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战国时代生存法则:活着,就是王道!

原创:健康产业人&银发产业网 特约作者 程英雄


看来健康产业从业者没有忘记历史,还知道当年岁月;但黑格尔还说过,一个人没有真正的反思总结,最后是迷失自己。

看看保健市场的乱象丛生,从业者从来没有真正地反思与总结,最后迷失初心。

健康产业战国时代生存法则:活着,就是王道!

一、坚守道德底线:天理良心

一代廉吏著名清官于成龙里有句铮铮誓言,“天理良心”。所谓的“天理”,就是仁义礼智信的纲常伦理,所谓的“良心”就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对社会与他人履行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意识。

简单点说,天理良心就是人的天性与善心,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有调理良心,有人性与善心,反之畜牲不如,只能叫牲畜。

保健市场由于门槛低,限制少,对从业人员要求普遍不高,是草根阶层创业的最佳途径。

按理说,草根出身,很接地气,感知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继承发扬劳动人民的天性与善心,但由于保健市场长期游离于法律与道德的边缘,为了迎合满足消费者,有时甚至欺骗消费者,不断重复保健品能治病,把保健品当药品卖的谎言,最后谎言成为真理,行业的信条。

为了赚钱致富,为了出人头地,而磨灭了天理良心,过度营销,虚假宣传,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也许有人会问,这个世上有天理吗?三种答案,有,没有,可能有可能没有。

健康产业战国时代生存法则:活着,就是王道!

其实天理在哪里呢?天理就在你心里,心存敬畏,懂得感恩,方为始出,不忘初心。人只有心有所敬,行方有所止。

若你心里没有天理,忘掉初心,谈何发心,没有发心,哪有感恩,没有感恩,谈何敬畏,无所畏惧,才无所顾忌,胆大妄为,无法无天,放纵疯狂,走向灭亡。

因此,只有保健市场从者坚守天理良心,守住底线,不忘初心,心存敬畏,规范运营,优化服务,构建品牌,顾客信赖,才能事业永存,践行商业价值,实现人生梦想。


健康产业战国时代生存法则:活着,就是王道!


二、坚守法律底线:遵纪守法

目前,健康产业已经纳入国家法治化轨道,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更要求从业者遵纪守法。

保健市场乱象丛生,根源在于监管缺失。因此,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用重典,在坚持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公开公正地从严从快处理。所以备受关注的南京东鼎案件改判了,这是法治中国的胜利。

遵纪守法,坚持四合原则

四合:合法合规合情合理。

合法合规是法律红线,高压线不能碰;

合情合理是道德底线,最好坚守自己。


公司化运营,公开性销售,公平性买卖,透明化经营,品质,便利,体验,服务。公司化运营依法纳税,把企业做成品牌,产品保障品质,公开性销售需要体验互动呢,公平性买卖,客户认可后购买呢?透明化经营一定是要提供方便便利的服务才能做到。

2020是多灾多难的庚子年,全民抗击疫情民族奋进的一年,更是未来中国社会价值观转变的分水岭,崇尚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精神,勇于担当的集体主义、衷心敬业的爱国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

1、坚守道德底线:天理良心;

2、坚守法律底线:遵纪守法;

否则就如同各国抗疫甩锅一样都是扯淡。

健康产业战国时代生存法则:活着,就是王道!


健康产业战国时代生存法则:活着,就是王道!


三、坚持四大方向

2010年把公司做轻,把客户做大,把业务做精,这也是疫情过后2020年企业经营的趋势。

其一,把公司做轻,可以聚焦能量,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实现长远发展和突破;

其二,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可以让企业摆脱成本经营和价格竞争的困境,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长远竞争力。

贪大求全是中国企业最普遍的现象,原因就在于寻找各种机会,能做就做,什么赚钱做什么。殊不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成长空间与先发优势殆尽,企业就会开始走下坡路,这是目前很多企业面临的困境。

求快投机是中国企业最普遍的通病,这次武汉疫情,让我们看到了钟南山院士等医务工作者的人性光辉,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的罪恶。很多人在网络上贩卖假口罩,有些企业大发国难,摇身一变成为二道贩子,三道乃至N道贩子,对着国人下手,口罩价格直追户照。

当前的市场环境里,老板要学会把企业做小、做精,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坚定不移地专研下去。那么,对于老板来说,如何才能把公司做小、做轻,做专、做透?

健康产业战国时代生存法则:活着,就是王道!

一、重人才、轻资产

真正重视人才的中国企业并不多,许多老板宁愿出1000万买一台机器堆在厂房里,宁可为网红主播一笑千金,也不愿每年出点钱请专家顾问。这就是患上了典型的“重资产、轻人才”的“重病”。

而且,很多企业喜欢用听话的员工,因为他们觉得这种人适合企业文化,合老板胃口,而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往往被逼走。

老板要克服“资产情结”,及时处理掉不符合公司发展方向的资产,采用轻资产进行经营,逐步提升资产的利用率。同时也要加强员工价值分析,而不是凭个人喜好判断员工的好坏。

健康产业战国时代生存法则:活着,就是王道!

健康产业战国时代生存法则:活着,就是王道!

二、重效率、轻规模

中国人最重视的就是规模,看公司行与不行,首先要看公司规模大与不大。其实,未来大多企业必定是小规模的,但小规模要想生存就必定在效率上比大公司高才行,不然只能被大企业淘汰掉,做到在自己的领域精专透,自然就强大了。

比如你在服务做得比大公司好一点,速度快一点,价格低一点,包装美一点,使用便利一点,更人性化一点,只有这样,你的小公司才会生存得好一点。

健康产业战国时代生存法则:活着,就是王道!

健康产业战国时代生存法则:活着,就是王道!

三、重客户、轻销量

有位做自动门生产的企业家朋友找到我,近期自动门行业陷入了价格战危机,他为此事而烦恼不已:“跟着打价格战,就会舍弃利润;不跟着打价格战,就会舍弃销售。”

我问他:“你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吗?”

他答道:“我们的品质是中国最好的,完全可以跟国外的品牌去竞争。”

我笑着答道:“那为什么不把产品拿出来秀一把呢?要达到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地位,就应该将自己产品的最高价值展现出来。”

不要在价格上竞争,要在价值上竞争。

为客户的痛点与难点出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方案中你那一部分。这就需要企业的经营一定做到有价值,要清楚明白企业经营的目的,到底是基于成本考虑还是基于价值考虑。

健康产业战国时代生存法则:活着,就是王道!

健康产业战国时代生存法则:活着,就是王道!

四、重市场、轻生产

有人说,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虽有一定道理,显然,这是生产观念时代的思维产物。当今时代,企业的命根不在生产而在于市场,在于客户,在于客户的需求。

可惜的是,国内的很多企业都缺乏专门研究市场和行业的专业人才,上哪一种产品完全凭老板个人经验和直觉。企业到了一定规模必须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这样才能保持长效的竞争力。

生产思维是工业时代的思维,互联网时代需要用户思维,流量思维,内容思维,以市场为导向,营永远在销前面,营做好了,即市场定位做好了,销就不是问题。

有一句话不能忘记,我们现在每个企业都在各行各业内发展,一定要认识到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未来,如果你不出现新领域,又把自己原来熟悉的东西熊瞎子掰苞米——丢一块捡一块的话,那也是得不偿失。所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与时俱进地技术改造创新发展,同样是很有前景的。


健康产业战国时代生存法则:活着,就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