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老將勇踏“沙場”斬疫魔

急診與重症醫學科

副主任 劉德新

劉德新,吉林大學第二醫院急診與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吉林省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常務委員、吉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急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吉林省研究型醫院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

2020年農曆新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劃破了除夕的寧靜,正在從武漢擴散蔓延的疫情,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確診患者人數激增,疑似病例不斷增加,武漢告急,中國告急!作為吉林大學第二醫院急診與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年過半百的劉德新這個曾經經歷過“非典”戰役的“老兵”,心中久久不能寧靜。出於職業敏感,自疫情爆發開始,他就心繫人民生命安危,時刻關注著疫情動態。

平時的劉德新總給人一種處變不驚的坦然。面對各種病情複雜的危重症患者,條理清晰,為病人診治技術精湛,總是收到病人的感謝與誇讚,是科室工作中的主心骨。這份坦然,正是源自於在重症領域工作30多年的積累,面對各種疑難問題,他成竹在胸,對於一些疑難病例,總能深刻與大家共同剖析病情,親自查閱文獻與資料,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

在大年初一,劉德新接到了組織的號召,甚至來不及吃早飯,換好了一身乾淨的衣服就匆匆來到了醫院。跟所有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一起,進行相關培訓,而後收拾行囊,整裝出發。整個過程,忙而不亂,就如同平時每一個平凡的日子,絲毫不起波瀾。這正是多年奮戰在臨床,習慣於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給他帶來的習慣。當科室有人問他:“劉老師,2003年的‘非典’,您都參與了,這次不去應該也可以吧?!您已經是抗疫英雄了。”劉德新卻非常堅定地說:“前方就是戰場,白衣就是戰衣,大疫當前,豈能退讓,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人民此刻需要我,國家需要我,我就得衝上前去”。

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時間,他毫無遲疑,搶在了最前頭,成為整個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中年齡最大的一位,義無反顧,帶著多年的臨床經驗和精湛的醫術、救死扶傷的初心、對人民負責的本心,以最堅實有力的姿態逆行武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用最有力的作風彰顯了白求恩精神。

順利抵達前線後,面對一重一重新的挑戰,劉德新都沉著冷靜地一道一道地攻克著。首先就是穿脫防護衣。他體形偏胖,每次穿脫過程都是巨大的負擔,防護服密不透風,也不吸汗,防護服下的他經常汗流浹背。即使這樣,作為年齡最大的組長,他每天都親臨一線,親自診治確診的重症病人,為年輕醫生的診治做出規範的指導。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醫者的老師,他指導下級醫生時耐心細緻,循序漸進,將行醫多年的經驗毫無保留傳授給他們,他好像一顆啟明星一樣。每個在場的年輕人都對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同志讚賞有加,他成了一線上無數工作人員的榜樣。有些時候,患者的病情已經平穩,科室人員讓他回去休息,他仍然不願離開,只是為了再多看病人一眼,多瞭解一下患者的病情,多為他們做一些心理疏導和安撫。大家知道,那是一份牽掛,那是白衣人對待病人的責任。

時間如白駒過隙,年華如似水流年,劉德新的“默默無聞”成為了他的專屬標籤,在平凡崗位上用青春和年華換來無數病人的微笑與感謝,溫暖著每一位患者。他用無私奉獻的精神,點亮了每一位病人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