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不帶孩子去掃墓?不要借“忌諱”逃避“死亡教育”的責任

清明節不帶孩子去掃墓?不要借“忌諱”逃避“死亡教育”的責任

時間也抹不平的悲傷。

上週,一名曾在六年半前的美國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中失去女兒的父親自殺身亡。

49歲的他,是一名神經藥理學家,女兒遇難後,他以女兒的名字創立了“阿維爾基金會”,旨在通過研究大腦的健康狀況來預防暴力並培養同情心。然而,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死亡的陰影,依然是他人生路上無法跨越的障礙。

清明節不帶孩子去掃墓?不要借“忌諱”逃避“死亡教育”的責任

死亡,向來不是“五十而知天命”人才需要面對的課題。

還是剛過去的一週,兩位美國帕克蘭高中槍案倖存者自殺。儘管槍殺案已經過去一年,他們卻一直因自己倖存感到愧疚,他們在人生最美的年華里逃不脫對死亡的恐懼,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清明節不帶孩子去掃墓?不要借“忌諱”逃避“死亡教育”的責任

我們總是一邊安慰自己說人生無常,一邊迴避著人生的終極哲學問題——人為什麼要活著?死亡究竟為何物?

直到有一天,熊孩子頭也不抬地說:媽媽,要是我死了,你一定會難過吧。

你被他輕描淡寫地扔下的一顆炸彈嚇得一哆嗦,回過神來後內心是感動還是不安?

清明節在我國有2500年的悠久歷史,儘管從2008年起,“清明節”被作為我們國家的法定節假日。但對於小編這種北漂來說,清明節的意義大約只剩下踏青了,至於祭掃已經成了兒時的回憶。

記憶中,清明節去掃墓是一件既開心又緊張的事。開心是因為那是一年一度大家族人們一起外出踏青的日子,緊張是因為對散落山間的一座座墳冢感到隱隱的不安,就算如此,我也不敢輕易將“死”這個話題問出口。

小小的我,已經懂得察顏觀色,知道不問那些大人們不想回答的問題。

人到中年,我們以為掃墓不過是內心求得安慰的一種儀式,卻仍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解釋:

爸爸,清明節我們為什麼不回老家掃墓?

媽媽,我為什麼會是你的孩子?人為什麼會死?人死了還會回來嗎?

《辭典》裡說,死亡是相對於生命體存在的一種生命現象,即維持一個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學功能的永久終止。

導致死亡的原因有:衰老、被捕食、營養不良、疾病、自殺、被殺以及意外事故或者受傷。所有已知的生物都不可避免要經歷死亡,世界上,每天都發生著各種生離死別:老人逝去、動物夭亡、意外來臨。

然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有意迴避死亡的話題,死亡好似達摩克利斯之劍,讓我們不敢掉以輕心,更不敢去深究探討它。

但,直觀內心,我們都希望讓孩子認識並珍愛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並在此基礎上珍惜其他動植物的生命,與大自然、地球乃至整個宇宙和諧相處。

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得更宏觀一些,會發現死亡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生命教育是整體,它包括了“生存教育”、“發展教育”和“死亡教育”三個部分。

大部分家長在“生存教育”和“發展教育”這兩方面盡心盡力:我們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區分安全和危險、遇到危險和緊急情況時要怎樣做;我們努力創造最好的條件,讓孩子自由地探索、嘗試,我們帶他行走四方領略四季,我們教他快樂地生活,鼓勵他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找到生命意義。

我們卻對“死亡教育”諱莫如深,或避而不談,或輕描淡寫,或語焉不詳,或過於美化,彷彿只要搪塞過去,死亡就永遠不會到來。

或者,不是我們不願意,而是我們大多數人不知道如何和孩子談死亡這個話題。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部分,是通過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讓孩子瞭解、認識和接納死亡,明白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現象,消除對死亡的恐懼,進而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世界上的各種生命。

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對死亡的瞭解分為三個時期:

3-5歲

3-5歲的孩子覺得死亡就像睡覺或旅行一樣,是一個可逆的過程。他們會問:死去的太爺爺什麼時候醒來?太姥姥去的地方是不是很美,所以她忘了回來陪我玩了?

當孩子這樣問起時,我們不需要以欺騙的方式來安慰孩子,不要搪塞說等你長大以後就會知道,更不可以順水推舟地安慰孩子說他們只是睡著了,因為睡著了是會醒來的,這種安慰可能會讓孩子一直期待死者“醒”過來,並不斷追問;除此以外,他還會產生一種擔憂,害怕自己或父母也這樣“睡”著了,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回來。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追問“什麼叫死去?死去的人還會回來嗎?”這樣的問題,其實是他在擔心與父母分開,是內心安全感不足的表現。這時候我們只需要告訴他,每個人最後都會死去,但爸爸媽媽一定會陪著你長大,我們全家人會一起幸福快樂地活著。

5-9歲

5-9歲的孩子已經能夠接受死亡的觀念,但不知道死亡會發生在每一個人或自己的身上。他們會問:人為什麼會死?媽媽你也會死嗎?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理解死亡是永遠的離開,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對“死亡”產生了恐懼,甚至在內心裡把“死亡”擬人化,他們會認為那些死去的人是被一個叫“死亡”的壞人抓走,但同時,他們又會假想一些特殊的人是不會死的,比如英雄、幸運的人、有超能力的人等。

當他們追問“人為什麼會死?”這樣的問題時,是對死亡原因未知的懼怕。這時候,我們可以告訴他們,我們周圍的生命包括人類、動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這也就意味著,生命總有一天是會死亡消失,這是自然現象,並不是因為我們做錯了什麼或者忘了做什麼才會死去。

9歲以上

而9歲以上的孩子已經知道死亡無法避免,甚至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對於死亡,他們更多的是選擇緘口不言,他們開始知道這是一個不容易得答案的問題。

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我們沒有必要擔心和他坦率地談論死亡會加劇他們的恐懼,相反,他們開始從我們身上學習如何面對死亡。

當遇到親人離世,或者在清明節掃墓緬懷親人時,我們可以在他們面前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悲傷,也應該允許孩子自然地表達出他們的情緒和想法,不必為了迴避孩子就刻意壓抑隱瞞,故作堅強,我們的處理情緒的方式會成為他們的榜樣。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

它等待我出生,然後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紀上忽地殘廢了雙腿……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麼要出生。


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我們之所以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關於為什麼要掃墓、人為什麼會死的話題,是因為我們自己對死亡心懷恐懼。

和孩子一起去面對真實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命教育,而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不是為了讓孩子不怕死,是要讓孩子好好地活。

有人說,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到。

對於永遠留在四川涼山州森林火災現場的30名消防官兵和村民來說,他們最後的朋友圈裡沒有意外,卻永遠失去了明天。

他們也不過是年輕的孩子。

在我們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談死亡時,他們用生命揹負起重任,把每一次執行任務都當作好好活下去的理由。

在我們糾結於如何讓孩子懂得生命的意義時,他們用生命和時間賽跑,把每一分每一秒都活成最有意義的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