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風聽雨祭故人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農業文明時期,我國的先民們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引起的季節和天氣變化,把一年劃分為二十四個節氣。在二十四節氣中,春季有六個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和穀雨節氣。清明節氣是春季的第五個節氣,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在我國古代是我國的“時年八節”之一,包括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等八個節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風聽雨祭故人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因此,清明節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寒食節----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預先煮好的食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風聽雨祭故人


寒食清明掃墓之風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詩描寫了掃墓情形。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這首詩中,不僅可以看出掃墓的淒涼悲慘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掃墓習俗中寒食與清明是一回事。的確,每當此時,一些漂泊異鄉的詩人墨客,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風聽雨祭故人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這首詩為何這麼有名?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小放牛》裡的牧童也說,“我這裡,用手兒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幾戶人家,那楊柳樹上掛著一個大招牌”,然後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從這裡脫化出來的。《江南通志》載: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到過杏花村飲酒,詩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東南湖等勝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風聽雨祭故人


又是一年春來到,又是一年清明至,四月清明,到處都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風聽雨祭故人


清明節又是一個感傷的節日,雖然有各式的踏青春日活動,可詩人們還是很惆悵,他們憂傷歲月、感慨人生浮沉,十首清明詩詞,訴說著詩人們內心的坎坷與無奈。《清江引·清明日出遊》“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風聽雨祭故人


清明節“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比如唐代杜牧所寫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以清明時節為背景,用白描手法再現了古代清貧知識分子的困頓生活,表達了詩人生活的艱難和以讀書為樂的情懷。清明節要到了,得著空,記得回家掃墓祭祖,親近自然。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風聽雨祭故人


五首清明詩,心境大不同:

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二,春事闌珊芳草歇。客裡風光,又過清明節。小院黃昏人憶別。落紅處處聞啼鴂。

三,盈盈。鬥草踏青。人豔冶、遞逢迎。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拼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四,烏絲闌紙嬌紅篆,歷歷春星。道休孤密約,鑑取深盟。語罷一絲香露、溼銀屏。

五,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古人有“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句子,而且根據生活的經驗,清明這一天常下雨,程顥所寫的清明節是一個晴朗的清明,應該是個難得的好日子,所以詩裡感嘆“只恐風花一片飛”吧。清明節來了,不要忘了去祭奠一下逝去的親人。除此之外,如果春光正好,可以邀上幾位好友外出踏青,效仿古人喝上兩杯薄酒,寫生畫畫或吟幾首詩,都不失為一種專屬於中國人的特別體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風聽雨祭故人


清明時節雨紛紛,懷念先人正時分,文明風俗吹遍遍,海葬樹葬為千秋。

清明節祭先人,傳人情寄哀思,莫鋪張不迷信,承遺志傳後人,祖先慰笑九泉。

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牽掛,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記憶。

奶奶天堂那邊沒有病痛,沒有人心險惡,祝你在那邊一切都好,我很想你!

不會忘記,也不會離去,為了身邊的,離去的,好好努力,好好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