代,無論統治階層抑或平民百姓,信 佛唸經者為數眾多,對佛教典籍的需求日漸 加大,加上西方新的佛經不斷傳來,於是,就 有人專門抄寫經籍,供人誦讀。在通常情況 下,傳抄佛經之事由兩類人擔任,一類是寺院 僧侶,另一類是經生(亦稱為寫生或書手)。所 謂的經牛,絕大多數是功名場上的失意者,其 名不見於經傳,生平行實更是無從稽考。迫於 生計等方面的原因,他們只得憑藉自己多年 苦練而成的一點薄技,為人抄經餬口。經生及 其作品的大量湧現,堪稱是當時的一種特有 的文化現象。

從流傳下來的作品來看,經生們的書寫 也有一定的體例與格式。例如,先在專為寫經 用的紙上畫出烏絲界欄,再於卷首寫經名,接 著書經文,最後註明所用紙張的數量或所書 佛經的卷號等。有的甚至署上經生的姓名或 附上發願文等。另外,據《宣和書譜》載:經 生高手創作時“修整自持”,“數千字終始如 律,不失行次”,“一波三折,筆之勢亦自不苟。豈其意與筆正,特見嚴謹,亦可嘉矣”。這就 意味著,抄手們在抄寫經文時,首先要有恭虔 之心,心無雜念,心平氣和,神智寧靜,完全 進入角色,甚至契入玄妙的境界。其次,對他 們來說,還要做到速度與質量兩不誤,既抄寫 得快,不耽誤功夫,影響收入,又要規矩齊整, 便於誦經之人疾讀。就這樣,“寫經體”書法 的風格、特點乃至程式逐漸確立下來。由於經 生書法既傳播了佛教義理,又擴大了書法藝 術對民眾的陶冶作用,故一直受到多方矚目。

今天的讀者在談及經生書法時,會自然 地將其與敦煌聯繫起來,因為自從清光緒二 十六年(19001年)敦煌藏經洞被打開之後,源 自該處的經卷便廣為世人所知。事實上,在古 代,流傳有緒之經生書法亦不勝枚舉。僅以 《故宮已佚書畫目》為例,其中所記載的唐人 書佛經就有十六種(參見楊仁愷先生《國寶沉 浮錄》),至於乾隆、嘉慶年間所編的《石渠寶 笈》、《秘殿珠林》所收就更多。一些作品如故 宮博物院藏唐國詮所書《善見律》,迭見著錄, 題跋累累。有的還被刻入叢帖中,甚至被奉為 經典。例如,《靈飛經》被刻入《滋蕙堂法帖》、 《渤海藏真帖》後,享譽書壇,“甚至直接或間 接地影響著清朝一朝”(參見肩功先生《記(靈 飛經)四十三行本》,刊於《藝苑掇英》第三 十四期)。

此處所介紹的《轉輪聖王經》其影響和知 名度雖不及《靈飛經》,但是至少有兩點與後 者相似:一是它曾長期被指認為唐鍾紹京的 作品;二是它亦被鐫入叢帖中(如清代歙縣鮑 漱芳的《安素軒法帖》即收有此經),一度流 傳頗廣。

鍾紹京,字可大,據說是鍾繇後裔。生 活於唐初,過世時年逾八十,時人呼為“小 鍾”。新、舊《唐書》均有傳。宋曾鞏 的《元豐類稿》日:“紹京字畫妍媚,遒 勁有法,誠少與為比。”米芾的《書史》 則稱紹京書“筆勢圓勁”。但除了《昇仙 太子碑》碑陰有其題記外,後人幾乎難識其 廬山真面目。於是,便有好事者或射利之徒 將某些寫的較為出色的經生書法說成是鍾紹 京之作品。據啟功先生考證,《靈飛經》被 繫於鍾氏名下足始於元袁桷以後的事。而 《轉輪聖王經》不知自何時起亦被冠以鍾紹 京之名,但是可以肯定,此亦後人臆度之論, 不足為憑。

此《轉輪聖下經》卷,紙本,尺寸為 289.5×23.5釐米,凡一百八十五行,行十七 字,曾著錄於吳榮光《辛丑銷夏記》卷一。款 署“貞觀廿二年十一月十日。用大麻紙七張二 □。銀青光祿大夫行家令臣閻立本”。但細察 此款,所謂“銀青光祿大夫行家令臣閻立本” 一句屬於後人所添,不真,蓋字畫商們意欲借 閻立本之名以抬高字卷之價耳。另外,卷中屢 書唐太宗名諱,“世”字、“民”字皆不缺筆。不過,這一點無損於經卷的真實性、可靠性。因為據啟功先生考證,“避諱缺其點畫,始自 高宗之世”(參閱《啟功叢稿·題跋卷》第二 百九十五頁)。此作書於“貞觀廿二年十一月 十日”,正好處在唐高宗登基並開始避諱之前, 因而,其中沒有缺筆也屬自然、正常之事。

此卷前後題跋共有十八處,從中可以看 出,欣賞者不乏知名人物,如元代仇遠,明 代韓逢禧,清代梁章鉅、張之洞、李文田、吳大 澂、趙之謙等。而在元人題跋中有一條曰:“……虎林盛彪……錢塘仇遠、同郡曹良史, 至元甲午二月十一日同觀於困學齋。”困學齋 屬鮮于樞齋名。雖難以據此認定此物即是鮮 於樞的藏品,但至少可以說它曾為鮮丁樞寓 目過。

今觀此卷書法,上承陳隋正楷遺風,兼 收歐、虞兩家筆韻,超凡脫俗,引人入定。其用筆勻淨遒勁,結體疏密開合適度,允稱 初唐寫經之精品,堪與《善見律》、《靈 飛經》等媲美。學書者問津於此,必當豁 然開朗,收事半功倍之效。

此《轉輪聖王經》經文似未收入《中華大 藏經》、《大正藏經》等大型佛藏叢書中,而筆 者於佛教典籍絕無研究,因而於句讀過程中 頗有勉為其難之感。此釋文中,訛誤在所難 免,敬祈讀者諒之,並祈賜教為幸。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臺————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email protected]

(直接點擊標題可進入瀏覽)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傾仰情深——趙孟頫手札高清大圖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