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老子《道德經》中的治國理政智慧


中國道教老子《道德經》中的治國理政智慧


當今世界,安全與健康、和平與發展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然而,突發公共安全、環境衛生事件、霸權主義、恐怖主義、民族宗教矛盾等交錯疊加,世界不安定因素明顯增加。地球人類正面臨著各種困惑與不解。現代社會生存和發展隱藏各種危機。


世界就像一盤巨大的棋局,世界人民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國家的棋藝在於政治人物,國家的前途在於民智開化,而民智則根植於歷史與文化。古聖先賢的思想理念,穿越歷史的長河,在今天仍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我們在今天探求人類和平之道,有必要重溫古聖先賢的諄諄教導。

中國古代有一位聖哲老子,我們道教尊奉為教主太上老君。其不朽著作《道德經》不僅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而且在國外翻譯版本眾多,發行量巨大,已成為世界文明的智慧寶庫。

《道德經》共五千文字,言簡意賅,字字珠璣,句句蘊藏著本真的靈光。古代人稱它是智慧的源泉,當代人贊它是人類的財富。古往今來對《道德經》的釋義多達幾百種,有的講是養生之經,有的說是管理之書,有的稱是軍事寶典,有的贊是治國法寶……

道行天下,德化世界。今天我的發言就是想談一談中國老子,我們道教教主太上老君《道德經》裡的治國大智慧。

《道德經》第49章開頭有:“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就是說:“有道的治國者不會以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慾望作為施政的出發點,而應以百姓的意志、權益和福祉作為施政的最高準則。”《道德經》第57章有:“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意思是說:“治國者如能以清靜無為的方略治國,以出奇制勝的計策用兵,以不擾民、不傷民的方針施政,必能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道德經》第60章有:“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說:“煎煮小魚時,如果火候過了會把它煎糊,如果翻動過多,會令它爛在鍋裡,治理國家與烹小魚的道理一樣,既不能給老百姓過多的干擾,更不能給他們傷害,所以須小心謹慎,政策不能多變,不能讓人民無所適從。”《道德經》第61章有:“大國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於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就是說:“大國與小國就如江海與百川的關係一樣,江海所以得百川來歸,是因為它甘居下處;大國所以得到小國的尊崇,是因為它能以謙遜卑下自處。這個世界因為有雌性和雄性,所以才有陽陰交合之事。雌性好靜,雄性好動,所以雌性常處於下位。大國以謙遜的姿態對待小國,自然會得到小國的信賴;小國以謙遜的姿態對待大國,也必能得到大國的包容。因此,或因謙遜而取得信賴,或因謙遜而被包容。大國不要老是想去兼併小國,小國也不應過分地順從和依賴大國,而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羸、和諧共處。這樣,大國與小國便能各得其所。由於大國處於主導地位,因此更應以謙下、禮讓的姿態對待小國。”

老子創建了以民本思想為核心的先進的政治學。在民本思想的課題方面,老子提出了民權至上和權為民賦的民本思想,提出了孤家寡人的公僕意識,提出了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人權、人道、法治等先進政治理念。

在修身治國的課題方面,老子提出了“內聖外王”的主張。在世襲與民選的課題方面,老子主張民選官,而反對世襲的家天下,認為執政者應該是“天下樂推(即樂於推選)而不厭”的。在戰爭與和平的課題方面,老子高舉反戰的大旗,提出了“不以兵強於天下”和不打第一槍的反戰名言,還作出了侵略者、稱霸者最後必定失敗的預言。在國際關係的課題方面,老子提出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相扶持、和平共處的國際關係準則。在人與自然的課題方面,老子提出了友愛大自然的生態文明思想。在人類社會發展前景的課題方面,老子描繪出了一個沒有戰爭、和平和諧、豐衣足食、民風淳樸的大同世界之美好圖景。

老子認為:人民的財產權和生存權不容侵犯、人民的自由權和平等權應得到保護、人民的選舉權應得到尊重、人民監督政府和官員的民主權利不可缺失,人民獲得政府優質服務的權利應得以確保。這也就告訴了我們,老子是一位真正的人民政治家。

老子誕生於中國,但他的思想是屬於全人類的。德國是除中國之外瞭解學習《道德經》最多的國家。德國哲學家尼采說:“《道德經》的能量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它就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德國猶太思想家馬丁.布伯說:“在中國的儒道釋三大傳統中,具有世界意義的是道家道教思想。”

近20年來,在世界範圍內,各國政要如美國總統里根、俄羅斯總統普京、德國總理默克爾、韓國總統朴槿惠以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都多次引用過《道德經》的章句。由此可見,中國道教《道德經》的治國智慧具有多麼重要的世界性和現實意義。

最後,我想用美國學者蒲.克明的預言來結束我今天的發言,他說:“中國《道德經》是未來世界家喻戶曉的一部書”,他又說:“當人類隔閡消除,四海為一家時,《道德經》就是一本家傳戶誦之書”。

挖掘和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當今社會治理提供有益參考,唯願世界和平,人民安寧,社會文明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