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之后,大碗羊杂面是最好的慰藉

北京,是一座梦想之都,每个人都怀揣星星点点的盼望来到这里,他就是其中之一。

供职于一家不知名的公司,在996的工作制中消耗着仅有的朝气。结束一天的工作,他更愿意去一家面馆就餐,这或许对单身的他来说是最好的慰藉了。

坐定后,看着老板娘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端到面前,他的唾液已经在口腔里泛滥开来。白嫩爽滑的面条子,赤裸裸地盘曲在碗中,每次下筷都要极为小心,生怕留下印痕或者夹断。从唇到喉,每一次咀嚼都是恰到好处的抚摸,让他卸下一天的工作疲惫。

996之后,大碗羊杂面是最好的慰藉

碗中还洒落一些羊杂,让口味顿时丰富起来。羊杂需是当年的羊,除去口感,味道更胜一筹。膻味,不似那么浓烈,笼罩在面条的碳水混合物上,让你依然可以下口。鲜嫩,足以让你可以看清脉络走向,试着揣测生前的运动轨迹。口感,柔软带脆,考验着他的口腔咬合力,似乎在挑逗一个少年好胜的情绪。

说到汤汁,这是一碗面的精华沉淀。汁,需是要鲜亮浓稠,这对大厨来说是一番考验。火大容易糊;火小,则得考虑熟不熟的问题,一定要在合适的火候和恰当的温度以及确定的时间中,才能确保汤与面的完美融合。另外,汤的温度也决定羊杂的口感。高温,羊杂则显老,反之,太嫩又失去嚼劲。可以说,一碗面的味道怎么样,全靠汤汁的安排,稍稍品一口就能感知大概了。

996之后,大碗羊杂面是最好的慰藉

如果埋起头来大口大口地吃,这是对厨师或者老板最好地褒奖了,但是对于大碗羊杂面来说或许未必,这只能说是一碗面必备地使命,并没有触及食客灵魂深处。在经过和面、制作、下锅、盛碗,这碗面除了要得到食客的肯定,还希望得到应有的尊重。经常混迹于面食的食客都知道,但凡要吃面,蒜自然是少不了的。哪怕你一点不吃辣,哪怕你嫌弃大蒜的味重,但是在一碗明晃晃的面条前,不吃一瓣蒜,这碗面的味道精华你只是尝到了一小半。

从南走到北,从西走到东,都知道吃面就算是对面最起码的尊重。无论农家小院还是街巷餐馆,桌子上总会摆几头蒜瓣,他也会熟练地拿起剥皮,狠狠地咬一口。嗯,就是这个味道:大蒜的辛辣、羊肉的膻骚、面条的清爽,经过牙齿的磨合和舌头的搅拌,充分融合后进到肠胃,那种火热的舒服劲头一下子蔓延全身,疲乏都解了,心窝窝上全是满足。

996之后,大碗羊杂面是最好的慰藉

吃罢,他熟悉地用手机支付了账单,一餐就这样结束了。当代科技则充当了食客与面馆最直接的沟通桥梁,替代了原先吵吵闹闹的结账,不过数秒,便结束了他和这家餐馆的供需关系,这一幕每天都在上演。

夜幕更深了,对于上班族的他来说,是消解工作了一天积累的愤懑情绪的最好时候,而一碗羊杂面则要承担起对食客身心的慰藉之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