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永不过时的理财观?

TTLuna


对于消费的态度

穷爸爸说:“我可付不起” 。

而富爸爸告诉他们,要问自己:“我怎样才能够支付这个?”要学会开启自己的头脑,迫使自己去思索并寻求答案。

对于工作的态度

穷爸爸说:“要努力学习,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

富爸爸说:“不断的学习才是一切。”穷爸爸教他怎么写一份出色的简历以便找到一份好工作;富爸爸教他写下雄心勃勃的事业规划和财务计划,进而创造创业机会。

对于学习

穷爸爸总是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而富爸爸强调的是要掌握财务知识,只有掌握财务知识才能明白钱的运动规律。

对于投资的看法

富人更加懂得区分资产和负债,不断积累资产。富爸爸指出资产应该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那些把钱从你口袋取走的东西,其实是负债。

比如大多数人认为房子是资产,但实际上只有你的房子租出去了,可以获得了租金,而且租金覆盖了房贷和物业管理费之后,还有结余,这个房子给你带来了现金流入,那么它才是资产。

反之,如果没有租金或者租金无法覆盖房贷和物业管理费,自己每月都要贴钱进去,带来现金流损耗,那在这个状态下就是负债。

对于金钱的态度

穷人大多被恐惧支配,他们害怕付不起账单,害怕被解雇,害怕没有足够的钱,害怕重新开始,然而给他们的钱越多,他们欠的债也越多,正是出于这种恐惧心里,他们才会想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拼命为钱而工作,成了钱的奴隶。慢慢地,这些阻碍了他们选择去思考这样两件事情:

第一是时间,这是你最珍贵的资产;

第二则是学习,因为你没有钱,你更要去学习。

而富人则会选择正视、支配这种恐惧,学会用思想代替感情,学会思考,学会如何让钱为自己工作。


凌叔说投资


首先,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众所周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因为,在财富积累过程中,有一只蛀虫,时刻侵蚀我们的资产,那就是:

通货膨胀。

以10万块钱为例,假设年通胀率为5%的话,20年后,购买力变为3.96万;通胀率为10%的话,20年后,购买力变为1.64万。

面对财富的大幅缩水,理财,成为每个家庭,必须面对的关键话题。

其次,用时间复利,累积财富。

时间复利,是最伟大的发明。

复利与时间是投资理财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以100块钱为例,当它连续经过100个涨停板的,它将变为多少呢?

答案是:1378100元,即块138万呢;

那如果是250个涨停板呢?

答案是惊人的22200亿元。

2万多亿呀!

因此,要学会利用复利,时间来积累我们的,家庭财富。

你说呢?


思维错觉与历史新知


我觉得永不过时的理财观应该从人这一生来衡量过不过时。

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上学期,工作期,退休期。每个阶段意义都不一样。

对于我们来说,从孕育孩子那一刻起,需要负担孩子成长,生活,大学毕业等所有费用。这个时间是25年左右,这一部分消费属于父母给予的帮助,自己则是不断获取进入社会前的基础知识。

等到工作和退休前,这个时间是40年左右。由最初的0积蓄,逐渐积累财富,这个期间会面临日常生活必要开支,买车买房,养育孩子,赡养父母,未来养老积攒。

把这一部分再细分一下:

日常生活开销,属于当下短期消费,留足3-6个月的流动资金,防止突然失业(如疫情这种黑天鹅事件),影响生活,还贷。

买车买房也是人生一大目标,属于3-5年期,可以规划一笔到5年期的存款里。

接着孩子越来越大,培训、教育、生活开销越来越大,结婚,买房支持,还有父母日渐衰老需要赡养,这一部分也要早早规划,需要为期20年-30年的资产规划。

最后就是退休后的规划,社保只能解决生活上的,但是年轻时辛苦打拼,趁老享受成果,随着科技医疗进步,还要考虑活得时间长,要规避人活着钱没了的状态,所以还要规划一笔与生命等长的养老金。

退休期,则享受年轻时的存款,年轻时梦想去的地方。

所以我认为永不过时的理财观是对人生整体的一个规划,以及对孩子从小的财商培养,用不想养个败家子来啃老吧


宝宝有礼理不理


理财就要投资,那么什么样的投资呢?

价值投资人的投资业绩来自于利用企业股票市场价格与其内在价值之间的差异。以4毛的价格买进1元纸币这种价值投资理念购买企业的一小部分权益;同样以1元的价格卖出2毛纸币这种价值投资理念卖出企业的一小部分权益。关键是你要把握价值判断的准确性!

比如证券,真正的长期价值投资成功之道是,只买业绩持续保持优秀的好公司股票,在严重低估时买入,尤其是低迷的熊市;在严重高估时卖出,尤其是疯狂的牛市。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经验的投资者最终放弃把注意力集中在股票价格的波动上,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赚钱,而是因为经验和历史教训都让他们确信,积累财富指望短线交易不靠谱。


短线之赢


持续的投资自己!

今天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自身认知的改变!

今天亏掉的每一份钱也是自身认知与所获得财富不相匹配!

网络科技越来越发达,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理财观念:

1⃣️60年代的人更加谨慎,一直喜欢现金为王,把所有积蓄全部放在银行做储蓄,时至今日会发现,攒下只是数字的增长,但是购买力缺严重下降。60年代如果是万元户,也许可以购买一套房产,而如果将那笔钱存到今天可能连首付都付不清。

2⃣️70年代的人,如果抓住机会,下海经商,经营得力,今天可能成就一笔财富,比如李宁,不断崛起的国潮品牌,但是如果没抓住机会,可能依然平庸

3⃣️80年代的人开始进入互联网经济,利用互联网崛起,创新共享经济,于是有了共享单车、电商、滴滴出行……都是时代红利。

4⃣️90年代的人玩转互联网,短视频、游戏、短视频带货……成就了一批90后实现梦想,而碌碌无为的人终不会发现机遇。

[来看我]综上所述,你会发现每个时代的理财观念是不一样的,尤其是2020年越来越多的人期待提升自己,于是有了知识付费的时代,它的到来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努力在空余时间丰富自己,越来越成为现在的主题。理财观念的提升无外乎想获得更多的财富,所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才能抓住每个时代的红利,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财观念,赶上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否则终将会被时代遗忘。



还在拼的90后


佛家慈悲心,买入恐惧避之不及的标的,卖出趋之若鹜争先恐后的标的。


沔州黄山河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1、首先我们要知道,理财的目的是为了让资产保值和增值,再往高了说理财的终极目的其实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

2、在生活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理财的经历,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本质上就是在做理财投资,虽然这是一笔最不明智的投资,但是每年也会收到银行给我们的那么一点利息。

3、如图,今年的CPI同比都超过了5%,CPI是一个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就是说如果不进行投资,那么你资产的购买力每年就会按照这个速度下降,虽然还是那么多钱,但是本质上已经贬值了,而银行的活期利率又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

4、所以我们就必须要进行其他投资,来让资产保值或者增值,保值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能跑赢通货膨胀的基础上实现更高的收益。当然我们并不是拿所有的钱去投资,肯定要留一部分作为生活开支,这样就可以对冲掉生活的短期风险,这个比例需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去控制,这就是理财。


(更多投资知识,关注何一江湖)

投资者教育 | 交易策略 | 股市收评


何一江湖


理财观念和投资观念、风险观念紧密相联系。投资就是以一定的资本赚取一定的投资收益的行为,正因为如此,就可能产生投资成功、收回成本并赚取一定的投资收益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投资失败损失利润甚至资本金的情况。风险观念是人们对理财产品的认识和判断的总观点。有的人风险偏好高,对理财产品的本息收益的容忍度高,既能承受投资理财带来的高收益,也能承受投资理财产品带来的低收益甚至本金损失。有的人风险偏好低,不能承受投资理财产品带来的利息和本金的损失。还有人风险偏好适中、稳健,对理财产品投资要求在保本的基础上追求收益最大化。正因为理财观念和风险欢念相联系,所以要寻找永不过时的理财观念就必须寻找投资、理财、风险三者的结合点。而最能体现三者结合点并永不过时的理财观念就是在保本金的基础上追求理财收益最大化。而这种理财产品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银行以理财资金投资多个不同的行业,把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中,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二是银行以理财资金购买一些风险较低甚至零风险的资产,如国债等。

永不过时的理财观是人们在购买理财产品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是为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理财观,这个理财观就是购买理财产品时,选择在保障本金不受损失基础上追求收益最大化。


抱朴守拙1993


保本为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巴菲特这样的职业投资家都认为美国的股灾他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再加上今年的到现在还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病毒,灾难随时就发生在身边。一定要保本。千万别干那个你要人收益,人要你本金的蠢事!P2P就这样在全国割了多少韭菜?造成了巨大的投资灾难!亏本50%,意味着需要再有200的回报才能回到原点!

流动优先

一定要保持合适的流动性。好多身边的人,投资了非常多的房产,商铺和生意。结果你去跟他谈二十万的现金,都一时半会凑不齐!不可快速变现的资产比重太大!导致周转不灵,很容易陷入突然休克!

风险敞口均衡

不是说不要承受一点点风险,但是有关意外,健康,疾病以及财产类的保障风险一定要与资产规模均衡配比。

趁早在投资自己和下一代

最成功的投资就是孩子们学有所成,身心健康,找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所在,能够独立思考,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在自己的投资方面,身体需要锻炼和定期保养,就和汽车定期保养一样。让自己在某个领域内能够得心应手的成为行业专业人士。有开阔的视野和强健的体魄!这样的投资越早越好!


果少的哥


稳健第一;资产配置第二。

都说瑞幸咖啡割了资本的韭菜,

但它总是割不到巴菲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