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排斥"?可能是到了"社交边缘",这4招也许可以及时挽救

宝贝,跟妈妈说你在幼儿园和哪个小朋友最好?"

"怎么妈妈每次去接你的时候,你总是一个人在玩?"

"上学这么久了,妈妈怎么没听你提起过任何一个好朋友呢?

"听老师说,你在学校老是不跟小朋友打招呼,这是为什么呀"?

除了孩子的吃喝拉撒和学习,家长第二关心的,大概是孩子的社交交往,当孩子慢慢开始和别人接触,进入幼儿园、小学,开始适应群体的生活,会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一起合作、玩耍。

而在其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孩子总是显得那么受欢迎,无论是去哪里,都有小伙伴"组队"跟在屁股后面,无论是排;而另外一些孩子却总是形单影只,似乎总是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还总和其他孩子产生矛盾?

孩子被

兮兮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总是被排挤,孩子们都纷纷不想跟他组队,特别大活动,除非老师专门安排几个比较活跃的孩子带他,不然班上很少有孩子愿意跟他玩。

老师还找过家长,家长不以为然,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自然就好了。

时间过了两年,孩子还是不会与他人"社交",家长开始着急了。

家长并不知道,孩子这是到了"社交边缘"的缘故,孩子在社交方面的表现往往是通过家人相处"潜移默化"而来,有些孩子由于家人的原因,过度宠爱等等的原因,孩子便造成了"社交边缘"的处境。

孩子被

什么是社交边缘?

"社交边缘"是指孩子的社交处于边缘状态,人离不开社交,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进行对话、正常的交往,但是,当孩子出现"社交边缘",孩子就会害怕与人交流,并且对社交产生了"恐惧"心理。

而出现"社交边缘"的孩子,非常容易因为别人的评论而自我评价,简单的说,就是别人说什么,他都当真,把别人的评论当成了一个自我评价。

别人言语的好坏会影响到他,如果听到恶言恶语,还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对"社交"越来越恐惧。

导致"被排斥"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孩子出现"社交边缘",更多的,还是家庭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社交边缘?

经过调查发现,5%-6%的孩子都曾在集体中被排斥;而且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被排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之后,孩子就会变得自卑、孤僻、甚至抑郁。

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社交边缘?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父母教育过于溺爱

故事1:

茵茵是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活宝,从小,家里这6个大人便百般疼爱,外婆更是从3岁喂饭到她7岁,都快上小学了,还沉浸在被家人的溺爱之中。

就是这种溺爱的环境下,茵茵的自理能力差之外,心理承受能力更差,在学校,根本不懂得怎么与她人相处,她想要的,别人不给就闹小情绪,久而久之,便被"排斥"了。

孩子被

2. 孩子自我为中心

故事2:

10岁的轩轩总是很自以为是。在学校,他看谁都不顺眼,他认为,没有能够厉害过他。

打篮球要跟别人比,跑步要跟别人比,而且还跟小伙伴商量,如果输了,以后就不帮小伙伴排队。

今天说洋洋说的衣服丑,明天说帆帆的发型难看。轩轩这种自为之中心的孩子,导致班上的孩子都不喜欢他。

原来,轩轩的家境殷实,父母从小便带他去各种比较"高级"的地方,还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名牌,在家庭的环境影响下。

孩子的目光变成"高"了起来,于是,无论做什么,都觉得自己高等一等,渐渐地,班上的孩子都孤立了他,导致他继而出现"社交边缘"。

孩子被

3.父母放任不管

故事3:

兮兮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妈妈不管孩子在班上出现的社交问题,导致孩子进一步出现了更加严重的社交问题,在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肯和别人说话,到最后,变成不主动和别人说话。

家长除了重视孩子的社交之外,还要知道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当孩子出现"社交边缘"时,孩子的言行举止也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

孩子被

怎么判断孩子出现了"社交边缘"?

1. 孩子与他人对话时明显感到紧张,很长的一句话都说不清楚

2. 孩子不懂得分享,所有东西都占为己有,不跟好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

3. 人多的场景,孩子不敢说话,言行举止特别不自在

4. 孩子说话声音越来越小,低到只有他自己听得见

5. 孩子"故意"唱反调,引人注目,实际上是想与他人交流但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

6. 看到父母没有很高兴,表达能力有限,很少对家里人说"亲昵"的话语。等等

家长通过上面几条便可以知道,孩子出现"社交边缘"是什么样。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可能孤独的存在,学会与他人相处,是出社会第一件要学会的事情。

孩子被排斥,出现"社交边缘"家长用这4招可解决!

第一招: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当家长知道孩子被"排斥"后,家长的心情或者和孩子一样难受,为孩子的孩子感到心疼,但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孩子被"排斥",想必心中挤压了很多负面的东西。

这个时候不宜跟孩子说:"多大点事""没什么大不了"看似无所谓的话语,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感受。

懂得倾听孩子的委屈,并让孩子坚定的知道,家人永远在你身后支持你,对于孩子,在当下,一个简单的拥抱比任何话语都温暖。

淡化孩子被"排斥"的情绪,孩子才不会深受他人评价的影响。

孩子被

第二招:帮助孩子融入集体

当孩子在上学之后,被"排斥"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父母,要防止孩子被"排斥",首先在平时的亲子教育中,要教导孩子学会分享,尊重他人,培养孩子良好的谦让品质,不溺爱孩子,不过度保护孩子。

父母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能够预防孩子被"排斥",还能帮助孩子融入集体,让孩子感受到朋友之间的快乐。

第三招:每天15分钟亲密交流

当家长发现孩子被"排斥",这个时候已经对孩子造成伤害了,作为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被"排斥"的原因,这和家长的家庭教育有着一定的关系。

每天保持15分钟的亲密交流,有助于建立孩子和父母的情感链接,孩子还可以和父母交流,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会获得父母特别的关注,孩子感受到温暖和爱。

孩子被

第四招:帮助孩子建立一颗强大的内心

想要孩子不被"排斥",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平时,在孩子眼里,家长如果是一个喜欢交友,平易近人,合群的父母,那么孩子也会"有样学样"。

帮助孩子建立一颗强大的内心,很有必要,至少,当孩子被"排斥"之后,孩子能够自我排解,孩子会懂得"排斥"是暂时的,小打小闹会和好,孩子不会太过于看中别人的言语,家长要培养孩子有能够勇敢面对挫折。

除了在言语上多多鼓励之外,还可以帮孩子建立一个人物形象,有些绘本中比较勇敢的角色或者动画中,这些代入感比较的人物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勇敢的形象。

总结:父母始终是孩子坚强的后盾,不管怎么时候,父母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孩子唠一唠,开心的,不开心的都要说出来,当孩子心中够强大时,便没有什么是不能解决的。

我是鲸鱼奶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