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慈禧太后4大罪:殺夫、殺子、殺兒媳、殺太后,到底哪項屬實?

(說歷史的女人——第904期)在中國古代史上,慈禧太后是一個特例式的人物,她與武則天不同,武則天攝政還稱帝,慈禧太后攝政但沒有稱帝。她類似於呂后,但她們的區別在於時代不同,如果把慈禧太后擱在呂后所處的西漢之初,恐怕最多也就是落下一個類似呂后禍亂朝廷的壞名聲,但慈禧太后所處的時代為清末,清末與漢初之局勢可謂天地之差,漢初之時,世界各國都處於在比較古老的狀態,有的國家甚至還沒誕生,比如美國。但清末則不同,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發展,尤其西方諸國在工業革命之後,已經實現了飛躍,而大清還處於在古代的老軌跡上。與世界脫軌,這就是慈禧太后所處的滿清。當然,這是後話,贅言至此,無非是對慈禧太后之背景略作補充。

慈禧太后4大罪:殺夫、殺子、殺兒媳、殺太后,到底哪項屬實?

今天我們所說的慈禧太后的4大罪狀:殺夫咸豐,殺子同治,殺兒媳,殺太后,到底哪項屬實?暫且不論,單說這四大罪狀之出處,主要來自當時反對慈禧太后以及慈禧死後,對其持批評意見的人士所列。

慈禧太后在晚晴的風雲歷史中,扮演了一個十分複雜的角色,她有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善用人才,提拔了一批非常傑出的人物,如曾國藩、李鴻章等;但是她也有令人批評甚至憎惡的地方,比如簽訂的一些不平等條約,比如不惜利用軍費享受奢靡生活等。故此,對其有不同意見,可謂在正常不過。今天我們著重來看看反對派對慈禧太后所列舉的四大罪狀到底是空穴來風,還是確為史實。

先看第一條:謀殺丈夫咸豐皇帝。

按照正史的記載,包括《清史稿》以及《中國通史》等史料,咸豐皇帝的死亡日期都是1831年7月17日,死因病逝。那麼慈禧太后有謀殺咸豐皇帝的嫌疑嗎?以筆者之見,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是,當時的慈禧太后因生子升為懿妃,次年又被咸豐帝封為懿貴妃。咸豐帝對其寵愛和信任的程度,已經超過了皇后。上有皇帝寵愛,下有愛子年幼,慈禧太后根本沒有必要謀殺對自己最重要的男人咸豐帝。

第二點是,對慈禧太后持批評意見的一方認為慈禧貪婪權力,在咸豐帝寵愛她的期間,她代皇帝批閱奏摺的時候已經開始插手朝政,故此隨著權力慾望的增強,她產生了效仿武則天之野心。

但是這個說法,沒有什麼根據,一方面是咸豐帝確實因為身體不好,讓書法一流的慈禧太后幫忙批閱奏摺,但當時的滿清朝局十分複雜,慈禧太后對其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另一方面是當時慈禧太后才20多歲,她還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幼子新生,剛做母親,是不可能成為一個權力狂魔的,以至於走火入魔到要殺父奪權。最要緊的是,在熱河期間,朝廷大權、甚至咸豐帝都被控制在以素順為首的權臣手中,在這樣的險惡情況下,慈禧太后除非是腦子有病才會謀殺自己唯一的依靠咸豐帝。

因此,慈禧太后雖然後來權力慾很強,但前期她是不可能殺害自己的丈夫,以自毀保護傘的。再者,咸豐帝病逝之事,史載很明確,他在聯軍攻打京城逃亡熱河的時候,已經開始生病了,到了熱河後,咸豐帝不堪一路顛簸,已經病得很嚴重,此外咸豐帝卻不珍惜身子,帶著病軀依然飲酒、縱慾無度,加上京城局勢不妙,各種因素使得他的身體健康急劇惡化,終於一命嗚呼。故其病逝,與慈禧是無關的。

慈禧太后4大罪:殺夫、殺子、殺兒媳、殺太后,到底哪項屬實?

第二條罪狀:謀殺親生兒子同治帝。

有關這一條罪狀,可以在古代找到類似先例,那就是武則天,武則天為了自己的權欲,確實是不擇手段,其諸子有被害死的,有被壓制的。所以人們普遍認為慈禧太后也可能會這麼幹。另外同治帝的情況也比較特殊,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是同治帝繼位的年紀比較小,才6歲。為了保住兒子的帝位,慈禧太后不得不和慈安太后一樣垂簾聽政。這一時期,慈禧太后擅權,是屬於有情可原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就發生了變化。一方面是時間長了,慈禧太后在權力之位上逐漸得心應手,培養了權力慾;另一方面是慈禧太后跟武則天、呂后等女性一樣,屬於天生就對權力迷戀並且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故此,權力在手,想放棄是必然有困難的。

其二是同治帝親征時已經17歲,而且同治帝雖然是慈禧太后的親生兒子,但是同治帝卻跟慈禧太后的關係很一般,反而跟東宮慈安太后的關係十分融洽,在諸多事情的認識上,同治帝更傾向於慈安太后,而反對生母慈禧太后。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選皇后。

當時同治帝有兩個皇后人選,一個是慈禧太后支持的富察氏,一個是慈安所欣賞的阿魯特氏。原本,慈禧太后認為兒子會選擇她為他選的皇后,但是結果卻恰恰相反,同治帝選擇了慈安太后欣賞的阿魯特氏。這讓慈禧太后非常惱火。

其三是同治帝在朝政上的許多看法和處理方式,也與慈禧太后相左,他更傾向於慈安太后的處理方式。這也讓慈禧太后很不開心。

總之,同治帝和慈禧太后的關係非常緊張,這也使得慈禧太后不可能徹底放權給自己的兒子。加之,同治帝對她的忤逆,讓慈禧太后更相信手中的權力。在諸多情況下,同治帝在母親慈禧太后近乎變態的壓迫下,於19歲之齡就英年早逝。可以說,同治帝之死,表面上是死於天花,但慈禧太后是有著直接責任的。在這一點上,說慈禧太后間接謀害了自己的兒子同治帝,倒是符合實際情況的。此罪狀倒是沒有冤枉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4大罪:殺夫、殺子、殺兒媳、殺太后,到底哪項屬實?

第三條罪狀:謀害兒媳阿特魯氏。

因為同治帝大婚之時,已經埋下的導火索,使得慈禧太后對同治帝的叛逆之恨全部轉移到了皇后阿特魯氏身上。阿特魯氏是一位非常賢德的女子,深得同治帝的恩寵。可是儘管如此,在同治帝活著的時候,慈禧太后已經對這個兒媳表示不滿,處處打壓,甚至傷害她。同治帝死後,雖然貴為皇后,但是她的處境已經相當不妙。

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新帝繼位,作為皇后的阿特魯氏應升為皇太后。這樣以來,慈禧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權力就會受到威脅。對權力痴迷的慈禧太后是不願看到這個局面的,所以阿特魯氏就成了一個多餘的絆腳石。實際上,阿特魯氏自己也感到處境尷尬,同治帝死後,她一直在哭。最後,她選擇了自殺。但是阿特魯氏的自殺,卻歷來爭議頗多,多數人都認為是慈禧太后派人暗示阿特魯氏自殺而死。

第四條罪狀:謀害慈安太后。

咸豐帝死後,同治帝繼位,但因年幼,在扳倒八大臣之後,朝廷大權就落在了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手中,他們共同垂簾聽政。兩人的特點是,慈安太后對政治的熱情不高,對於朝廷大事的處理方式都比較溫和,而慈禧太后恰好與此相反,她權力慾強,對朝廷大事熱情度高,大小事都要親自處理。但因兩人性格不同,倒也相安無事。

但時間久了,矛盾難免發生。朝中對慈禧太后不滿的大臣,就想借助慈安太后反對慈禧太后。另外,恰好慈禧太后有一個心腹太監叫安德海,慈禧太后為了充實自己的錢包,就秘密派遣安德海出宮到山東去撈金。根據大清的傳統,太監是禁止出宮的。

反對慈禧太后的大臣就藉機,讓慈安太后發了一道懿旨,令山東巡撫丁寶楨就地處決了安德海。慈禧太后知道此事後,極其暴怒。從此,兩宮之間結下樑子。慈禧太后對慈安太后的仇恨和報復之心,也達到頂點。在1881年4月8日,慈安皇太后暴崩於鍾粹宮。但是慈安太后之死,卻成了大清一樁疑案,《德宗實錄》載其為正常病逝,然《崇陵傳信錄》等諸多資料和史料卻記載,慈安太后之死與慈禧太后脫不了干係,乃為其所謀害。

慈禧太后4大罪:殺夫、殺子、殺兒媳、殺太后,到底哪項屬實?

結語:在某種程度上講,慈禧太后對權力的痴迷類似於武則天,因此,為了實現權力的掌控,她是極其容易做出殘忍之事的。在這四大罪狀中,除了第一件殺父咸豐帝不成立之外,其餘三件都或多或少有剪不斷的聯繫。(文/說歷史的女人·老佛爺)

參考資料:英國菲利普所著《偉大的統治者慈禧太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