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在家“蹲”到學校復學,這些防護工作要做好

近期新冠在全球肆虐,但在我國春節期間防控到位,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向好的趨勢,社會工廠也在逐步復工,我們的學生復學工作也逐漸提上日程,那我們怎麼做好學生防護工作呢?

第一 做好平日我們常規防護工作

1、在我們學生上學的途中,乘坐交通工具時特別是公共汽車和地鐵,也應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與他人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

2、咳嗽打噴嚏手捂、飯前便後等行為後要洗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口、眼、鼻等有黏膜組織,病毒等微生物容易通過黏膜組織進入人體;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如無紙巾,可用手肘衣服遮擋。保持手衛生,勤洗手,採用七步洗手法。減少用手直接接觸交通工具的公共用品和部位。


從疫情在家“蹲”到學校復學,這些防護工作要做好

打噴嚏手禮儀

3、注意食品安全,鼓勵學生自帶餐具回宿舍就餐,減少在食堂聚集用餐。

第二、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大量的臨床病例表明重型和危重型的患者往往是免疫力抵抗力低下的群體。對此怎樣提高我們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呢?

首先,在作息上,學生要按照在校的學習生活時間表安排我們居家學習的日程,做到在家和在校一個樣,提前適應學校學習生活節奏。不熬夜,禁止過度遊戲及電視,按時早睡早起,保障充足的睡眠時間,堅持午睡習慣,學會打盹小憩,促進學習及工作效率有很大的作用。其次,進行適當的戶外運動。在允許的範圍內適當做一些戶外運動。一方面,運動能夠增強體質,增強免疫力;另一方面,運動後也換換腦子、釋放壓力、緩解情緒,學習效率更高。

從疫情在家“蹲”到學校復學,這些防護工作要做好

第三、心理健康,堅強自信

前一段時間的疫情防控,使我們以及學生活動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受到巨大的限制,外界信息輸入明顯減少,大部分時間在網絡和電視上度過,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蹲憋”狀態。所以,建議適時進行心理疏通工作。學生從“憋瘋”的狀態一下跳躍到春亂花開的季節,再加上青春精力旺盛,容易出現衝動或失控,甚至極端行為也易發生,家長及學校要有這方面意識,溝通交流疏通,保持健康的心理,防止不良事件發生。

平時藉助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可以音樂、戶外活動、遊戲等學生易於接受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宣傳,開設一定的心理學基礎知識講座、心理衛生課。對於高年齡的學生通過積極學習和養成習慣,使他們按照心理規律,實現自我管理、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


從疫情在家“蹲”到學校復學,這些防護工作要做好

讓我們遠離疾病

最後,相信通過這次疫情,我們的國民衛生素質更上一個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