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背母上大學:人生的一半是枷鎖,另一半是為了解開枷鎖而努力

你知道12年前有個孩子揹著自己的瘋媽媽去大學嗎?


今年32歲的劉秀祥,現任貴州省望謨縣實驗高級中學的副校長,他就是那個12年的孩子。


孝子背母上大學:人生的一半是枷鎖,另一半是為了解開枷鎖而努力

4歲的時候,劉秀祥的父親病逝,母親接受不了丈夫離開的現實,患上間歇性精神失常的病症。

然而生活的打擊並沒有就此停止,小學3年級的時候,母親徹底失去生活能力,毫無生活來源的劉秀祥只得將家裡的土地租出去,租金是一年500斤稻穀,這是他和媽媽一年的糧食。


生活的壓迫並沒有磨平劉秀祥的夢想,他始終堅信知識能改變命運。


在小升初考試取得了全縣第三名的他,因為沒錢,最終沒有進入縣裡最好的學校。後來,他找到一家民辦學校,以摸底考試第一的成績說服學校讓他免費入學。


孝子背母上大學:人生的一半是枷鎖,另一半是為了解開枷鎖而努力

就這樣,他帶著媽媽來到縣城開始了中學的生活。沒錢租房,他就在學校附近的山坡上搭個草棚子當家;沒地做飯,就在地上挖個坑架起鍋,當做廚房。

別人放學後,回家暖屋熱飯,可是他還要撿廢品、打零工維持生活。即便如此,他也從未耽誤學業,中考時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安龍縣第一中學。


孝子背母上大學:人生的一半是枷鎖,另一半是為了解開枷鎖而努力

本想著,憑藉高考改變命運,但是老天爺似乎忘記了這個努力掙扎的孩子。高考前夕,劉秀祥因為長期營養不良和壓力過大,生病落榜了。


絕望的他,甚至想過輕生。也許是老天終於開眼,有一天他無意間看到自己之前記下的一句話:

當你抱怨沒有鞋穿時,回頭一看,發現被人竟沒有腳。

就是這句話讓他醒悟過來,他還有媽媽,有他們的家。於是,他跑到一傢俬立學校終於打動校長同意收他復讀。


2008年的那個夏天,他收到了臨沂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那一刻他抱著母親大聲痛哭。


因為成長經歷太過曲折,他的事蹟開始被媒體報道,很多人想資助他。雖然他當時還在為學費和路費一籌莫展,但是還是婉拒了捐助。這個硬氣的男人認為,要做一個可敬可親的人,而不是讓人憐憫的人。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學校得知他的事蹟後,馬上安排他和媽媽的住處,並安排勤工儉學的崗位幫他渡過難關。


孝子背母上大學:人生的一半是枷鎖,另一半是為了解開枷鎖而努力

他不僅靠自己完成大學學業,還把上學期間賺取的收入寄回老家,資助以前撿廢品認識的弟弟妹妹上學。


畢業後,他回到老家成為了一名中學老師,他想用自己的經歷幫助那些迷茫和貧困的孩子走出困境。

帶著這樣的理想,他主動要求接手困難班級。這個班級最低分僅有105分,全班47名同學沒人覺得自己能上大學。

劉秀祥一直堅信,教育的關鍵在於喚醒。於是,他幫學生端正思想、建立信心、為了拉近距離經常邀請學生到家裡吃飯。

在這樣不辭辛苦的陪伴下,這個原來的"最差班"搖身一變成了"重點班",全班47名同學無一人落榜,全都考上了大學。


2018年,劉秀祥入選"中國好教師"的評選。他說:"我很慶幸自己沒有成為社會的包袱,而且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莫泊桑曾說過"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麼糟。"


事實上,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奇葩大會》中高曉松有一段演講,說得非常精彩。他說,

我們早晚都會被生活打敗,當你堅持到下半場的某個時刻,換人名額用完,體力耗光,會顯得很絕望。所以還有力氣的時候,一定要狠踹生活,因為生活絕不會考慮你膽小懦弱,什麼都沒幹而饒了你。


孝子背母上大學:人生的一半是枷鎖,另一半是為了解開枷鎖而努力

人生就像在汪洋大海里面的一艘孤獨行駛的船,當你看不到彼岸時,就開始絕望和慌張,可是如果你選擇放棄行駛,隨波逐流,那麼一個大浪或者大型海洋生物的撞擊就會讓你沉入海底。

就像鬥地主,哪怕系統發了你一手爛牌,也得好好研究怎麼打,壓制地主不讓他有出小牌的機會,其實也是賺了。


有人說:人生的一半是枷鎖,另一半是為了解開枷鎖而努力。


既然無法躲避人生枷鎖帶來的傷害,那就籌劃一下在受傷之後,如何忍著疼痛,嘗試去看更大的世界。這個過程中,一開始你每天盼望著傷口癒合,時間久了,你不再在意傷口。因為你學會如何止痛、也明白有人比你傷得更重,但只要堅持下去,這些傷口終將被撫平。


老話說,生命誠可貴。在我看來,可貴的意義不只是生命本身,更多的是堅持的過程。


孝子背母上大學:人生的一半是枷鎖,另一半是為了解開枷鎖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