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逝賦》晉:陸機(餘年方四十,親友亡多存寡,哀甚,乃作賦)

嘆逝賦

(譯文在後)

《嘆逝賦》是西晉詩人陸機創作的一篇賦。此賦先寫對萬物變化無常的感嘆,再寫對亡親故友的痛悼,最後寫作者的歸隱意向。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昔每聞長老追計平生同時親故,或凋落已盡,或僅有存者。餘年方四十,而懿親戚屬,亡多存寡;暱交密友,亦不半在。或所曾共遊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盡,以是哀思,哀可知矣,乃作賦曰:

  伊天地之運流,紛升降而相襲。日望空以駿驅,節循虛而警立。嗟人生之短期,孰長年之能執,時飄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將及。對瓊蘂之無徵,恨朝霞之難挹。望湯谷以企予,藉此景之屢戢。

  悲夫,川閱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閱人而為世,人冉冉而行暮。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野每春其必華,草無朝而遺露。經終古而常然,率品物其如素。譬日及之在條,恆雖盡而弗悟。雖不悟其可悲,心惆焉而自傷。亮造化之若茲,吾安取夫久長。

  痛靈根之夙隕,怨具爾之多喪。悼堂構之瘁,憫城闕之丘荒。親彌懿其已逝,交何戚而不忘。諮餘今之方殆,何視天之芒芒。傷懷悽其多念,戚貌悴而鮮歡。幽情發而成緒,滯思叩而興端,此世之無樂,詠在昔而為言。

  居充堂而衍宇,行連駕而比軒。彌年時其詎幾,夫何往而不殘。或冥邈而既盡,或寥廓而僅半。信松茂而柏悅,嗟芝焚而蕙嘆。苟性命之弗殊,豈同波而異瀾,瞻前軌之既覆,知此路之良艱。啟四體而深悼,懼茲形之將然。毒娛情而寡方,怨感目之多顏,諒多顏之感目,神何適而獲怡。尋平生於響像,覽前物而懷之。

  步寒林以悽惻,玩春翹而有思,觸萬類以生悲,嘆同節而異時,年彌往而念廣,途薄暮而意迮。親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顧舊要於遺存,得十一於千百。樂心其如忘,哀緣情而來宅。託末契於後生,餘將老而為客。

  然後弭節安懷,妙思天造,精浮神滄,忽在世表,悟大暮之同寐,何矜晚以怨早。指彼日之方除,豈茲情之足攪。感秋華於衰木,瘁零露於豐草。在殷憂而弗違,夫何云乎識道。將頤天地之大德,遺聖人之洪寶。解心累於末跡,聊優遊以娛老。



  譯文

  過去常常聽老人們追憶,計算起小時的親友,有的早已離開人世,有的還活著。我的年齡才四十歲,可最親近的人大多都已去世,健在的只有少數;親近的知交或朋友,活著的也不到一半。其中有些人曾經跟我同路遊冶,同室宴樂,可十年之後卻全已在九泉之下安息。我的心中因此充滿悲哀,其程度當然可想而知。於是我情不自禁,寫下這篇賦作:

  天氣與地氣運轉流行,或升或降,互相承繼。太陽向著長天不停地奔馳,四時沿著虛空迅速地逝去,真使人因此警動,因此久久地佇立。人生如此短暫使我悲嘆,沒有誰能夠獲得生命的永恆!時光匆匆飄逝永遠不再回頭,而我生命的暮年眨眼就會到來。瓊蕊延生的說法沒有應驗使我憤恨;相傳朝霞可以養生卻難以挹取,這更使我痛惜。為了眺望太陽昇起的湯谷我掂起腳跟,痛心的是太陽的光芒卻要藏避。

  多麼令人悲傷,江河由細水匯聚而成,可流水卻一天天滔滔不絕地奔去;世代由眾人聚集而成,可人們卻一日日走向人生的殘年!

《嘆逝賦》晉:陸機(餘年方四十,親友亡多存寡,哀甚,乃作賦)

無論何世,人都是代代更新,哪一代能夠長生不死?郊野上每年春天都繁花似錦,可花花草草沒有幾天便披滿了霜露。從古到今永遠如此,所有的事物一律不能長久!譬如木槿盛開枝頭,常常是已經凋落也不曾醒悟。雖然它不曾意識到自己生命的可悲,可我的心靈卻為此惆悵、為此感傷。如果造化確實如此,我又如何能夠得到人生的久長!

《嘆逝賦》晉:陸機(餘年方四十,親友亡多存寡,哀甚,乃作賦)

  祖、父早逝使我悲痛,兄弟多喪使我怨憤。看到前輩創建的遺業已經毀壞,我心中充滿悲慟;看到城郭宮闕變為廢墟和荒野,我心中全是哀傷。多麼好的親人已經長逝,多麼近的知交已經死亡。嗟嘆自己的生命現在充滿了危險,仰望蒼天卻只見一派蒼茫。悲傷滿懷,憂思鬱結;哀湊憔悴,落寞少歡。深情幽思,撩動叩發出千頭萬緒。此生無樂,使我慘然,回憶往昔於是吟詠成詩。

《嘆逝賦》晉:陸機(餘年方四十,親友亡多存寡,哀甚,乃作賦)

  當初居住則濟濟一堂,出行則並駕齊驅。從那時到如今才有幾年,可一切東西都已殘缺不全!或者幽深緲遠而空空蕩蕩,或者空廊深邃只存原來的一半。我真的相信柏樹為松樹茂盛而喜悅,我尤其感慨蕙草為紫芝被燒而悲嘆。人的生命短哲而沒有差別,就像水流同波而沒有異潤。看看那些人死在我前面就像車子傾覆,我便明白人生的道路實在是充滿艱難。瞧瞧自己的軀體我深深的悲傷,擔憂這一身軀也將溘然然長逝,化為異物!我感到痛心的是無法使自己的心情愉快,我感到怨憤的是那麼多死者的容顏一一出現在自己的眼前。既然有那麼多死者浮現在我的心頭,那麼我的精神又能從什麼地方得到歡樂!從這些音容笑貌中尋找著自己的親友,看看那些與他們有關的辜物在我的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思念。

  寒林漫步我深感哀傷,玩味春天萬物茂盛的景象我更是浮想聯翩。環顧萬物無不引起我心中的傷感,節候雖同而人各異使我不禁長嘆。時光越是流逝,憂思越是深廣;時光的流逝使我倍感急迫,正如要走的道路還很遙遠可太陽卻已落入西山。親人一天天越來越少,朋友一天天去世更多。回顧自己的至交,依然活著的沒有幾個。歡樂從心中消亡如同早已失落,悲哀卻依附著我的情思盤踞在自己的心頭。把我的情誼託付給後生青年,我將衰老而死,成為世人的遠客。

  於是我抑制、留住自己的志節和懷報,來思索自然造化萬物的道理。我的精神時起時沉,忽然間超出世外。我醒悟到死亡本是世人共同的安息,沒有必要誇耀晚死,沒有必要怨恨早亡。那日月的流逝只不過是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怎麼能讓它攪動我澹泊而又平靜的心情!為衰老的樹木上朵朵秋花而感嘆,為茂盛的草叢上顆顆露珠而憔悴,處於深憂之中而不能超脫,怎麼能夠算得上明白大道!我將培養自己的生命,我將遺棄身外的高位。我將把自己的心靈從憂思中解脫出來,姑且逍遙自在以使自己的晚年過得更加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