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一種思念叫“清明追思,國家永念”

今天是4月4日,全國哀悼日。

早上醒來,一切都靜悄悄的。

我打開手機,帶果果看了一場特殊的升旗儀式——天安門廣場下半旗,誌哀!

果果第一次看到“下半旗”,問我:“為什麼國旗升上去,還要下來?”

我說,下半旗是一種大家一起表示哀悼的重要禮節。下半旗的這天,升旗手會先將國旗升到旗杆頂,然後再降下。

這是一個國家行為,也就是說,不只是天安門廣場的國旗,今天全國所有升國旗的地方,都會下半旗,表達我們的思念。

“那我們思念的是誰呢?”果果問。

是啊,我們思念的是誰呢?為什麼思念他們呢?有什麼意義呢?

這些的確應該和孩子好好聊聊。

去年,果果在幼兒園中班,老師教了《清明》這首詩。就從這首詩開始吧。

我給果果講:“今天是4月4日,是清明節。你還記得《清明》這首詩吧?清明節是思念已經去世的先人們的節日。

今天也是全國哀悼日。我們除了思念先人,還有那些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去世的人們。”

他們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我們,可我們不會忘記他們。

在疫情剛爆發的時候,我就用自己做的繪本,給果果講過新冠病毒是什麼,以及如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去抗擊病毒,所以果果理解“新冠肺炎疫情”是什麼。

然後我說,我們在家裡沒法下半旗,就一起再念一遍《清明》。

我和果果唸完詩,十點鐘的時候,防空警報響起來了。停在樓下的一些車子,也自發跟著鳴笛。

果果下了一跳,跑到窗子邊去看,是什麼在響。這是她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面。

我說:“剛才媽媽說今天也是全國哀悼日。還記得嗎?

什麼意思呢?就是當出現災難性事件,或重要人物去世時,國家設立一個日子,大家一起哀悼,來寄託思念,表達對生命的尊重。”

“重要的人物是誰?”果果問。

“這次,重要的人物是許多普通人。之前媽媽和老師都講過,外面有一種叫新冠病毒的傳染病,對吧?這種傳染病很危險,所以大家要保護好自己。

也有許多人,為了保護我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犧牲了自己。他們有的是醫生,有的是警察,有的是其他職業。還有許多人因為生病也去世了。

新冠病毒這種傳染病的流行,是災難性事件;而這些人,就是重要的人物。我們要哀悼他們。”

“他們很偉大嗎?”

果果問。“是的,他們都有自己的偉大之處。”我說。

孩子,每一個平凡的生命,都值得被珍惜、被尊重。


我對果果說,哀悼是為了記住,是不要忘記。

為什麼我們不應該忘記呢?

“新冠疫情”四個字,對孩子來說,或許只是不能去上學,見到老師、小夥伴;只是不能痛快地四處奔跑、享受戶外時光;只是適應網課的形式、調侃網課的尷尬……

對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可能只是被困住了一個冬天;但有些人卻永遠地被留在了這個冬天。

他們可能是不幸染病的普通人,也可能是為了抗擊疫情、保障社會運轉,而因公殉職的烈士。

孩子,有一種思念叫“清明追思,國家永念”

現在,國內的疫情逐漸轉好、過去。春暖花開的季節如約而至。

但新冠病毒疫情,這場曾讓我們舉全國之力抗擊的災難,以及那些在這場戰鬥中犧牲的人們,不應該被遺忘。

記住他們,就是記住我們自己的歷史。

所以才有了全國哀悼日,所以我們更應該解釋給孩子,這其中深刻的意義。


清明、全國哀悼日,都是和“死亡”相關的詞。

以前總覺得孩子太小,何必要談這麼沉重的話題?

似乎在我們的文化裡,連成人都將它視為“忌諱”、“不吉利”的內容,連音同的“四”字,都成了忌諱。

但其實,好好告別,真的很重要。

記住和思念

,也不等同於必須傷心和痛苦,而可以是溫情的,有意義的,有力量的。

所以,“死亡”並不是禁忌的話題,關鍵看我們如何向孩子好好地講述。

我曾經寫過一個書單《清明節,如何溫柔地向孩子解釋生命和死亡》,現在看裡面的那些經典童書,依然不過時。

它們都在告訴孩子們,同一個哲理——“死亡”這個詞,不僅僅意味著結束,也承載著生命的力量和對未來的祝福。

融雪消逝,冬天已經過去。2020年雖然步履蹣跚,但還是堅定地闖過了一切難關。

但勿忘,我們今天恢復了平穩的日子,甚至抱怨枯燥的學習、工作,是用許多人的努力乃至生命換來的。

所以一定要記住,一定要加倍珍惜。這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感謝和致敬。

今天,全世界為你們黯然失色。

但相信,這個國家在每個平凡人的守護下,會有彩色的明天。

謝謝你們。幸得有你,山河無恙。

以後的每一個春夏秋冬,家國永念。

孩子,有一種思念叫“清明追思,國家永念”

作者:花時間。國際新聞碩士,四語媽媽,童書譯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美國PET父母效能訓練講師,美國加州PAU心理學研究生。創立公眾號慢成長,分享具有國際視野的早教發育、兒童心理、親子教育知識。

微信公眾號:manchengzhang123

個人微信號:花時間: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