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开口说话,是先叫爸爸,还是喊妈妈?

二师兄问:

宝宝什么时候开口叫爸爸?

宝宝开口说话,是先叫爸爸,还是喊妈妈?

宝宝开口说话

“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叫爸爸?”这是爸爸们特别想知道的。

妈妈们不禁问:日夜喂奶,换尿片,是不是应该先叫妈妈?


语言发育


1~3个月


发出没有意义的咕咕声音,主要是因为宝宝的口腔活动发出来,并没有特殊的语言含义。


宝宝在2月龄时,除了哭之外,增加了一种办法来表示情绪,在睡醒时自己躺在床上咿呀自己取乐。


父母可以同他呼应,而且用不同口型夸张的发出不同的元音。宝宝对爸妈的某种表情或接触某个部位引起条件反射性大笑。


宝宝在3个月龄时,逗他时会非常高兴并发出欢乐的笑声。


当看到妈妈时,脸上会露出甜蜜的微笑,嘴里还会不断的发出咿呀的学语声。


4~6个月


如果有人和他说话,会咿咿啊啊地回应,发出笑声;会因为高兴而尖叫;哭闹时,大人的安抚声音,会让他停止哭闹或转移注意力。


宝宝在4月龄时,高兴时,会大声笑,声音清脆悦耳,当有人与他讲话时,他会发出咯咯咕咕声音,好象跟你对话。


6~9个月


会发出一串的牙牙学语声;会转向声源如电视、收音机;知道自己的名字;会试着模仿大人的声音。


宝宝在7月龄时,能发出各种单音节的音,会对他的玩具说话。


宝宝能够使用一些身体语言来表达,最容易做的是拍手叫“好”,拱手表示“谢谢”。这两种是用双手来做的,妈妈经常做给宝宝看,宝宝很容易学会。


宝宝在8月龄时,能模仿大人发出单音节词。有时宝宝已经发出双音节“妈妈”了。


宝宝在9月龄时,能模仿发出双音节如“爸爸”、 “妈妈”等。


宝宝渐渐地能发出“妈、爸、大、拿”等这样的辅音,可以学习称呼亲人,男孩比女孩略微迟一些,因为管理说话的语言运动中枢发育相对迟一些。


如果宝宝能听懂,不必管宝宝称呼亲人的早和晚。坚持用夸张的口型同宝宝说话,他也会通过模仿渐渐学会,到14个月才会称呼亲人的宝宝也属正常范围。


10-12月


出现有意义的语汇,如爸爸、妈妈;会挥手表示再见;会模仿简单的声音,如汪汪。


宝宝在10月龄时,能模仿大人的声音说话,说一些简单的词。


能够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并会一些表示词义的动作。


宝宝喜欢和成人交往,模仿成人的举动,不高兴时会表现出不满意的表情。


宝宝能知道了若干物品的名称,接下来就可以认识物品的颜色了,宝宝认识的第一种颜色是红色。


宝宝在11个月龄时,喜欢嘟嘟叽叽的说话,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如小狗“汪汪”,小猫“喵喵”等,能把语言和表情结合在一起,他不想要的东西, 他会一边摇头一边说“不”。


宝宝在12月龄时,不但会说爸爸妈妈、奶奶姨姨等,还会使用一些单音节动词如拿、给、掉、打、拖等。发音还不太准确,能指认事物和图画。


宝宝听懂很多话,但只会说单词句,如“饭饭”(吃饭)、 嘟嘟”(汽车)、 “灯灯”(电灯)、“包包”(书包);也能学出多种动物叫声,如“汪汪”(狗)、 “喵喵”(猫)、 呷呷”(鸭子),能记住3-4个身体部位。


1岁半


会说的语汇增多,可以使用简单语汇与人互动、表达意思;会了解别人给予的简单指令,如抱抱、亲亲;会跟着大人仿说单字,如狗、花、车。


宝宝过了1周岁三个月,大多数都仍维持在单词句的水平,但认识的事物较多,偶然可以发声回答一两个问题。


在18月龄时,再用婴儿的语言对待宝宝,就不那么恰当了,所以要尽量避免用婴儿的语言与宝宝讲话,以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提高。


2岁


会用语汇或不完整句子,要求别人做什么,如喝水、给我;会重复句子的最后一二个字;能迅速说出自己熟悉的物品名称,会说自己的名字。


看图片时,能正确地说出图片中所画物体的名称,能接背几句儿歌,唱一些简单的歌。


宝宝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里面有什么”“有哪些不同”“它有什么用”等等,妈妈即使有点烦,也要耐心地告诉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