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螺纹的后期走势

年后开市第一天,因为新冠疫情对后市的担忧,螺纹钢低开高走,下跌6%,跌至3106点,这一个跌幅相较于其他品种并算不多,之后便开启了强势反弹,并冲破了之前高点,最高到3544点。3月中旬由于海外疫情加重、国内复工复产进度缓慢导致需求不及预期,开启下跌,现在仍在下跌趋势中。

对于螺纹钢的消费预期是有逻辑的,螺纹钢的主要使用场景在于建筑,其中房地产占比60%,基建占比40%。而根据2008年的经验来看,每次危机来临,基建刺激都是首当其冲的,这次也不例外。政府的基建计划已经陆续出台,核心表现就是各地基建专项债的大量发行,所以对于螺纹的需求量还是比较乐观,这也是螺纹在疫情期间一直迟迟跌不下去的原因,号称“螺纹金”。

大宗商品螺纹的后期走势

螺纹钢

但是自从3月中旬以来,由于螺纹的小兄弟——热卷——主要使用场景在制造业(机械、汽车、轮船、家电),率先下跌,疫情的影响,直接导致制造业销售严重下滑,热卷的销量首当其冲,而且在需求预期方面没有故事可将,下跌是理所应当的,热卷作为钢材的突破口,带动螺纹一路下跌。

对于螺纹而言,4月份这波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1、库存高企,厂库加上社库在2600万吨左右;

2、目前来看,消费还是不及预期

3、钢厂目前利润还是不错,长流程高炉没有减产意愿;螺废价差存在,短流程生产正常。

二季度的主要关注点也是在需求方面,如果二季度基建和地产需求能够反映出救市意愿,则价格会止跌回升,并且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如果需求不及预期,造成去库速度比较慢,则螺纹价格仍会下跌,下跌至钢材成本线,去积压短流程废钢的产量,从而降低整体钢材产量,通过价格变动来协调供需,以实现供需平衡。

二季度的关注点还在于需求,供给是需求的产物。

这是2008年到2020年的整体钢材走势图。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需求减弱、人们对后市悲观,造成钢价下跌;2008年底刺激计划出台,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双管齐下,供需双强,价格一路上升。

供给端的刺激使得国内钢铁产能大幅提升,而需求端的刺激在房地产和基建,基本都是一次性的,这些新增需求完了就结束了,这点很好理解,修高铁总有修完的时候,你买房子也不可能一年买一套,当这此需求结束了,对钢铁的整体需求就会回落,但是对于钢厂来说,已经提高的产能不能立马下降,所以就造成了2011年-2015年由于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大幅下降。

2015年底提出的“去产能”计划,淘汰了小钢厂,是整个社会的产能下降,实现了供需平衡,在这一期间,钢价持续回升。

2018年后经济增速疲软,毛衣战影响出口,钢价回落。

大宗商品螺纹的后期走势

大周期来看,钢价的下跌趋势内。但是由于疫情对一季度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政府在2020年余下的时间为了保证GDP增速,一定会大力刺激经济。对于钢材市场而言,三个方面:

基建发力

房地产调控略有放松

汽车消费刺激

基建发力是明牌,没啥可说的;房地产方面今年肯定不会加大调控,应该后期会有所放松(但是不要去想房价暴涨,房价暴涨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目前来看还看不到苗头,地产占经济比重太大,不刺激房地产投资,GDP增速很难实现,什么时候房地产放松,有可能就是钢价的转折,即便显示需求仍然不及预期,因为地产的刺激性利好对钢材的影响太大了,

汽车的消费刺激已经开始了,但是感觉现在还到位,大家还在等关键的“燃油车车辆购置税减半”,这一政策的出台,对汽车消费行业的超大利好,会带动板材、橡胶等整个产业链大宗商品的回升。

所以整体来看,现在螺纹还是在下行周期,后期关键点有两个:近期看二季度实际需求有多少,中长期看是否会有房地产投资的利好计划,这两点都是钢价的关键拐点,否则受制于高库存,价格难有反弹。

这次基建计划与上一次有明显的不同,这一次主要是在需求端,基建和地产,供给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所以历史不会简单的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