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清明二字,

讀起來很是令人欣喜。

《歲時百問》記載: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故謂之清明。”

清新的日子,山青,水清,天也明,

可心卻很難明瞭。

人生本難得清明,我們唯有記住。

記住這個日子,

記住清清楚楚的緬懷,

明明白白的生活。

今日清明,

勿忘清明!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視覺中國 ©

【 清明,勿忘我!】

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與冬至是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日子。但很顯得,清明更為“矛盾”。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lovemetero ©

早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他們帶著祭品掃墓祭拜,哭泣哭好了,卻是“不歸”。紛紛轉頭遊青踏春,在花樹下,在園圃裡,陶醉沉迷。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1|雨上有朵雲 ©

圖片2|shot杯具 ©

作為節日,清明是掃墓祭祖,是陰雨紛紛欲斷魂。而作為節氣,清明有好看的油菜花田,有開得繁盛的梨花,是歡喜。憂傷與明媚同一個日子裡。

想起一位朋友曾說,在他們老家祭祖叫“掛親”。看似矛盾的日子,卻教我們:清明,勿忘。不僅記住好的消息,也記住悲的人情。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AaliyahIsBackpacker ©

【 記住花開 】

只記花開不記年。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仰止天空 ©

桐花開。白淨的花瓣,包裹著點點猩紅。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視覺中國 ©

麥花出。壽命最短的花,只有5分鐘的須臾綻放,微風扇裡卻有麥花香。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如白1990 ©

柳花黃。最是輕薄的花,花飛飛滿天。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不亦樂乎斯基 ©

清明風。吹來好消息,薔薇紅了,空氣甜了。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藍蝶 ©

【 記住春味 】

不時不食掛在心。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_YuE_ ©

東北人喜歡採蒲公英的嫩葉,蘸醬吃。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江南一帶要採艾草做清明粿,卻總是哀嘆,吃甜的,還是鹹的,抑或是辣的?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陸建華攝影 ©

成都人的葉兒粑,用本地特有大葉仙茅包裹著,不粘盤,卻粘心。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弄花齋堂主 ©

福建的潤餅,卷有筍絲、胡蘿蔔絲、菜絲、蛋絲,勢要把春天絲絲入扣。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還有掃墓的“午飯”,八葷兩素,雞鴨魚肉和酒果。豐子愷說那樣的飯菜,“滋味特別好”。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SZWGC ©

【 記住春忙 】

忙歸忙,請別忘。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東荊河釣客 ©

嶺南的稻田站滿了插秧的農人。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澤丹- ©

小鄉鎮仍是進山祭祖,雖人數三三兩兩,面對先祖卻從未慢待。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northgate ©

即使沒能出去掃墓的人,依然不忘在家裡的香案進一炷香。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視覺中國 ©

或供上一束花,寄給某個特殊的親人。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jun_L ©

有心人更是折幾段楊柳,戴在頭上,或插進花瓶,不忘賜福驅疫。柳樹易活,寓意生髮。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心有果623 ©

【 記住悲欣 】

悲。歡。離。合。

今年的清明尤其特殊,有些勇敢與歡笑需要記住。

記住那些大雨中,為你撐傘的人。

記住那些疫情中,為你前行的勇士。

記住暗淡日子裡,默默抱緊你的人。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視覺中國 ©

還有一些淚水,最讓人難忘。

記住這場令人沉痛的瘟疫。

記住在風波中離開我們的人,患者、醫護,其他人。

記得清明寄給他們的一些話語。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視覺中國 ©

更記住這道亮麗的彩虹,它的背後有一場風波。

一切值得緬懷,一切值得追憶。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江城拾夢者 ©

清明,

一個矛盾的節氣。

遊春與祭拜,歡樂與傷感,

都在同一個日子裡。

不禁想起弘一法師這四字:“悲欣交集”。

人生莫不如此吧,

好與不好才構成它的全部,

悲與歡喜都記住,

生命才有完整的記憶。

今日清明,站在過去與未來,

我們選擇記住,

時時念念,

念念時時。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思念。

圖片|南方攝狼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