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挑战“听书稿”(三):读书、听书、写书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早上起来,还和往常一样手机登陆简书查看文章,朦胧中发现其中的图片都变成了灰色。又揉了揉眼睛,还以为自己每天关灯看手机,视力受损。

猛然想起昨天孩子老师发的通知,清明节祭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全国人民历经两个多月的努力,控制了新冠肺炎病毒在本土的蔓延,复工复产以及正常的生活秩序,都在逐步得到恢复。当武汉街头再次出现人流与车流,在家中禁足两个月的人第一次走出小区的大门……心情宛若穿过黑暗,重新拥有阳光与自然。

原来能在天空下自由的呼吸,是如此的珍贵。

可是有些人已经没法再享有这原本平常、普通但却幸福的生活。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逝者的灵魂需要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而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把日子过下去。

作为经历疫情而又幸运的我们,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再去抱怨这个世界。

买书

登陆豆瓣查看本书的读后,发现《不抱怨的世界》2018年出了修订版。我手上的书籍还是2009年的第1版,刚好借此机会学习下修改和增补的内容。

于是在某宝上下订单,为了能够快速拿到书籍,选择同城的卖家。今天早上发现居然还没有到我们的快递点。订单提示:受疫情管控和当地政府部门管控影响,您的快件将在消毒之后送达。疫情影响下,看来任何事情的规划要留有余量。

豆瓣读书读后感

对于系统提炼书中文字,用5000-8000字把内容描述出来,对我来说确实是个挑战,以前确实没有写过这么多的文章。

看读后感就是捷径之一。在豆瓣上看到其他读者的提炼,对于书的梗概逐渐有了一个认识。虽然书的四个部分比较清晰:无意识的无能、无意识的有能、有意识的有能、有意识的有能。

但是作为听书稿的标题,还是有点不利于理解。看了读者的解读豁然开朗:(1)对自己的抱怨毫无觉察;(2)能觉察到自己以及周围其他人的抱怨;(3)倾向于用沉默来便于自我反思、慎选措辞,以便于说出有价值的话语,而非喋喋不休的抱怨;(4)已经重塑思维模式,习惯于不爱抱怨了,并且不需要意识控制。

喜马拉雅听书

去喜马拉雅听书出于两方面考虑:

第一, 听书稿的要求之一是口语化,最好买菜的大妈都能够听懂。虽然之前自己也很喜欢听书,但是对是否口语化要求并不高,因此对这方面的理解不深。

第二, 也许是文化差异,或者是翻译的缘由,这本书的章节之间和章节内部之间的衔接过渡并不自然。希望通过听书能够加深这方面的理解。

喜马拉雅上的文章相当于书籍的扩充版,除了文章内容之外,作者引经据典,中间穿插增加了许多小故事。我要写的听书稿相当于缩编版,看来要把学生时代“缩写文章”的功力发挥出来。

对于天生乐观的我而言,权作一次深入学习本书的机会吧。这也是写听书稿的初衷之一,帮助自己深入了解一本书的精髓和外延。

写作

虽然老师提供了听书版的模板,这样一来就明确了整个听书稿的布局规划。

但写起来还是有些吃力,以前总认为自己肚子里还是有点墨水。甚至在前几天还写过《练就“三大武功秘籍”,避免“文思枯竭”》。居然在听书稿的开篇遇到了困难,真是很滑稽的事情。

到了晚上才想起之所以迟迟下不了笔的缘由,因为每一部分都有字数限制,要想在一定的篇幅,写出能够吸引听众的内容,自然要字斟句酌。

这似乎正应了书中的这一句话。“把什么看得太重,就得在什么地方付出代价”。想明白此,心里释然。我只需要把精力集中在写作,而不是过多考虑是否会被录用、听众是否喜欢上面。那是主编和上帝的事情。

写文章内容时,发现写听书稿即是个脑力活,也是个体力活。书中的关键文字还是要逐个敲入,也许有些电子书能够复制吧。对我而言,自己写一遍,理解和认识会增加不少,权作学习了。

希望今天能够把主题内容录完吧。明天能够整理下逻辑关系、段落之间的衔接,后面的时间陆续解决口语化的问题。

但行好文,不问钻程。


小白挑战“听书稿”(三):读书、听书、写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