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奇女子:知夫是豺狼,烈婦卻認命不改嫁,後為何聯手妾殺夫?

古代奇女子:知夫是豺狼,烈婦卻認命不改嫁,後為何聯手妾殺夫?

一朝得意,萬德俱忘

上門女婿品性不端,妻子是烈婦卻不願意改嫁

湖州府有一男子叫趙仁,監生出身後來當了丞相,因妻子沒生男丁,趙仁辭官時膝下只有一女,名喚瓊娘,後來趙仁招了一叫張仲的女婿上門,也可為趙仁養老。

只是那趙仁並不知道這張仲品性不好,他為人多行不義之事,喜怒無常,時常對岳父母發火,那趙仁本想驅逐張仲,瓊娘卻心善不忍,說道:“古語有云,忠臣不事二君,烈女豈能事二夫?張仲雖不仁義,但是我已嫁與他,豈可改嫁?望爹孃多多包容忍讓些,莫要讓我改嫁被眾人議論?不然女兒只能以死守住名節。”

古代奇女子:知夫是豺狼,烈婦卻認命不改嫁,後為何聯手妾殺夫?

趙仁聽女兒說此話,心中不忍,便打消了驅逐張仲的念頭,數年後那張仲考取功名也做了官,不想卻有了換掉妻子的念頭。

一日,張仲路過一青樓時,見樓上有一女子正是有名的花魁,名喚楊媚娘,長得是美貌無比,且善於歌舞精通詩詞,原來這花魁是老鴇專門為有錢人培養的。

那張仲一見她再也不能忘,不惜託了人花了數百金子,將那楊媚娘納為了外室,從此朝歌暮飲,將那瓊娘扔在岳父家,再也不願意回去。

中山狼接連納兩妾,正室慫到不敢吭聲

誰料那張仲因公事去了越州,又見了一美貌婦人唐氏,見她不同於楊媚娘,獨有一股美態,頓時又起了歹心,將她也收了,那唐氏起初以為自己是張仲的正室,不想跟著張仲回到家中,卻恰好遇上瓊娘也回家來,這下三個女人見面分外眼紅,至此張仲已有了正妻瓊娘、外室楊媚娘及剛娶的唐氏。

那唐氏見自己排行第三,哭鬧了一陣也別無他法,只得跟著張仲,數日後張仲接到升官的命令,便攜帶三位女子一起去,一路乘船而行,雖有三個女人,張仲卻獨愛那楊媚娘。

瓊娘和唐氏被他忽視,到了任上後,張仲又奪走當年瓊娘嫁於自己時所穿的鳳冠霞帔,交給楊媚娘穿上,二人拜了堂,後又和楊媚娘終日飲酒作樂,瓊娘和唐氏則在一旁服侍。

古代奇女子:知夫是豺狼,烈婦卻認命不改嫁,後為何聯手妾殺夫?

稍有做得不如意,張仲便動輒打罵,讓她二人跪在堂下,或自己拿鞭子抽打她們,更嚴重的是張仲與楊媚娘睡在房內時,就讓瓊娘和唐氏跪在門外伺候,半夜要喝水要捏腳都要使喚她們。

張仲得意後不僅折磨她們,對於百姓也是非打即罵,他在當地上任六年之久,無數百姓都深受其害,額外徵收錢財和糧食,只要有不服從者都會被抓去縣衙,亂扣罪名下大獄。

後來有一知乎巡到此處,知其是貪官汙吏,不但沒有懲罰那張仲,反而以此為要挾讓張仲獻出大量錢財。

再說那楊媚娘因張仲寵愛,六年間生了兩個兒子,性格越發兇悍,自己穿綾羅綢緞吃美酒佳餚,那瓊娘和唐氏吃的是殘羹剩飯,穿的是粗布麻衣,楊媚娘有不順心處便打罵二人,連底下的婢女菊花、伍一嫂等人都是遭受楊媚娘欺凌已久。

正室婢女無法忍受,商議謀劃幹大事

這四人早已懷恨在心,常常在私底下聚集商議,要如何逃出這狼窩,後又見這張仲權利如此之大,恐出逃後被捉回來又受罪,四人便商議挑個好時辰殺了張仲和楊媚娘。

一日張仲的好友彭士奇邀請他去喝酒,張仲喝得酩酊大醉回府衙,那四人以為機會來了,不想張仲回府不到一刻又被叫走,待再回來時卻趁著酒性又打了瓊娘等人,打累了便回房歇息去了。

瓊娘等人恨意又起,半夜不睡覺硬是熬到了四更左右,瓊娘拿鐵錘,伍一嫂和唐氏拿刀,菊花則拿了一把大斧,四人闖入張仲房中,瓊娘一錘就打死了張仲,唐氏眼疾手快砍下了他的頭顱,菊花砍掉其雙手,瓊娘見了鮮血受了刺激,拿過刀將張仲砍的稀爛。

因張仲喝多了沒有和楊媚娘睡一起,這四人殺了張仲後本想轉頭去殺楊媚娘,誰知外面的官兵因張仲貪汙的事情敗露,前來逮捕他,不想入了府衙見這四人手拿利器,立刻命人先去保護楊媚孃的兩個孩子,又讓官兵奪了利器,將四人下了大獄。

古代奇女子:知夫是豺狼,烈婦卻認命不改嫁,後為何聯手妾殺夫?

次日,此案被提審,瓊娘便將殺張仲一事的緣由說了出來:“我本是知縣之女,因父無兒才招了張仲當女婿,不想他品性不端要被父親趕走,因我不願意二嫁,故此懇請父親留下了他,誰知他又納了楊媚娘和唐氏為妾,我本想忍讓,他卻又奪走我的鳳冠霞帔給了楊媚娘,後他上任到了此地,這六年裡又與楊媚娘折磨我和唐氏,也不知他們打死了多少婢女及家僕奴役,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聽完瓊娘所言,那審案的大人見瓊娘本是正室,卻穿的還不如妾室楊媚娘,再看那婢女和唐氏等人,身上皆是被張仲責打留下的傷痕,新傷加舊傷,觸目驚心,前來圍觀審案的百姓也紛紛控訴張仲多年的欺壓。

雖事實如此,張仲確實該殺,那審案的大人卻說張仲也應該受到朝廷的懲罰,而不是死於私刑,遂判瓊娘唐氏等人斬首,那張仲多年來貪汙的銀錢充公,至於楊媚娘,多年來欺辱嫡妻打死婢女,被杖打五十後發配官賣,而她的兩個兒子雖無辜,卻因家破人亡被流離失所。

百姓因可憐瓊娘等人,又受張仲欺壓多年,早已連著這孩子一塊嫉恨,沒了父母庇佑,他們的命運也好不到哪去。

後記:只是可憐了這瓊娘,本是知縣的女兒,偏偏識人不清嫁給了張仲,她蠢就蠢在不懂得及時回頭,父親雖然是辭官的知縣,但是當官多年的人脈和俸祿,她要是想改嫁也不會嫁給太差的男人。

偏偏鐵了心不願意二嫁,就吊死在了張仲身上,還要那張仲,娶妻納妾,欺負正室,心裡怕是因為自己上門女婿而自卑,岳父對他的一個舉動都會被誤解成看不起他,他把這些怨氣全發洩到了瓊娘身上,所以才會在楊媚娘欺辱正室時,視而不見甚至一起責打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