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俗语说:有权住东山,有钱住西关

我作为一个广州东山的“土著”,在老东山各处探寻历史建筑一直是我的一份执着,不仅仅是欣赏古建筑的外表,还可以从中读到许多隐藏背后的故事。今天我有幸走访了东山宾馆,想不到遇见3栋被遗忘的珍稀建筑,让我看得如痴如醉。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位于三育路的东山宾馆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追梦东山的石刻,体现了东山人的一份执着

消失15年的“东山”仅存的老字号,东山宾馆

话说“东山区”已经被写进历史15年之久,2005年东山区因为面积小,行政功能少,被并入越秀区,从此消失在名册上。而还留存着“东山”二字的老字号越来越少,1957年开业的东山酒家因经营不善终于在2006年被广州酒家所取替。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东山酒家旧照

东山宾馆是少数仅存有“东山”老字号的商业之一,证明了“东山区”确实存在过。这是一家老宾馆,位于老城中央心脏地带的【东山口】,纵使岁月不饶人,但“追梦东山”的石刻依然清晰可见。我很开心有机会来体验一把,而且入住这里最大最豪华的套房。

整个宾馆400余间客房,面积150平方米的套房为数不多。我入住的这房间是的家具全是实木古董,衣柜、书桌、椅子等都以古色古香的原色木调为主,使房间显得格外雅漾风致,淡雅飘逸,就连门把也是精雕细琢。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淡雅古香的厅堂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房间全是实木家具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精致的衣柜及门把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写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

茶具固然是精品,不落俗的紫砂工艺配上晶莹剔透的玻璃器皿,营造出一种难得的温馨舒适,就连茶叶也是精挑细选的英红9号,一口甘甜醇香。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茶具齐全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正在沏茶

而最让我惊喜的是,每个套房还自带桑拿浴室,是可以自己在浴石上淋水调温的那种,内部每一个角落都十分干净,毫不马虎!在房间里也可以体验酣畅淋漓,实在是爽快!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桑拿房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可以自己调节温度

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话说源自美国基督教

东山宾馆的大院里除了主楼外,还有几栋被写入历史的古楼,其中一栋被编为4号楼的,是现在宾馆行政人员的办公大楼。大楼坐北向南,平面呈倒转的“凸”字形,大门入口外立面为石米装饰,而建筑主体的左右两翼则为红砖外墙。而最为醒目的是大门入口中部的希腊式三角形山花,向外突出,是典型的西洋建筑风格。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百年建筑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两翼是红砖墙,中间的设计是希腊式

楼高3层,内部每层被间隔成约十个房间,都是宾馆内部的办公区域,虽然功能现代化,但走廊以及公共楼梯间仍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水磨石地板,已有上百年历史,被磨得十分平滑,且润色有光泽。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包涵历史底蕴的装饰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水磨石地板

历史文档中对这座楼的记载特别少,甚至这里的员工也对其不甚了解,我还是从一位培正中学退休教师曹老师的《回忆录》里面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据记录在1931年安息日会在三育路开办了一所医院,名为“广东卫生疗养院”,最初设备简陋,只有五个小房及几张病床,两年后开始建成一座三层高及一层地下室的大楼,以希腊式山花装饰门廊入口,变成一家稍具规模的贵族医院,收费相当高。而这里的外科手术在广州名列前茅,连宋美龄和陈济棠也曾在此就医。

《回忆录》上虽没有指出此医院的具体情况,但根据地点和对建筑的描述,可以联想到这座4号楼毫无疑问就是“广东卫生疗养院”。而此建筑的风格需要追溯到清末鸦片战争前,话说当时基督教传入中国,清政府却十分排斥,对传教士实行禁教政策,被驱逐的传教士只能在南方沿海的广州和澳门云集,直到鸦片战争前广州都是作为唯一的通商口岸存在,也是基督教的传教中心。鸦片战争以后,各国教会扩张势力,但为避免利益冲突而各据一方,英法两国抢占沙面为租界,德国选芳村为据点,而美国的浸信会就选择了东山为基地。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佛逊曾说,他认为希腊式建筑最能反映美国民主制度与学术自由,因而这种建筑理念被广泛采用。除了三育路这座医院,还有寺贝通津、培正路、恤孤院路、烟墩路、新河浦等一带都有不少相似风格的建筑。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办公楼正门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办公楼的楼梯与地板,依旧保留旧时的样子

被评为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的16、17号楼

除了办公楼,我还参观了在东山宾馆大院中的16、17号楼,这两座楼紧密挨着,外观和内部构造十分相似,一眼看过去以为只有一座建筑物。外表看上去已经青苔满布,藤蔓纠缠,日久失修的样子,连门把都一碰就掉。但岁月并不能掩盖古楼的底蕴,淡黄色的石米外墙,红色的砖瓦房顶,精致的小阳台,圆拱形的窗花,还有一座圆柱形的塔楼,从这种罗马式的建筑风格看得出来这曾是外国权贵居住过的地方。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16号楼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17号楼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精致却破旧的外立墙面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只是想拍照,想不到弄坏了门把

我得到了宾馆工作人员的允许,入内参观。因为这里已丢空2年之多,现在不通电,只能靠手机那微弱的照明找路。屋子很大却没有一件家具,空空荡荡的,门窗地板都尘封已久。但在镜头光下,别致的窗花与水晶吊灯依然显得高贵优雅,纯白的天花板却流露了一丝苍白。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16号楼内部

我顺着工作人员的指引,来到了一条华丽丽的旋转楼梯前。黑色的护栏与窗花互相衬托辉映,尽显工匠之心,白色的楼道通往漆黑的楼顶,犹如在童话城堡里,公主与王子追逐的旋转楼梯,很有感觉。在黑暗之中映射出楼梯的影子,也别具一格。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黑色的护栏与窗花互相衬托辉映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优雅的旋转楼梯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楼梯的影子

参观这两座楼最佳的角度并不是仰望,因为在下面很难看清全貌,然而透过旁边一栋建筑物的窗户向下俯瞰,却能将其看得一清二楚。两栋楼被深藏在茂密的大树中,残旧的外表与周边的建筑格格不入,却独显一番风味。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俯瞰两座楼

对于这座楼的故事,大家似乎都不清楚,只知道很大,还有地下酒窖和仓库,十足贵族之家。2年前这里曾租给隔壁楼盘做销售中心,之后就一直放着了,现在有计划重新出租,希望能找到懂得欣赏的商家接手,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可供参观的文物建筑。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高耸的塔楼,右边是地窖入口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红楼,传说陶铸也曾在此办公

在大院内还有一座值得参观的建筑物,因其红色的外表这里的人称它为“红楼”,小两层加一个小院子。之前是一家私人会所,后来军区物业不能出租,便收回放空了好一段日子,略显破落。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鲜艳的红楼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无人打理,略显破旧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紧闭的大门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红楼

这座建筑没有什么特色,但楼梯的护栏却很特别,同样很有西洋的味道,或许也曾经是外国教会的物业吧。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特别的楼梯护栏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小院子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红楼一角

听说民国时期,这里曾是革命根据地,陶铸等先辈也曾在此办公。但这一切都是没有经过考究的道听途说,我真的很想在历史文案中找到多少与这里相关的信息,让这些历史建筑增添更多人文的气息。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红楼

后记

参观的那天傍晚突然下起了大雨,影响了后面的拍摄,非常可惜。很希望能再有机会拜访,细看每一处角落,用我的镜头带给大家更多角度的欣赏。

【东山宾馆】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三育路44号

交通:地铁一号线【东山口】站及六号线一号线交汇站【区庄】站,步行5分钟

价格:300-500元/晚,套房3000+

Tips:上述的历史建筑都归东山宾馆所有,现在是大门紧锁,不能随意入内参观的,如果想参观可与前台的工作人员联系,或许可以安排。宾馆旁边还有一家传统百货商店,王府井百货,虽不及北京的王府井热闹繁华,但也是东山兴盛的一个代表,是地道老广的特色。

广州人文历史系列:东山现存最早希腊式建筑,源自美国基督教

东山宾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