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古詩詞鑑賞之《別董大二首•其一》

《別董大二首》是唐代詩人高適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詩人與董大久別重逢,經過短暫的聚會以後,又各奔他方的贈別之作。第一首詩勾勒了送別時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現了詩人當時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既表露出作者對友人遠行的依依惜別之情,也展現出詩人豪邁豁達的胸襟;第二首詩寫老朋友相逢連買酒的錢都沒有,自是窮困不堪,但詩人沒有因此沮喪、沉淪,而是想到要奮翮高飛,其慷慨豪放之氣自不可掩。全詩語言質樸,格調豪邁。


四年級語文古詩詞鑑賞之《別董大二首•其一》

別(bié)董(dǒnɡ)大(dà)——

朝代:唐(tánɡ)代(dài) 作者:高(ɡāo)適(shì)


千(qiān)裡(lǐ)黃(huánɡ)雲(yún)白(bái)日(rì)曛(xūn),


北(běi)風(fēnɡ)吹(chuī)雁(yàn)雪(xuě)紛(fēn)紛(fēn)。


莫(mò)愁(chóu)前(qián)路(lù)無(wú)知(zhī)己(jǐ),


天(tiān)下(xià)誰(shuí)人(rén)不(bù)識(shí)君(jūn)。


黃雲蔽天,綿延千里,太陽黯淡無光,呼嘯的北風剛剛送走了雁群,又帶來了紛紛揚揚的大雪。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你呢?

註釋:

董大:指董庭蘭,是當時有名的音樂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稱“董大”。

黃雲:天上的烏雲,在陽光下,烏雲是暗黃色,所以叫黃雲。

白日曛(xūn):太陽黯淡無光。曛,即曛黃,指夕陽西沉時的昏黃景色。

誰人:哪個人。

君:你,這裡指董大。


《別董大二首•其一》鑑賞:


在唐人贈別詩篇中,那些悽清纏綿、低徊留連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種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詩作,卻又以它的真誠情誼,堅強信念,為灞橋柳色與渭城風雨塗上了另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適的《別董大二首》便是後一種風格的佳篇。在這兩首送別詩中,高適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第一首詩,寫別離而一掃纏綿憂怨的老調,胸襟開闊,雄壯豪邁,堪與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情境相媲美。

前兩句“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以其內心之真,寫別離心緒,故能深摯;以胸襟之闊,敘眼前景色,故能悲壯。落日黃雲,大野蒼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傷氣勢。高適於此自是作手。日暮黃昏,且又大雪紛飛,於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雁,出沒寒雲,使人難禁日暮天寒、遊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淪落至此,幾使人無淚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為之甘心。這兩句以敘景而見內心之鬱積,雖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風雪之中,似聞山巔水涯有壯士長嘯。此處如不用盡氣力,則不能見下文轉折之妙,也不能見下文言辭之婉轉,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摯,別意之悽酸。

後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是對朋友的勸慰。話說得響亮而有力,於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鬥、去拼搏。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而豪爽;又因其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拓展資料:


高適,唐代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縣)人。早年仕途失意。後來客遊河西,先為哥舒翰書記,後歷任任淮南、四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其詩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筆力雄健,氣勢奔放。邊塞詩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風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這兩首送別詩當作於唐玄宗天寶六載(747年),送別的對象董大的身份尚無法確定。敦煌寫本《唐詩選》殘卷題為《別董令望》,此董令望不可考。有學者認為,董大就是當時著名的琴師董庭蘭。天寶六年春,吏部尚書房琯被貶出朝,門客董庭蘭也離開長安。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遊,常處於貧賤的境遇之中。天寶六年冬,高適與董庭蘭會於睢陽(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寫了《別董大二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