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融汇寒食、上巳节习俗,促进中华民族南北交融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清明春祭、重阳秋祭俗称春秋二祭,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祭祀大节。

司马迁《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融汇寒食、上巳节习俗,促进中华民族南北交融

清明得名始于此,但其历史更为久远,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清明节的起源

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我国的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就已有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由于上古文献缺失,现对上古祭祀的记录及解释留存下来的有《周礼》、《礼记》、《大学衍义补》等书。

《礼记·郊特牲》明确记载:古代社会,君王社稷要在郊外定期举行祭天大典,实现人神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欲念。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更是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游玩,融汇了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清明节融汇寒食、上巳节习俗,促进中华民族南北交融

清明节的传承发展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古代寒食节、上巳节的习俗,并在历史更迭和民族交融中逐渐演变、进化,最终取代了两个古老节日的地位。

1、寒食节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其实,寒食节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初春季节,气候干燥,古代先祖保存的火种容易引发火灾,都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火种全部熄灭,即为“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谓之“改火”。

禁火与改火之间大约有三至七天的间隔时间,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准备了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故而得名“寒食节”。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融汇寒食、上巳节习俗,促进中华民族南北交融

2、上巳节

上巳节可追溯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捏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建起太昊陵古庙,自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男女老幼、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另据道教传说,农历三月三是西王母生日,各路神仙都会赴瑶池献礼祝寿,是为西王母蟠桃会之日。

旧俗以此日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清明节融汇寒食、上巳节习俗,促进中华民族南北交融

3、中华民族交融

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上巳节郊外游春的习俗,并在唐宋开始盛行,自唐玄宗起官方开始设立清明假期。《唐会要》记载: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宋代的寒食、清明放假七天。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

而从《礼经》等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古代南北风俗各异,唐代以前我国北方并没有清明节上墓祭扫的例规,到了唐代时清明节上墓祭扫才成为风气。清明节在促进中华民族南北交融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是我国南北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并在政府的指导下将清明墓祭的风俗扩大到全国各地。唐朝之后,寒食节因与清明节日期相近,逐渐式微。

宋元时期,清明节已经取代了寒食节的地位,在全国各地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与上巳郊游等习俗相融合的节日。

清明节融汇寒食、上巳节习俗,促进中华民族南北交融

清明节,全国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就连扫墓祭祖的称谓也因地而异。南方部分地区称之为“挂山”或“挂纸”,出于对祖先的礼敬,又或“去恶字而呼为美”的修辞习惯。例如清明节扫墓,北方叫上坟,南方沿海一带为了避开“坟”、“墓”二字,婉称为“拜山”,显得更为古雅。

但无论何种形式、称谓,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基本礼俗主题。每逢清明时节,中国人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在祭祀祖先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达到“天人合一”的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

清明节融汇寒食、上巳节习俗,促进中华民族南北交融

小结

清明这一时节,春意盎然、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扫墓祭祖的好时节。

清明节是属于所有中华儿女的传统节日,不仅弘扬了孝道亲情、唤醒家族记忆,还促进了家族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参考资料:《历书》《辞海》《唐会要》《岁时杂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