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指望同事与你“联名上告”,那不科学

“职场‘不科学’”系列之二


昨天写了《别在权力失控的单位谋求“工作能力方面的发展”,那不科学》一文,有网友留言说“应该联名上告”(对太过恶势力的领导)。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联名上告”的事。

.


别指望同事与你“联名上告”,那不科学


有“联名上告”成功的例子吗?

当然有。

.

某单位,一中层。

中层拥有十五六个下属,却独对其中一女下属青眼有加。不仅违规给她超标的待遇,如过多的钱、超标的办公室等,还任由她欺负别的下属。

如果部门经营得不错、年底都有钱拿,那这种事大家都会装看不见,头一低忍过去算了。

.


别指望同事与你“联名上告”,那不科学

.

但不幸的是,主任只有“偏爱某人”的能力,却没经营的能力,以至年底的时候别的部门吃肉,这部门连汤都喝不上。

当然,不管部门亏损得多厉害,“受偏爱的女部下”,一直都是有额外的钱拿的。比如各式的“奖励”,比如各式的“补贴”。

几年过去,群众内心的怒火已然快把自己烧成灰烬,不满情绪到达顶峰,就差有人来捅捅,帮助爆燃了。

整个单位,也是对此事(主任偏心,部门亏损,群情激愤)议论纷纷,深觉不应该,觉得太过挑战人类底线。

.


别指望同事与你“联名上告”,那不科学

.

终于,又到了年底分配奖金之时。

部门依然穷困潦倒,亏损得没法看。工资是单位总部包发的,但奖金不可能发。如果给一个亏损部门发奖金,那这单位没法运营,别部门人也不干。

看着别部门都在高高兴兴分钱,自己部门却穷得要饭,无论从尊严、还是从生存角度来考虑,都不能再忍了——再忍,就只能等死了。

.


别指望同事与你“联名上告”,那不科学

.

忍无可忍的“下属们”,拥立了一个平时为人还可以、也和单位高层关系还可以的人作为带头人,拟定《联名告状信》,把主任和他的女下属给告了。

多年经营不善的事实,再加上沸腾的民怨,再加上纷纷扬扬的传说,几乎没怎么经过“缜密的调查”,那事儿就出了结果——

  • 主任行政降级,领导职务被一撤到底,去基层做技术;
  • 女下属则接受部门内部审查,受到“昔日被她轮番欺负”的同事们的“轮番质询”。

.


别指望同事与你“联名上告”,那不科学

.

主任和女下属后来的事就不多说了,总之心理素质强大的人自有他的活路。

只来聊聊为何这番“联名”,最终就上告成功了呢?

  • 一成:经营太差,部门经济难以为继

单位终究都要拿“真实的收益”说话,如果员工得到的太少,少到低于同等水平、少到无法维持基本尊严,那多好的单位都留不住人。

主任上任几年,不仅没什么亮眼的成绩,还搞得部门亏损过甚,职工工资都要总部拿钱出来填补。

这种能力不足的中层,不管他出不出这事,都不可能干得长。

就算他廉洁奉公、处事公平,但部门亏成筛子、员工一穷二白,上面也不可能让他长久干下去。

毕竟,“没有硬实力还非要留任的领导就是耍流氓”。

.


别指望同事与你“联名上告”,那不科学

.

  • 二成:旷日持久,对各方面都影响太大

任何单位都要讲影响、讲稳定,并在多方面出台制度和规定加以预防巩固,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太过r的)不良现象,给单位带来不可逆的损失。

主任和他的女下属那事不是一日两日,而是三年五载,且行事毫无顾忌,早已民怨沸腾到无法忽视和压制的地步,再不管说不过去了:

  • 高层会因此失去威信,被群众骂死;
  • 单位的稳定性会受到动摇,并随着时间流逝而越发深刻;
  • 单位的名誉受损,为“高层的安全”埋下地雷

.


别指望同事与你“联名上告”,那不科学

.

  • 三成:挑战认知底线,太过违反公序良俗

这个世界早已五颜六色,早已不是非黑即白,人们已经非常宽容,并不愿过问别人的私事。

但如果这“私事”写进了周围人的生活和利益、太过侵犯周围人的生存和尊严、太过挑战社会认知,且嘴脸实在太过难看,那将会深刻地伤害到周围人的(利益和)心灵。

这种已经属于脱离了正常圈儿,已经难以被正常秩序所容纳,最终被正常秩序所驱逐(联名上告)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


别指望同事与你“联名上告”,那不科学


.

基于以上种种,只能说《联名告状信》只是个引子,其背后,则是“所有人的期待”。

而“联名上告取得成功”,也是顺应正常规律而自然产生的结果。

成功的前提,则是“对所有人的利益影响过大”。

而“同事们一起联名上告”,是因为所有人都被逼得无路可走,所有人都看不到前景,所有人都迫切希望得到改变。

.


别指望同事与你“联名上告”,那不科学

.

现在回到文章开始讨论的问题:面对一个胡作非为的领导,

  • 联名上告有用吗?
  • 对当事人影响大吗?
  • 同事们会齐心协力干到底吗?

.

联名上告有用吗?

如果这领导“胡作非为”,只限于对下,对上面他还是表现不错(至少没翻脸),且单位还没出现大问题,那上面就“轻易不会相信《告状信》”。

为啥?

  • 一因为单位暂时还算稳定,还没到“不换不得活”的地步
  • 二因为有可能牵扯的关系太多
  • 三因为上面没感受到不愉快或者压迫感,总之“不难受”。

.


别指望同事与你“联名上告”,那不科学

.

对当事人影响大吗?

如果是像前述的那种“所有人都不得活、所有人都迫切改变现状、所有人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那对当事人影响不大。

如果不是“少部分人”,那必定掀起一场你来我去的斗争。最终不管谁赢,“始作俑者”都得吃大亏。至少在名誉上,他已经有了污点,成为别人心目中“爱闹事的那个”。

.


别指望同事与你“联名上告”,那不科学

.

同事们会齐心协力干到底吗?

这是今天讨论的核心:你的同事,真的能与你齐心协力、共同进退吗?

答案还是“利益”二字:

.

如果是前面那种“所有人不得活”的情况,那大家只能捆一起往前走。

如果只是部分人“不得活”、部分人“忍忍还能活”、部分人“活得挺好”,那“联名”就不可能实现——利益不统一,行动永远不可能统一。

而绝大多数的单位,都是后一种情况“只有部分人不得活”。

.


别指望同事与你“联名上告”,那不科学

.

在这种“利益不得统一”的情况下,即使有部分人决定“联名上告”,最终也往往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呢?

  • 其一,上面轻易不会支持这种行为;
  • 其二,“被告”的领导不会坐以待毙,他会想出各种办法化解危机,如“化而化之”、“逐个击破”,

也就是找出“联名”里面意志不坚、容易忽悠、爱投机取巧的那些人,许给各种各样的好处,让他们退出行动,甚至是主动去上面“承认诬告领导的错误”;

  • 其三,激流勇进往往更少、投机取巧的从来不缺,有少部分人冲在前面,却有更多的人在后面等着捡便宜、找机会,甚至是捅刀子。

.


别指望同事与你“联名上告”,那不科学

.

总之,与“利益不统一”的人捆绑起来一起干危险的事,这本身就不科学

如果没有万全的把握、没有“逼不得已境地下的共同利益”,那就别轻意做这种决定。

如果真的非常想干,那也要自己悄悄干。


“职场‘不科学’”,即职场那些“貌似正常、实际并不科学”的事。

本系列将持续更新,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捧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