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剪辑先学理论到底有多重要?


哈喽,大家后,欢迎大家在阅读此篇文之后与我讨论交流,文中若有不适当的观点或者语句,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在正式分享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以便我们更好的进入主题。故事发生在部门同事和设计师之间,有一天,部门同事看到设计师在修图,就好奇的随口问一句,你用的什么软件,设计师说phtoshop,部门同事就会很惊奇的看着设计师说到,人家现在一般用的都是ps。设计师就再也没有说话了。

学剪辑先学理论到底有多重要?

对方不想听你说话,并给了你一个白眼

虽然说这个故事大家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很低级的认知错误,但是正是这样的低级错误,在你学习的道路上就会成为一个拦路虎。我们学习软件,我们首先要学习理论,这是我经常在我的视频或者说教学中说的一句话,因为我知道,我不一定把大家所有人都教会,但我一定要让大家以正确的姿态和方式进入到学习中,因为他真的很重要。

有些人,一上来就会问,如何快速成为剪辑师?如何快速学会操作ae?甚至会有专门的某些视频或者机构为了营销,会说一些,一个月学会,十天速成啥的,大家认真仔细的想一想,这个可能吗?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一个大师或者说专家学者的出现都是千万次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犯错,最后才称为大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水滴石穿的坚持,那有拥有成功的自己,说到这里,话题有点偏,但是,各位,不同行但同理。我不是为了给大家讲道理,大家既然能读到这篇文章,那就都是能给别人讲道理的人。那好,我们下面进入正题!

学剪辑先学理论到底有多重要?

剪辑,专业术语,蒙太奇,来源于建筑学,具体我们不深究,因为也没有必要,我们只要大概了解即可,那究竟什么是剪辑?怎么样剪辑,各路大咖学者给出的答案均不相同,但是有一个主线,那就是把大量拍摄的素材进行筛选、拼接,加之音乐、字幕合成的影像工作,这个过程叫做剪辑,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我们现在要熬粥,现在有各种豆制材料,但是不干净,而且也不一样多,那我们现在要熬出一碗好粥,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一步:先筛选干净的豆子,然后在按照一定比例将豆子混合,再加入水,再加入其他配料,最后加火,这样是不是才能完成一个熬粥的过程,那至于将来你熬出来的粥是咸是淡,是好是坏,那是不是你熬制水平的问题,同理,剪辑也是如此,剪辑过程如法炮制,但是剪辑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那是我们的作品,是要给别人看的,是要呈现给客户、朋友、或者说受众等等。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学剪辑先学理论到底有多重要?

学剪辑先学理论到底有多重要?


学剪辑先学理论到底有多重要?

大家回到熬粥的问题上来,我们粥没熬好为什么?大家想想原因。很简单,结果不好就是因为过程出问题了。我们追本溯源是天性,也是遵循我们哲学中的因果关系原理,有因必有果。那么,粥没熬好的原因就有两个:其一,材料不好,你拿一些发霉的豆子熬粥,能好喝吗?其二,操作失误,豆子的比例不合理,熬制的火温不合适,熬糊了,那结果也是一样的,粥不好喝。那我们在回到剪辑上来,你剪完一个片子,别人给的评价是不好,我这里指的是那些比较专业合理的评价,其他的不做讨论。那你能找出你自己的问题吗?同理而言,两个,第一,你挑选的素材不好,镜头感不好;第二,你的创新创作能力,剪辑思维不够或者说很欠缺,这就导致了你的剪辑作品没有灵魂,因此对别人来说是一个失败的成果,因为你没有新意,给大家带来了和普通作品一样的感觉,因此,你这个作品如何上述熬坏的粥。

学剪辑先学理论到底有多重要?

图例如糊的粥

那么,除了问题,我们就需要解决,再回到粥的话题上来,粥糊了,我们也找到原因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第二次来熬粥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是的工作,你的职责,那我们怎么改进呢,当然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不好,我们选材,火候不合适,我们调火候,比例不对,我们调比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我们对待事情的正确态度。好了我们又回到剪辑上来,选材不好,我们重新选,镜头不好,我们做调整,节奏感不强,我们加音乐,找鼓点,没有新意,我们搞创新,那么问题不久解决了吗?不,大家读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那我告诉你,并没有,相反,这个问题刚开始,不然我这篇文章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只是一篇讲套话的空壳子。

学剪辑先学理论到底有多重要?

到这里,大家在看看我们的标题,有什么感想,在学习软件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到底那个才是最重要的?说到这里,可能很多小伙伴会说,实践啊,很明显,做出来东西才是真理啊,你看一百本书没有做出来东西还不是等于等,那说到这里,我就要反驳一句了,做出来东西是目的,但是做出来好东西、真东西那才是硬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何为真理,简而言之,就是对的理论。那么,理论是什么,就是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了解或者说学习的东西。文章分享到这里,我们继续回到熬粥的例子,大家刚才根据的我的叙述也知道这粥是熬坏了,并且也知道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且更为可喜的是我们已经找到了修正或者说改正问题的方法,上述剪辑的例子也如此。那么,大家有没有想到过他第二次继续失败呢?或者再深入到灵魂的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

学剪辑先学理论到底有多重要?

下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大家就明白了,熬粥的工作人员把粥熬糊了,我们先不说他失职等之类的东西,在我们的大脑会马上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你不是专业的”,有没有,大家对于这样的结论估计不止一次的出现过,因为这种事情很多很多,所以,我们已经形成了对此类事情的思维定势。同样的,我们的那位剪辑师也会被扣上这顶沉甸甸的帽子。但是,问题的重点并不在这里,我们要深究的是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的产生,一个专业熬粥的熬糊了粥。一个专业剪辑师剪废了片子,奇怪不奇怪,一点儿都不奇怪。因为他们的专业性不完整,我为什么这样说,大家看,熬粥的是不会吗?剪辑的是不会剪辑吗?或许熬粥的能同时熬出十锅粥,而别人不能,因为他是专业的,或许这个剪辑师十分钟就能搞定十部纪录片的混剪,这时候他们专业吗?很专业,因为别人做不到的能做到并且卓有成效。但是我们刚说了,不是他们不专业,是专业性不完整,何为专业性不完整,就是眼高手低,我没有想到比这个更合适的词语来表达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太注重实操的重要性,忽略了理论的陪衬,我们不要忘了认识论的第二句:“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熬粥的人之所以出现了这样低级的错误,不是因为他的经验少,实践少,而是因为他的理论缺失,他没有想着用理论解决实践,而是专注于实践,反而导致了实践的一次又一次失误。同理那个专业的剪辑师,他并没有用剪辑的理论或者说思维来解决问题,而只专注于剪辑本身,镜头不好换镜头,却并没有考虑为什么要用这个不用那个,还有那个比这个更符合故事的发展,他没有,他只是在软件操作上狠下功夫,这让他成功的成为了操刀手,而不是剪辑师。

学剪辑先学理论到底有多重要?

那其实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我这篇文章阐述的内容以及目的所在。剪辑如此,熬粥如此,实际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皆是如此,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是文化的发展在推动,我们再做工作,办事情的时候都要先思考,做出方案再实践,比如说,学软件,制作永远是最后一步,没有前期大量的积累以及思考,就没有后期完美作品的呈现,先思考后行动,希望大家能给阅读此文获得启发,最后,感谢大家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此文,再次真诚感谢!

学剪辑先学理论到底有多重要?

仅以此文献给那些漫步在理论与实践边缘的朋友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