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別怕,讓孩子從小開始養成好習慣

有時候我們家長總是吊著一顆心,為孩子擔心這,擔心那的。但孩子似乎就是聽不進去大人們的話語,尤其是丟三落四的習慣更為嚴重,像是有時候可以在小學門口,孩子剛被老一輩前腳剛送進去,後腳另一個家長急匆匆趕過來拿書本給孩子,真的是一個孩子起碼4個大人照顧,瞻前顧後,孩子活成了皇帝的樣子。

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別怕,讓孩子從小開始養成好習慣

因為現在父母很多都是獨生一代,接著的下一代也是獨生一代,可謂是萬般寵愛匯聚於孩子一身上,什麼不給做,什麼都不讓做,把孩子伺候得舒舒服服的,這樣孩子形成了習慣,失去了自主,包括思想自主和行為自主。最後很多不好的習慣也養成,其中就包括丟三落四,為何丟三落四,還不是因為什麼都不用自己管。

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別怕,讓孩子從小開始養成好習慣

據之前有關的調查,孩子最容易忘記的東西就是作業、其次是各種用具和課本,而且集中發生高峰的時間以過了週末後的週一,而家長們會不會給孩子送遺忘的東西呢,數據現實,不超過3成的家長會自己送,4成的家長會聰明點了,不僅會送還會說孩子,給孩子一個下不為例的警告,剩下的家長就是獨立派了,不會幫忙送,但是可以幫著孩子回家拿,讓孩子明白自己事情自己負責的道理。

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別怕,讓孩子從小開始養成好習慣

前面說了孩子為何有丟三落四的習慣,而且這個習慣似乎經常可見,也比較集中於低年級的孩子身上,基本上這些低年級的孩子的物品不是父母收拾,就是老一輩收拾。這種行為給孩子養成了習慣,這其實不好,一件收拾書包的事情,耽誤父母的時間,也讓孩子缺乏動手整理的能力,更有了依賴心理,表面上看是大人是幫助孩子整理,實則也在一步步讓孩子變懶,心理行為變懶,而且父母發生了收拾漏了的情況,這個時候孩子也更加有了推脫的藉口,是爸爸媽媽忘了,不是自己的問題。這不是相當於好心做了壞事的下場嘛。而且孩子收拾自己的東西從來也不是一件小事情,首先整理是一件小有學問的事情,比如如何放置文具和書本會更好,整理過後還可以動一下孩子小腦瓜子看看,整理完成如何,形成做事有條理的意識,訓練孩子做完一件事情,做下一件事情的思維,這樣就不會東一下、西一下,容易變得馬馬虎虎。

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別怕,讓孩子從小開始養成好習慣

孩子一直馬馬虎虎、丟三落四可愁死了家長,但是一時之間也確實無法馬上改善孩子的丟三落四的行為。如果父母遇到孩子粗心健忘的情況,父母要擺正一定的態度,不能罵孩子,也不能表示沒關係。而是對孩子表示可以為這次事情幫忙,但是這是第一次也會是最後一次,還要告訴孩子不能想著自己的失誤,別人會一直幫忙,任何事情都要自己承擔的道理,這樣孩子就不會對此有依賴心理。而這習慣的改善也需要長期的訓練和培養,從小要幫助孩子建立起自己收拾整理東西的行為,還要讓孩子整理完以後多多思考一下整理有沒有東西遺漏等情況,為了防止孩子有疏漏,家長也要在孩子收拾完以後檢查一下,檢查的重點不僅僅是孩子收拾是否乾淨,還要考慮孩子收拾的有沒有秩序,這是看孩子的條理性,在幫助孩子整理東西的方式,家長也可以看一下孩子課表,多多跟進學生班群,幫助孩子做個清單,這樣孩子也會有了清單整理的習慣,方便孩子的同時也會更好幫助建立起條理性。

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別怕,讓孩子從小開始養成好習慣

最後,提倡家長一定要多多鼓勵孩子動手動腦,尤其是看著孩子一件件完成自己的事情,要學會讚美孩子行為,積極的鼓舞會給孩子更有信心做好事情,也會更加想完成自己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