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生態環境工作怎麼幹?“時間表”和“路線圖”來了

西安新聞網訊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陝西生態環境工作怎麼幹?將從哪些方面著力?會有哪些新的改革舉措?陝西省生態環境廳昨日下發《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工作要點》,設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小標)線路圖:這七個指標要向好 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工作要點》路線圖是空氣、水、土壤等七個指標向好,最終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水環境:國考50個水質斷面Ⅰ-Ⅲ類比例不低於72%,無劣V類斷面。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納入國家考核的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地下水質量極差的比例控制在15%。

土壤環境: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2%,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

主要汙染物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比2015年分別減少10%、10%、15%、15%以上。

重點重金屬汙染物排放:重點行業的5種重點重金屬(鉛、汞、鎘、鉻、砷)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0%。

碳排放強度: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以上。

生態環境安全:生態環境汙染事件數量總體下降,堅決防範發生重特大環境汙染事件。

重點工作:堅決打贏四大保衛戰。(小標)多舉措強攻堅打贏四大保衛戰

藍天保衛戰:壓減水泥、焦化等行業產能;關中地區基本淘汰35蒸噸/時以下燃煤鍋爐;持續加大關中地區鐵路貨運量。

具體措施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汙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重點壓減水泥、焦化等行業產能。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整村推進散煤治理和清潔取暖,2020年採暖期前關中平原地區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任務;關中地區基本淘汰35蒸噸/時以下燃煤鍋爐。積極調整交通運輸結構:持續加大關中地區鐵路貨運量,大幅提高電力、焦化、電解鋁、鋼鐵等重點企業鐵路運輸比例;完成高排放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任務。優化調整用地結構:建立施工工地動態管理清單,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控制農業源氨排放。不斷深化工業汙染治理:持續推進工業汙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汙染源的排放許可制度;實施工業爐窯治理專項行動,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專項行動。持續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強化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協作,健全關中地區應急聯動快速響應機制;實施差異化應急管理,按照績效分級原則實施“一廠一策”清單管理。

碧水保衛戰:降低黃河流域氨氮和總磷入河汙染負荷;推進生態健康養殖和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完成水功能區劃與控制單元整合試點工作。

具體措施為:加大黃河干流及渭河、延河、涇河及北洛河汙染綜合治理;降低黃河流域氨氮和總磷入河汙染負荷,開展重點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持續推進漢江丹江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推進生態健康養殖和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加大尾礦庫治理和環境修復力度。持續強化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完成水功能區劃與控制單元整合試點工作;堅決取締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築和排汙口。持續強化汙水處置設施運行監管:推進城鎮汙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堅決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淨土保衛戰:摸清重點行業企業汙染地塊環境風險現狀;完成900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持續開展“清廢”行動。

具體措施為: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2020年年底前,摸清重點行業企業汙染地塊環境風險現狀。從嚴管控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健全汙染地塊准入環境管理機制,嚴格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騰退土地土壤環境監管。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生態環境整治: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與治理試點示範,完成900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持續加大固體廢物監管力度:持續開展以黃河、嘉陵江流域為重點的“清廢”行動;推進廢鉛蓄電池、廢塑料、包裝廢物等汙染綜合治理。

青山保衛戰:提升秦嶺生態環境整治成效;開展生態狀況調查評估。

具體措施為:修訂《陝西省秦嶺汙染防治專項規劃》;夯實秦嶺區域市、縣(區)政府屬地責任,持續整治“亂排亂放”問題。持續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管:組織開展“綠盾2020”強化監督檢查,持續打擊整治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紮實開展生態狀況調查評估:組織實施全省生態狀況2015—2020年變化遙感調查評估及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與評估工作。(小標)建立盡職免責和失職問責機制

今年,我省將推動落實各級各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職責: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建立責任體系和問責制度。持續加大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加快推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汙染專項督察整改。紮實開展省委生態環保督察,啟動第二輪省委生態環保督察。

同時,嚴格禁止生態環境監管“一刀切”,制定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和責任清單,建立盡職免責和失職問責機制;明確原則上不現場檢查和減少現場檢查的企業範疇,推進精準、科學、依法執法。(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馬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