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孩子的艺术天分?

贝拉毛毛妈


这个问题不光年轻新手妈妈有疑惑,哪个年代的妈妈对孩子的教育都有疑惑。

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她对什么感兴趣,为什么感兴趣,事出都有因,比如她喜欢洋娃娃,为什么喜欢,原来是她觉得洋娃娃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脖子好看的衣服首饰才觉得好看,那我们就知道孩子喜欢的原因了,就可以用这个同样吸引孩子比如去学跳舞,比如去唱歌。

再讲讲具体方法

1.勾起孩子的欲望。孩子喜欢艺术最好,这样培养起来就简单容易上手很多,不过没兴趣也没关系。孩子从小对一切陌生的东西都感兴趣,他们的脑袋瓜里满满的都是天马行空充满奇妙的世界。所以放心只要了解孩子找到方法勾起他想学习想探索的欲望就是好的尝试和开始。

2.尝试。尽量能带孩子尝试与艺术相关的游戏活动。比如和孩子一起尝试创意画画,或者一起表演个歌舞,不用多专业,目的是让游戏变得好玩,互动性高,加深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和挑战欲。

3.引导。家长平时可以买些画笔或个家里放些钢琴曲吸引孩子,这样不仅培养了一个浓厚的艺术氛围,还能让孩子耳濡目染的熟悉并逐渐产生自主学习欲。

4.机会。任何人都需要得到认可感和成就感,对于成年人来说获得更高的荣誉就是最大的成就感。孩子也同样需要更大的认同,所以要让孩子从小就有成就感的最大动力是经常带她去参加大大小小的演出比赛,感受同台比赛的紧张同时获得成绩和舞台的认可。

最后孩子的艺术教育需要兴趣和好的老师去引导。希望日益对艺术教育重视的家长们能有双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并保护好孩子的艺术天赋,不要轻易磨灭掉孩子心中的那份热爱,不然最后变成一门枯燥无味的业余课就很遗憾了。

——END——


光合物ss


Hello亲爱的宝爸宝妈,蜜桃姐姐来咯!

比起其他艺术,蜜桃姐姐觉得绘画可以说是大多数小朋友都喜欢的活动了,家长不妨从这方面入手。冰箱上、墙上、书桌上…….家有小小孩,可能随处都能看见他们独一无二的画作。不管这些画的艺术价值如何,家长应该也舍不得丢弃吧。不过有些孩子确实对色彩和构图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见解。不管孩子是在表达自己,还是培养绘画上的天赋,以下方式都可以帮助家长培养学龄儿童的艺术热情,看看吧~

1.储备艺术用品

指定一个孩子能够得着的抽屉放一些绘画用品,比如铅笔、儿童安全油漆、蜡笔、粘土、刷子、海绵、纸张、帆布、纸板等等。其实也不需要专门在文具店花钱买一大堆,可以用家里一些不穿的白T恤、较干净的快递盒等方便创作的材料给孩子们,不是一举两得吗?

2.鼓励尝试,但不要强迫

也许家中宝贝只想用铅笔画简笔画,对涂色没兴趣。那家长可真是得暗自大笑了,其实单用一支笔画画,更需要集中力。家长工作是让孩子有很多选择,不要强迫孩子做不想做的创作,可以给孩子建议,让他接触不同的道具,就摆在那儿,让道具吸引孩子,效果更好。

3.允许孩子的创作冲动

孩子们通常有很多想表达自己艺术的想法。而有才华的孩子往往对命令不感冒,宁愿听从自己的灵感,也不愿在被分配的项目上“工作”。在学校孩子可能没有那种灵活性,需要处处受限,那在家里就适当纵容一下他们产生的“怪念头”。家长的工作呢就是帮助孩子执行他的愿景。如果他想制作自己的漫画书,就提供描图纸、彩笔和铅笔给他,适时地询问孩子是否需要帮助,其他时候看着他创作就好。

4.避免成为艺术评论家

家长要成为一个“高级的”艺术评论家,评论孩子的创作过程,而不是仅仅赞扬或批评最终作品。与其说:“这幅画应该被挂在美术馆里!”这种夸张的“客套话”,不如说更细致的话语,比如“宝贝,我看得出你喜欢给你的画添加很多细节”或者“你喜欢明亮的色彩,对吗?”这可以帮助孩子自由地尝试不同的事情,减少压力。

5.和孩子谈谈他的艺术

在这个时代,每一幅画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孩子的创作也是如此。家长不要像问成人一样,问:“这幅画有什么意义?”而是可以问孩子:“你的照片里发生了什么?”开放式问题更可能让孩子进行叙述。

6.不要修改孩子的作品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会变得更加自觉,因为他们的手眼协调发展和压力的增加,他们看事情也会更现实。家长不要调整错误的比例,给孩子一个所谓的“正确的方法”来画画,或者“修复”艺术品。蜜桃姐姐的经验是:如果孩子要求帮助,就帮助;否则,最好不要干涉。

7.弥补学校空白

也许在孩子的学校美术课上很是平庸,或是学校对美术课不重视,家长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在课后或周末让孩子进行不同的手工创作,比如制作珠宝、木偶啦,设计卡通画,绘画,或者用木头,粘土创作。

8.把艺术项目融入日常生活

把粉笔带到操场上,这样孩子就可以在秋千的座椅上涂鸦了(最好是经过同意啦)。在海滩或树林中寻找物品,把它们带回家,这样孩子就可以把它们制成拼贴画或雕刻品。在外出的时候画沙画或用石头和棍子垒城堡。将艺术融入烹饪也不错,装饰饼干或者蛋糕都很有意思。将艺术融入生活,让孩子潜移默化中更具备艺术创意。


蜜桃姐姐


我的一篇头条文章很适合你的问题。不过这篇文章适合2、3岁左右的孩子,再大点孩子可以送到靠谱的培训班里去了。

方法1: 看绘本

主要我用的词是看。我确实跟娃一起看绘本,而不是我读给她听,其实这样反而更累一些呢。我们看绘本的时候,我会跟娃讲画面,而不是讲故事。比如说这一页画面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上面有什么物体,他们在干什么等。然后让娃找我们当时能看到的颜色或形状。娃有时能找出来有时找不出来。这都没关系,她会记在心里,某天在街上走着,她会突然跟我说,妈妈,红色!

一本绘本我们会看很多遍,每遍看的都不一样,直到娃娃没有了探索的意愿。小孩子的艺术天分主要表现在对颜色、形状等细节比较敏感。会观察并发现物体的细节不同。

给大家讲个例子。我家娃经常会在马路上给我指,看,那是大姨的车。看,那是姥爷的车,一样一样的。对于2岁的娃娃,能认出特定的车型其实就是观察力比较突出的表现,这是很重要的艺术天分。

再举个例子。小孩子都喜欢玩滑梯。滑梯的常见姿势是坐着滑下来的。但我家娃第一次滑是趴着滑下来的。我很意外,这是我第一次见有人这样滑滑梯。后来她又尝试坐着滑,躺这滑,逆着爬滑梯等各种滑法。我只是在旁边小心地看着,告诉她要小心,抓牢。。。孩子喜欢动脑筋,喜欢尝试不同的玩法是有创新能力的表现。

方法2: 画画

我家有画具画材,我有时也画画。每次我画画的时候,娃总是抢我的笔和纸,抢去以后就自己瞎画。我一般都随她玩。从最初的乱玩,到后来引导她画长点的线,把纸画满了等。这个时候画画其实就是在玩,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也加深对线条,形状及颜色的感知。


娃画在药盒背面的画,左边说是鱼,右边说是球。

这个在生活中的体现就是她会自己选择衣服穿。她每天都自己决定要穿什么,因为她有自己的喜好和坚持。这个其实我挺头疼的,但也没制止她。她会说,妈妈,我穿绿色的裙子,妈妈,我穿那个长的裙子。妈妈我穿面包衣服。那件衣服上有面包图案。她还会评价我的衣服,妈妈,这个衣服好看是红色的,爸爸的不好看。这是娃娃对美有模糊的认知了。

方法三: 跳舞

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跳舞吧。听见音乐就会跟着乱跳。我家娃也是这样。她不仅自己跳,也拉着我一起跳,无论何时何地,我一般也都会陪她跳,无论何时何地,有时在大街上也会不好意思。但是大人的态度决定小孩子的认真,你如果不愿意跟她一起跳,她会觉得跳舞是不好的事情。我们还经常在家里给她开歌舞表演专场会,一家人都是她的观众。小孩子跳舞可以培养节奏感和韵律感。这也是很重要的艺术感觉。

最后举个例子。游乐场那种绳子编的索道,很多大点的小孩子都不敢玩或不会玩。爬这种索道需要胆量,细心和比较好的协调能力。我家娃观察了几次,尝试了几次,很快就能自己独立玩了,那是她才20个月。这个算是意外收获。

总结一下,培养孩子艺术天分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基础的,也是家庭最好操作的,无论父母有没有艺术基础都可以进行。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讨论。


美芽聊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可谓说的透彻,在孩子百天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为孩子抓周,看看孩子今生会与什么职业有亲密接触,记得我有个哥哥就是从小抓了一只画笔,最后真的就考上了中央美院,其实这不是什么神奇的事件,是符合心理学上罗森塔尔效应,美国一个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学校里挑选他认为优秀的孩子并给予肯定的评价,在多年后被肯定过得孩子和没有被肯定的孩子中,被肯定的孩子有一大部分确实成绩理想,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


在培养孩子艺术天分的这个话题上,培训班总是离不开的话题,百分之八十的家长认为培训班是救命稻草,报的价位越高的,越是自己为孩子付出的多,对得起孩子的童年,而在孩子成年后也好有理由说:该报的我都给你报了,是你自己不学。那么多数孩子今生是与艺术无缘了,因为从一开始你就错了

想要从幼儿时期就培养孩子的兴趣,就要浸泡式教育,所谓浸泡式,就是自然而然,身出其中,而非强加概念,让孩子感统系统在形成的过程中,接受美好的感染,或音乐,或涂鸦,或对弈,他感受到你的享受,自然模仿

想让孩子登上艺术的殿堂,首先让自己的心也艺术起来,最终艺术的目的,是让生活在尘世的人发觉每日晨曦的光芒。


小渔的童年


  1. 心理学家解读关键词:模仿

      模仿是孩子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甚至有些理论认为,小婴儿仅在出生十几天后就会模仿成人的张口、撅嘴等行为。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与成人比较起来,儿童有更强的模仿倾向,这与儿童缺乏生活经验,缺少独立性有关。”而且,对于孩子来说,越是他喜欢的、熟悉的、见得最多的人,他就越喜欢模仿他们。所以,孩子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或者小朋友。孩子的这个特点,可能需要我们先想一想,我们自己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吗?那些放给孩子听的音乐,我们自己会欣赏吗?孩子涂鸦的时候,我们会有去参与的热情和冲动吗?其实,父母自身的行为最能感染和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参与。

      0 ~ 3 岁的孩子,对父母的情绪还特别敏感。他可能还听不懂父母的语言,但是他读得懂父母的情绪,也会受父母情绪的影响。比如母亲喂奶的时候情绪不对,小婴儿都会感觉到。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情绪传递是非常强的。父母对什么东西喜欢和投入,孩子就很容易接受和投入,这比你和他怎么说都强。

      一句话点睛:父母真心喜欢, 孩子才会喜欢!

      虽然大众传媒极为关注儿童早期接触美术和音乐对大脑发展和神经发育的潜在积极影响(例如音乐加强空间能力),然而没有研究对这种效果进行短期的或纵向的检验。曾经接触过幼儿的人都知道,他们对注意并探寻视觉艺术媒介和韵律、乐音以及音乐节拍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在刚出生的几年里,这些能力是与语言表达和动作协调能力同时发展的。关于这些突触联系是如何形成的,目前还不太清楚。

  2. 故事二

      我从怀孕开始就每天晚上给肚子里的宝宝念一两篇故事或诗歌。他出生后我也保持着每天给他讲故事的习惯。但是,有一阵儿,我每天一回家,儿子就会把一本已经翻得旧旧的图画书放到我面前,让我给他讲,一直讲到他满意为止。有时是3 遍,有时是5 遍。我也曾经给他买过几本新书,试图替换旧书讲给他听,都被他拒绝了。真无奈。难道他对阅读别的书再没兴趣了?(尾尾)

      心理学家解读关键词:重复

      很多孩子喜欢看《天线宝宝》,其中的奥秘之一就是“重复”。4 个天线宝宝总在重复地说一个词、一句话,很多场景也是重复的。这部片子能让宝宝看懂,还能慢慢地理解。所以孩子很爱看。

      很多孩子都喜欢反复地听一个故事,或者反复地要求妈妈唱一首歌。如果妈妈这样做了,效果就是孩子强化了他的记忆。而且,孩子喜欢这个过程,是因为他在期待妈妈讲出来的下一个故事情节或一句歌词,和自己知道的正好一致,这让孩子颇有成就感,好玩程度不亚于藏猫猫。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里,除了模仿,还有一种就是通过自己的尝试和错误来验证的过程。在尝试和错误中,孩子就需要不断地重复。当重复之后的结果被验证是正确的话,孩子会很快乐;如果被验证是错误的话,孩子就会在下一次的重复中校正自己。

      在兴趣启蒙中,如果了解了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就不会觉得难以理解或试图去改变他。

      一句话点睛:“多重复”、“小步子”,你的耐心和陪伴就是他的成长空间。

  3. 故事三  

    女儿还不到2 岁,爷爷就教她看起了地图。开始我有些不以为然,孩子那么小,话还没说利落呢,哪儿就能明白那些版块和颜色的含义啊?只能算游戏吧?可是没过多久,爷爷就向我展示了成果:“中国在哪儿呢?”女儿的小胖手毫不犹豫地指向了亚洲版图上那只“大公鸡”。爷爷又问:“澳大利亚在哪儿?”女儿迅速去找大洋洲。这真让我吃惊。现在女儿每个洲都熟悉了一个国家,能迅速找到,比很多大孩子还强呢。以后女儿要是成了地理学家,爷爷的功劳可不小哦!

    心理学家解读关键词:主动  

    孩子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接受信息的主体,即使是小婴儿也有很大的吸收新事物的能力。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对外界的很多事情充满了好奇,2岁左右的孩子又正是处于什么都想尝试的年龄,如果孩子的生活环境相对丰富,孩子就会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这时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反馈是积极的,而且是有帮助的话,对孩子的兴趣发展或各种学习都是有益的。所以,我们不要人为地去限制孩子的兴趣范围。  

    另外,对于小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父母往往会出于安全或卫生的考虑,给孩子设置过多的规矩或规定,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动,而且还觉得他太小,会替他做很多事。其实,只要我们多花费一些精力,就可以给孩子扩大很多活动范围。他们能在这个合理的边界里随心探索,也能被激发出更多的兴趣。  

    一句话点睛:在没有压力的游戏中,孩子比你想象的更聪明。  

    大脑突触决定了哪些人能在艺术上不断发展  

    对视觉艺术和听觉音乐体验过程中成人大脑活动的研究表明, 成人的体验与脑区充分利用的程度有关(E l b e r t e ta i1995)。看起来,美术和音乐教育的经历似乎能加强某些脑结构中的突触发生,突触的修剪过程似乎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在艺术方面的技能得以不断发展,而其他人却很少使用这类技能。


sunshine夏天


星海柏林阳光幼儿园:五个措施培养孩子艺术潜能

3岁前宝宝已具有了一定的艺术能力,如随着节奏感强的音乐晃动手臂、一扭一扭;或者对颜色特别敏感,可以随性涂抹出自己认为好看的图案,随着年龄增大,宝宝对颜色的认知与表现能力会越来越突出。

艺术是宝宝认识和把握这个世界的方式之一,是对世界认识和表达的一种方式。3岁前宝宝的艺术能力,指宝宝能够在艺术活动中具有初步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的能力,但最重要的是能够体验艺术的快乐。

艺术对宝宝的重要作用

1.促进宝宝感官的发展

宝宝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晃动身体,发展了宝宝的节奏感、身体整体协调性;绘画能力对于宝宝视觉以及空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语言表达能力、听觉能力也在宝宝艺术能力的发展中得到了发展。艺术能力与感知觉能力的发展相铺相成、相互促进。

2.艺术能力的发展与宝宝个性发展相互作用

艺术表达的过程是宝宝心境和情感的表达。也许他很高兴,因为颜料的涂抹可以带给他快乐;也许他很不高兴,可以借助对乐器的敲击发泄他的不满。

3.愉悦宝宝的身心

艺术活动最重要的是要带给人们审美快乐,让宝宝享受到快乐才有存在的价值。宝宝涂画了一张作品,当他兴致勃勃地拿给爸爸妈妈看时,它带给宝宝的快乐是无法形容的。

培育宝宝艺术能力的5个措施

措施1:为宝宝准备充足的艺术材料

为宝宝准备各种各样的颜料,让他自由地探索各种颜色带来的快乐,或许不久之后您就会发现,宝宝创作出了一幅“印象派”画作;为宝宝准备各种各样的小乐器,让他自由地弹奏、敲击或吹奏,或许不久之后,您会发现宝宝创作出了一首令人“情绪激昂”的“军队进行曲”。

措施2:与宝宝一起创作诗歌

3岁前宝宝语言的发展非常迅速。您从来没跟宝宝讲过的话,他突然有一天自己会说了。如果您经常与宝宝一起唱儿歌、读诗歌,潜移默化中,宝宝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很快的提高,宝宝的创作能力也会相应地有很大提高。

措施3:与宝宝一起做音乐游戏

在宝宝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游戏中,让他体验音乐的乐趣。音乐与游戏的结合可以让宝宝在游戏中自由地进行创作和表演,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抑扬顿挫。

措施4:用身体动作来感受艺术

3岁前宝宝的思维特点是动作性思维占主要地位,因此,在培育宝宝的艺术能力时,要注意让宝宝用具体的身体活动来体验和感受艺术。比如,宝宝喜欢“小燕子”的歌,您可以让宝宝挥动胳膊学燕子飞,感受小燕子是怎么飞的。

措施5:重视艺术感知与体验

艺术感知与体验是艺术创作与表现的前提,并为创作与表现提供素材。因此,您不能只注重宝宝创作了什么,而应该注重宝宝创作以及创作之间的这个体验的过程。

艺术的巨大潜能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和无限表达空间,培育的方式千变万化,每个宝宝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关键是您有没有从观念上重视宝宝的艺术能力的发挥。如果您重视,宝宝的创造力一定会让您大为吃惊的!


星海155286006


报培训班,请艺术老师,经常带孩子看画展或者听音乐会,多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等等都是能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领悟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