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指的是古代平民階層,為何東漢時期,布衣還能議政?

導言:布衣議政指的是以平民百姓或知識分子為主自發對社會政治進行評價的現象,主要有兩種形式:謠言和清議。這兩種形式各有特點,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繫。布衣議政現象之所以能在東漢盛行,存在著一定的歷史與社會原因。我將對布衣議政的兩種形式、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進行分析,希望能對後來的相關研究提供一些幫助。

布衣指的是古代平民階層,為何東漢時期,布衣還能議政?

01

東漢前期的布衣議政主要參與者是平民百姓,形式是謠言。謠言的表現形式主要以通俗的歌謠或簡短的句子為主,內容表達比較直接。它是瞭解當時社會狀況的一個十分重要且可靠的途徑。東漢前期政權採用察舉、徵辟的辦法選拔一部分官員,這使得知識分子對朝政的言論相對較少,而無從晉升的底層百姓議政的現象比較突出。

底層百姓議政主要表現在對個別人物的評議上,這間接影響了社會政治。布衣謠言議政主要從以下三個層面展開。

第一,通過百姓直接接觸的從政人員的政治水準來展開。例如南陽太守杜詩政績突出,得到了百姓對他政績的肯定評價,為其創作歌謠進行讚美。這種評議反映了百姓對太平政治的嚮往之情,也有利於地方官施政水準。

第二,通過評議人品素質來展開。對人物人品素質的評價與政治看似無關,實質很相關。東漢採用舉薦當官的形式,推舉極為重視推舉人的名聲,百姓議論人品間接影響了官員的選拔,這是間接議政的表現。

第三,通過評價個別人物才學來展開。綜合以上分析,由於門閥士族嚴重破壞了選舉制度,謠言議政逐漸從間接議政演變成直接議政。

布衣指的是古代平民階層,為何東漢時期,布衣還能議政?

02

東漢前期,多是平民百姓參與議政。到中期以後,知識分子也加入到參與議政的隊伍中來。知識分子之所以有這種轉變的根本原因是:外戚宦官專權, 把知識分子入仕道路阻斷了。知識分子議政的現象被稱為"清議","黨錮事件"的激烈打壓促使知識分子由直接議政轉變成了遠離政治。他們的議政風格從有強烈的感情色彩變成了遠離政治,僅品評人物。在這一政策的影響之下,出現了一批人物品評專家,以郭太、符融、田盛、許劭、樊子昭和陽士等為代表,其中以郭太、許劭最為出名。直到東漢晚年,清議失去了議政的本質, 逐漸步入清談之列。

布衣指的是古代平民階層,為何東漢時期,布衣還能議政?

03

謠言和清議這兩種議政方式各有特點,它們之間關係密切。謠言的特點是分散的、零星的,直接反映了群眾對某官僚或政治現象的看法,明顯帶有自發性,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階級目標。比較之下,知識分子的清議則是一種自覺的集體行動,能夠對政治構成強大的衝擊。但是遭到打擊以後的知識分子立刻從清議變為清談,反映出了這一階級的軟弱性特點。

而這個階級的軟弱性特點反映到政治上也體現出了他們議政的軟弱性特點。從形式上分析,二者之間也存在著區別。謠言議政多是直白的、樸素的,語言比較通俗易懂, 內容較為平實豐厚。知識分子的清議則含蓄、委婉,有文筆,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從目的上看,二者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共同之處在於都想求得一個安定的政治環境,不同之處在於在謠言體現了議政有反剝削與反壓迫,清議體現的則是統治階級內部不同階層的意願。

布衣指的是古代平民階層,為何東漢時期,布衣還能議政?

04

布衣議政得以在東漢流行,有著歷史和社會方面的原因。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它的形成和上古監察制度有關。布衣議政在前任統治者開明的政策之下,直到東漢,得到了空前發展。

除了和上古監察制度有關外,布衣議政流行也和東漢的社會發展有密切關係。州郡長官有推舉人才為官的慣例,他們深入簡出,對民間並不瞭解。通過謠言,可以找到推舉人物,完成推舉人才的目標。此外,這種現象的流行還和東漢特殊的政治格局有關。

外戚宦官輪流專政導致正直的大臣與知識分子被排擠出朝廷,統治階級與人民的矛盾不斷激化,人們紛紛表達不滿之情。


布衣指的是古代平民階層,為何東漢時期,布衣還能議政?

總而言之,漢代能形成布衣議政的局面絕非偶然,與很多因素都有一定的關聯。它的形成與發展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