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者,當學孫叔敖


讀完《荀子·堯問》篇記載的一段小故事,甚為感慨。

相傳,繒丘的封人拜見楚國丞相孫叔敖說:“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做官時間長的人,就會遭到士人的嫉妒;拿著豐厚俸祿的人,就會被民眾怨恨;地位尊貴的人,連君主都會心懷忌憚。’現在,相國您具備了這三種情況,卻沒有得罪楚國的士人和民眾,為什麼呢?”


孫叔敖說:“我三度擔任楚國相國,心裡卻越來越謙卑;每次增加俸祿,都會更多地施捨;地位越高,待人處事的禮節就愈發恭敬,因此,才沒有得罪楚國的士人與民眾。”

令我感慨的有兩個方面:

一,高處不勝寒:越是大領導,責任、要求與風險越高

三國時魏國文學家李康在《運命論》中講到:“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前鑑不遠,覆車繼軌”。

的確,身居高位的人,位高權重、拿著豐厚的俸祿、錦衣玉食,看似風光無限。但是,凡事有有利的一面,就必有其不利或風險。

就拿身居高位的人來說,一方面責任重大,不僅要求能力超群,而且要道德修為高尚,否則,就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導致誤國誤民,最終身敗名裂;另一方面,越是身居高位,越容易招致嫉妒、怨恨。你如果保持清正廉潔,就容易得罪身邊的人,包括自己的領導、同事和下屬;如果你不保持清正廉潔,那就更加容易因為分贓不公或者相互矛盾而“狗咬狗”。

因此,荀子才認為,天子,天下之大位,必須是有德者居之,否則就是“至危”。即便你不可能是天子,但位置越高, 風險越大,正如古詩所云:“高處不勝寒”。

為官者,當學孫叔敖

位置越高,風險越大

二、越是身居高位,越要保持謙卑、謹慎

曾經三度出任楚國相國的孫叔敖,可謂“位高權重”,可是他卻做得很好,原因是他內心非常謙卑,每次增加俸祿,都會更多地施捨,地位越高,待人處事愈發謹慎、恭敬,因而才可以長期無咎。

孫叔敖的事蹟告訴我們,作為領導者,需要保持極高的德行修為,既要有能力,又要時刻保持謙卑。在《基業長青》一書中,管理學研究者吉姆·柯林斯認為,實現了基業長青的公司,都有所謂的“第五級領導者”,他們既有極高的洞察力、遠大目標與願景,又非常謙卑。這樣的人和孫叔敖非常相似。

同樣,從孫叔敖的做法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的修為很高,雖然身居高位、得到君主的寵信,但他卻戒驕戒躁,非常謙卑、恭敬,廣為施捨,所以才能“不招致嫉妒、陷害”。

的確,如果能夠保持全面思考,堅守自己的原則,保持“中庸”、平衡,就能做到“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勸學》)

。也就是說,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將聖賢的道德精髓融化於自己的行為之中,這是最高明的,沒災沒禍的幸福是最持久的。

所以,作為領導,要想無咎,必須不停地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和道德修為,同時始終保持謹慎、謙卑。這不僅是很高的要求,也不容易做到,因為越到高層,越容易驕傲自大、無人約束,底下的人都因為畏懼或有所求、欲取悅於你而不敢直言進諫。這樣的話,稍有不慎,就會翻車。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為官者,當學孫叔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