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甄嬛传》对小说做了哪些电视化的改编?

竹海飘雪


1.在小说里,安陵容之所以恨甄嬛,是因为安陵容喜欢甄嬛的哥哥甄珩,但因为是选秀完毕进宫前在甄府小住时对甄嬛哥哥一见倾心,已经成为了皇妃,所以不能嫁与甄珩;

有xjm在底下提了,就改一下:甄嬛找的那个风尘女子很像安陵容,所以安陵容觉得甄嬛明明知道她喜欢甄嬛哥哥还非要找个容貌相似的女人嫁与甄嬛哥哥,就觉得很生气。

出于嫉妒,安陵容在薛茜桃与致宁流放时向牢房里投了老鼠,咬了两人,使两人惨死。

再后来有自称宫中内使的人给甄珩传话时描述了一下妻儿惨死的情状,甄珩在外之所以能忍受种种困难皆是因为挂念娇妻幼子,一时难以忍受这种打击,于是精神状态突然崩溃,发疯了。

薛茜桃和致宁惨死,安陵容暴毙,甄珩喜欢的两个人都去世了,甄珩本无心再娶,但太后的长女,即皇上的长姐真宁长公主,她的女儿(好像是承懿翁主?)愿意嫁给甄珩,甚至不惜屈尊降贵做续弦,为此事太后大发雷霆,认为甄嬛一家野心太大,势力太盛。后来长公主来甄嬛这唠嗑,唠到一半翁主冲进来说母亲说的不对,然后又夸奖了一波甄珩之类的,这话刚好就又叫来看甄嬛的皇上听见了。皇上夸赞翁主,说这些豪言壮语叫朝堂上的老匹夫听见都要羞愧而死,决定同意甄珩与翁主的婚事,并前去劝解太后。在皇上的劝说下太后选择妥协,勉强将翁主嫁与甄珩。甄珩为避免皇上怀疑自己还在记恨当年流放甄氏一族的事,接受了翁主。

此后为打消太后疑心,甄嬛主动交出了协理六宫的权力,太后就把协理六宫的权力分给了胡蕴蓉来压制甄嬛。

2.眉庄生的不是女儿,是皇四子予润,在甄嬛膝下抚养,后来立储时甄嬛为了报复将四子予润推荐为太子。三阿哥的原型是皇长子予漓,贞一夫人徐燕宜生二皇子予沛,甄嬛生三皇子予涵,眉庄生皇四子予润。电视剧里应该是为了避免对皇室血统不纯的质疑,把眉庄生的孩子改为了静和公主。

3.小说番外篇,安陵容死前的回忆里详细的描写了安陵容在皇后处学舞时,中午小憩,听到绘春绣夏说“金良媛怕是有了身孕,外头送了些桃仁进来,等下磨碎了放到她的杏仁茶里,谁叫小蹄子仗着皇上宠爱不长眼呢。”“这法子灵验的很,你忘了当年纯元皇后了么?”当时安陵容在小阁里睡觉,外面有几棵芭蕉树遮住了窗户,两个婢女没看到她,所以宜修谋害纯元的事就被安陵容听到了,想到这件事,安陵容才在临死前对甄嬛哥哥喊:皇后杀了皇后,并让甄嬛哥哥“将这句话转告淑妃(甄嬛)”。

4.瓜6在小说里名字叫管文鸳,祺嫔的哥哥曾经和甄嬛的二妹甄玉姚有婚约,后来甄家被管家陷害,祺嫔的哥哥悔婚,致使甄玉姚心灰意冷,从此与青灯古佛相伴;祺嫔哥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渣成粉末状的男人,将玉姚给他的一枚相当于定情信物的戒指赏给了第八房小妾柳氏,管氏抄家斩首时有人把这枚戒指从柳氏手上摘下交给浣碧,玉姚看到戒指,本以为祺嫔哥哥对她并非无情,没想到这个定情信物早被人赏给了小妾,知道后从此心如死灰。后来甄嬛被摩格可汗所掳,玉姚听闻后求了玉娆和玄汾跟来前线,替走了甄嬛,和摩格一同去赫赫做了摩格的大妃,生了一个女儿。这也就是为什么甄嬛恨祺嫔恨到一定要置她母家全族于死地,不仅因为管家陷害甄氏一族,更因为祺嫔的哥哥毁了玉姚一生。

5.华妃年世兰原型为慕容世兰,慕容家有四个女儿,慕容世兰是第二女,与小妹慕容世芍为一母所生,慕容世兰死后,世芍改名荣赤芍,被发配到宫里做奴婢,后来封为余容娘子;电视剧里剪秋下毒的一段在原文里是慕容世芍下的毒,她始终认为是甄嬛害死了她的二姐,不能原谅甄嬛。孟静娴虽然中毒,但不是致死量,是浣碧取来了慕容世芍被带走前折断的四枚有鹤顶红药粉的指甲中的一枚,毒死了孟静娴。原文中孟静娴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孟静娴母亲借孟静娴有身孕入住清河王府天天照顾孟静娴,浣碧在府里其实收了好些委屈,但从没有和甄嬛说过。

6.小说中安陵容死前把皇后杀了皇后这句话告诉了甄嬛哥哥,甄嬛哥哥把这句话转告给甄嬛,甄嬛一时间并没有理解。在姐姐追着姐姐那一段,端妃和甄嬛说纯元的孩子身上有青斑。直到孟静娴死后,浣碧带着孟静娴生下的孩子进宫看甄嬛,孩子尿湿了襁褓,换尿不湿的时候甄嬛看到孩子身上有淡淡的青斑,偶然问起时一个乳母说是因为孟静娴生产前服食过剧毒,孩子才会有青斑,大户人家妻妾常以此争宠,甄嬛此时联系前后才明白过来。

过年前后,甄嬛盘查宫中开支用度,以皇后年关前后开支过多将剪秋绘春绣夏抓去审问,并开始计划将宜修谋害纯元的事说出来。

揭露皇后时,是胡蕴蓉向皇上抱怨她身边有一名侍女的妹妹曾经伺候过纯元皇后,并说纯元皇后为求食物有清香气味,常用芭蕉叶蒸食物,胡蕴蓉也想这样做些吃的,但奴才们说天气冷,芭蕉叶子都冻坏了,没有好的给她用,破坏了她的雅兴。皇上才回忆起纯元生前的饮食习惯,端妃此时端来两碗相似的杏仁茶,一碗掺了桃仁,一碗是纯杏仁做的。皇上想起芭蕉、桃仁的药效,雷霆大怒,前往慎刑司审问皇后的三名侍女,审了一天一夜,终于向绘春绣夏问出实情,剪秋咬舌自尽。其实使用芭蕉叶是纯元自己的主意,桃仁确实是宜修下的。剧中则是苏培盛说有人刻意将芭蕉、桃仁这种食物掺入纯元饮食中。

7.小说里废后时,太后还没去世,皇上命甄嬛写废后诏书马上要盖章的时候太后到来命令皇上不准废后,电视剧里是竹息念的太后遗诏。皇后倒台后,太后才病重。

8.原文中滴血认亲一段,第一次是甄嬛刻意在护甲里藏了白矾使温太医与孩子的血相溶,再验时是将贞一夫人所生的二皇子抱来滴的血,甄嬛想借水的问题扳倒皇后和管家。

9.小说里的瑛贵嫔与电视剧里的瑛贵人不是一个人。小说中瑛贵嫔名为江沁水,之所以加入甄嬛战队是因为甄嬛替她掩饰了她与侍卫私通的事,并允许她生下与侍卫的女儿,电视剧里瑛贵人是浣碧送进来的采蘋,敬妃发现三阿哥对她有感情,藉此使三阿哥被皇上怀疑。

10.原文中貌似是胡蕴蓉把清河王和甄嬛的事儿捅给了皇上,害死清河王后利用钦天监的副使制造事端,夜观天象说带玉的人不祥,还说甄嬛闺名为甄玉嬛,就是不祥之人,让皇上把她禁足,以此争夺后位;后甄嬛教胧月摔碎胡蕴蓉玉璧,胧月派温实初出宫寻找可以修补玉璧的工匠时恰好找到十数年前替胡蕴蓉伪造玉璧的人,温实初把工匠带到皇上面前把胡蕴蓉伪造玉璧的事说清楚,胡蕴蓉被废,甄嬛借此解除禁足,彻底执掌六宫。(小说中胡蕴蓉出身豪贵,伪造玉璧,妄称握玉璧而生,使皇上纳她为妃。其实钦天监的那个官员指命中有玉的不祥之人并非甄嬛,而是有玉璧的胡蕴蓉。)

11.小叶子在原文里没有活到最后。因清河王被害,小叶子恨毒了皇上,就在皇上大寿时送给皇上一件豹子毛皮做的大氅让皇上披了看戏,然后引诱金钱豹扑向皇上,结果羽林军及时赶到,小叶子和豹子都被乱箭射死。原文中还有一个恬嫔被皇上拉来挡了豹子撕咬的那一下,恬嫔没了一条胳膊,皇上也被豹子抓伤,一病不起,也不能再生孩子了;甄嬛在皇上病重后放宽选秀门户限制,除了电视剧中孙才人与侍卫私通,还有汪贵人想借子争宠,叫家里买了外面的男人进宫来怀了孩子,身孕日期与彤史(就是记侍寝记录的小本本)日期不符,并被皇上发现,皇上回忆起儿时看到母妃与摄政王(电视剧里是太后与隆科多)私通的情景,呕血不止,最终一病不起。

原文里小叶子封号是滟,是滟嫔。

电视剧里是宁嫔,去掉了小叶子训练豹子谋杀皇上的这一段,改成了皇上病死之前递小药丸的情节。

12.小说里清河王解救甄嬛回来的途中,和甄嬛又有了一个孩子,后来封为雪魄帝姬。电视剧里没有。

13.电视剧里甄嬛撞桌子流产陷害皇后的一段,在原文里,甄嬛不确定是不是真的流产,用手砸了几下自己的肚子才痛晕过去,砸肚子的过程都被胧月看到了。

14.甄嬛出宫后,原文中有一叫傅如吟的婕妤和甄嬛容貌相似,皇上以傅如吟为甄嬛替身;安陵容后教傅如吟用五石散争宠,被皇上太后发现,处死了傅如吟。安陵容倒台时除了搜到她宫中有大量麝香,还搜到一些五石散,使她当年陷害傅如吟的事被发现。后来对安陵容的种种处置都是太后的意思。

15.清河王死在水绿南薰殿(电视剧里是桐花台)的时候,甄嬛出来接旨,封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因为历史上熹妃最高位分只到贵妃,所以电视剧里把皇贵妃改成了贵妃+摄六宫事的权利。原文中大封六宫是端妃只被封为四妃之首的贵妃,不是皇贵妃。皇贵妃这个位子最后还是给了甄嬛。

16.甄嬛当上太后之后,和敬贵妃、欣吧唧在慈宁宫唠嗑的那一段儿,敬贵妃说“端姐姐又病了”,其实在原文中唠嗑的时候端妃是在现场的,真正病了的是伤心过度的贞一夫人徐燕宜。由于剧版甄嬛传删掉了徐燕宜这个人物,所以病的是端妃。

17.安陵容的母亲曾经是有名的绣娘,绣工非常好,安陵容的手艺都是她的母亲教的。但安陵容的母亲为了给安父捐个官职,绣的绣品太多,眼睛熬坏了。安父在安母年老色衰后娶了几房姨太,其中一个卷了钱财和别人跑了,安父才把安母重视起来,所以安陵容从小虽然是嫡女,过的并不好。

18.甄嬛之所以认识祺嫔脖子上的红麝香珠,是因为小时候甄嬛母亲带甄嬛见过一次。

19.小说中甘露寺的姑子莫言有个女儿叫花宜,某次下山时被奸人糟蹋了,甄嬛离开甘露寺时莫言请求甄嬛把花宜收成了贴身侍女,浣碧嫁出去以后,除了瑾汐就是花宜在身边伺候。

20.在小说中,皇上见到纯元时已经登基了,宜修当时是娴妃,只要生下皇子就可以被直接立为皇后,但是纯元在太液池旁边见到皇上,就发生了后来的事。纯元精心打扮也是纯元的母亲设计好的,因为朱宜修是庶女,而嫡女朱柔则却只被许配给一个大将军,嫡妻不甘心让庶女出人头地,就让纯元精心打扮进宫陪宜修。纯元罚跪的两个妃子是贤妃苗氏和德妃甘氏。电视剧中雍正当时还是雍亲王,挑拨离间的两个女的是侧福晋。

21.小说中甄嬛回宫前是即将册为正二品甄昭仪被废,回宫时封号还是莞,后来是莞淑妃。电视剧里把莞改成了熹字。

22.甄嬛把予涵过继给清河王的这一段,原文中是在甄嬛看完予涵在镂月开云馆读书时,玉娆来见甄嬛,和甄嬛唠嗑时,玉娆说把尤静娴的孩子元澈养在身边多年(浣碧去世后就把孩子寄养在玉娆家里),很不舍得;甄嬛就说把元澈过继给玉娆家,将予涵过继给清河王府。电视剧中则是弘历陪在甄嬛身边时说的。

23.眉庄的孩子予润登基时,甄嬛让玄汾辅佐朝政,(就是玉娆老公),电视剧中弘历已经足够大,能够独立处理朝政,所以就删了。

24.小说中清河王的母亲舒贵妃不是汉族人,是摆夷族女子,宠冠六宫,而且舒贵妃知道太后与摄政王有私情。舒贵妃和浣碧母亲何绵绵还是好朋友。

25.原文中甄嬛从摩格手下回来后回到柔仪殿休息,甄嬛母亲和玉娆进宫想要看甄嬛,去面见皇上时,皇上看到甄嬛母亲的容貌十分惊讶,因为甄嬛母亲和纯元皇后实在是太相似了。因为看到甄嬛母亲已经衰老的容貌,皇上感到如果纯元还在世,现在或许也是这种衰败的模样,想透了以后就原谅甄嬛了。甄嬛母亲早年进宫回家时和甄父说过,“人人都说我像先皇后,只是痴长这些岁数”。害怕皇上会做出夺取臣妇的行为,甄父此后就很少再让甄母进宫了。甄母应当是家中与纯元最相似的人,其次是玉娆,再之后是甄嬛。

26.欣吧唧是有孩子的,有一个女儿,是皇长女。原文中位分最高到欣妃,电视剧里是欣嫔。

27.齐二哈原文死后封号好像是悫妃。悫是厚道、朴实的意思,其实我jio得话里话外就是说齐二哈太笨。历史上的齐妃李氏出身名门,其实和华妃本来是有的一拼的,生了四个娃,就是因为三阿哥太太太太太太蠢了,又被削了宗籍才导致生母齐妃位分最高只到妃位。由此可见三阿哥可能个子都长到五米高了,但是智商好像并没有随海拔一起升高。

28.剧里面煎饼演的皇帝并不很爱皇后,但原文里皇上还是很爱宜修的,大皇子死后还把宜修的娴妃升成了娴贵妃。纯元死前其实是明白宜修害了她和她的孩子的,但她只觉得对不起宜修,所以才在死前要求皇上善待宜修。两个冲撞了纯元的嫔妃也是宜修刻意挑拨她俩和纯元顶嘴的。

29.小说里大皇子(就是三阿哥)选妃选完了以后,剩下了一个卫筠,封了琼贵人,这个琼贵人据说是又像傅如吟又像甄嬛,皇上特别中意,但位筠是个冷美人,并不想伺候皇上。入宫第一天,琼贵人就只来求见了甄嬛,连皇后宫中都没有去,因为不知道她来干什么,甄嬛就没见。但第二天别人就发现,卫筠出宫跟别人私奔了。于是皇上就怀疑这个放琼贵人出宫的人就是甄嬛,因为卫筠只求见过甄嬛一次,只有甄嬛才会帮她。且卫筠和私奔对象不明不白的被人砍死在了私奔途中,皇上更加怀疑是甄嬛要杀人灭口,就撤去了甄嬛协理六宫的权力。

小说中没有大皇子爱上皇上嫔妃这一段,大皇子默默一生,没有什么风波。电视剧里为了符合三阿哥被撤去宗籍这一段,设计了三阿哥为八爷求情的剧情。

30.在小说中,甄嬛为甄珩挑选的样貌与安陵容相似的顾佳仪在日后扳倒祺嫔一家的过程中帮了大忙,甄嬛与浣碧玉娆把顾佳仪请到宫中要她详细讲述当年祺嫔一家构陷甄家的种种情况,顾佳仪说她当年与祺嫔兄长喝酒时听他说甄珩同意纳自己为妾并非真心喜欢,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甄珩对安陵容有情,顾佳仪的样貌又和安陵容有几分相似。顾佳仪倾慕甄珩,一时气结,便参与了后来陷害甄家的行动。在薛茜桃与致宁惨死,甄珩精神失常后,顾佳仪十分后悔,对甄珩多有照拂,并将当年种种一并说与甄嬛,写下一份血书作为祺嫔一家构陷甄氏一族的证据后就不见踪影。甄嬛应该是把这封血书交给皇上看了以后皇上顺势问罪祺嫔母家的。

31.安陵容父亲贪腐的罪证也是在查抄祺嫔母家的过程中被揭露出来的,安父手下的一名文书检举了安父贪污的数十处良田美宅,而这名文书此前在庆贵嫔周珮(电视剧查无此人)父亲手下任职,是甄嬛刻意安排到安父手下做官的。电视剧中是欣吧唧的阿玛多年来搜刮安父罪证向皇上告发的。

32.在原文中,安陵容有孕后,有一名宫女叫鸢羽代替安陵容伺候皇上,但因为安陵容害怕鸢羽分得皇上宠爱故而一直没向皇上提起给鸢羽一个名分的事情。甄嬛和敬妃去安陵容处探视时,是鸢羽领着花宜前去安陵容的香料匣子处取凝露香的。从安陵容殿中离开时,甄嬛偶然听到其他宫女骂鸢羽骂的很难听,就叫人去打听了鸢羽的情况,并叫花宜有意接近鸢羽叫她来自己宫里。电视剧中则是小允子去取的凝露香。

甄嬛教给鸢羽每日采摘新鲜的狐尾百合摆在殿中给安陵容养胎,并告诉鸢羽如果把安陵容伺候高兴了可能就能得到一个名分。鸢羽因为没名没分而被其他宫女看不起许久,听到这个法子很快就按照甄嬛说的做了。在安陵容生辰那一日,甄嬛以鸢羽忙碌为由,叫人把在花苞中混好了暖情香香粉的百合花备好提前放在在水池边叫鸢羽拿到宫中,并让鸢羽在花蕊上撒些水以维持花姿,成功让安陵容和皇上情不自禁,后来就小产了。

电视剧中则没有鸢羽这一段,就是甄嬛直接把插好的有问题的百合花在鹂妃生辰那天送去的。

33.安陵容封鹂妃时,因为原文的皇帝名字中有一凌字,甄嬛说觉得安陵容和皇上有同音字好像更亲近有点吃醋,皇上就赐安陵容名字叫安鹂容了。

34.安陵容用媚药被发现的一段,原文是这样的:

甄嬛把自己宫里的鹅梨帐中香给太后送来一部分,碰巧一群人到太后这来请安,太后点了这香,墙角又有几盆依兰花。(甄嬛刚回宫时温实初曾说鹅梨帐中香不能与依兰花同用,有使人身动情热的效果。)胡蕴蓉和几个嫔妃脸上都有不自然的潮红,甄嬛此时向太后禀报说忘记告诉太后这香不能和鹅梨帐中香一起用啦,太后就觉得这事有问题,这香是鹂妃制的呀,那有没有啥猫腻呢?

然后太后就叫芳若姑姑查去了,在香灰里找到了没烧完的媚药。甄嬛趁机把舒痕胶的前世今生抖出来了,到此安陵容算是彻底gg了。给甄嬛看舒痕胶的不是一早就等在殿外闻麝香的卫临,而是太后的心腹葛霁。

电视剧里是名侦探端妃叫吉祥去查的,而且这事儿一开始在电视剧里只给皇后报了。揭露安陵容的这段皇上所有的台词在小说里都是太后说的,皇后说的所有台词在小说里都是皇上说的。

其实小说里皇上到最后还是挺宠爱安陵容的,在太后面前替安陵容解释说是不是一时糊涂了才干这事儿的,比电视剧里的皇上一听见这事儿就恶心小鸟要好一些。

35.发现一个小细节。原文中安陵容死时,李长(即剧版甄嬛传的苏培盛)来请甄珩时,说的是“鹂妃想吃甜杏仁”。但是剧版甄嬛传则改成了苦杏仁:

36.电视剧中甄嬛在床头前对皇上说的是“夏刈办事不力,臣妾已经替皇上处置了”,其实在小说中杀的是一位姓邵的太医。剧中皇上指使夏刈准备再次滴血认亲的一段原文是邵太医和皇上密谋这么干来着,结果李长偷听到告诉给甄嬛了,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甄嬛就着人把邵太医杀了。

电视剧里是夏刈偷偷迷晕乳母和宫女刺破弘瞻灵犀的脚心取血,被小叶子发现,将两个孩子抱来面见甄嬛。甄嬛感谢小叶子救了两个孩子,并对小叶子袒露两个孩子是果郡王子女的真相。小叶子很惊讶,决定帮助甄嬛除去夏刈,杀死皇上。

37.甄嬛怀孕在御花园遛弯儿听到祺嫔在后面说坏话的这一段,小说里是其他三个位分低的嫔妃在倒闲话,并不是祺嫔。

38.电视剧里叶澜依拿刀抵着甄嬛脖子那一段儿,原文中其实清河王跟着甄嬛来恰好看到叶澜依用刀威胁甄嬛的一幕,清河王说如果叶澜依伤到甄嬛就不顾两人往日情分,叶澜依这才放手。而剧里叶澜依把着甄嬛的手质问珊瑚手串是从哪里来的这一段原文中并没有,叶澜依什么都没看到就走了,看见甄嬛戴珊瑚手串的是清河王。电视剧里很多弹幕问“既然这珊瑚手串是王爷心爱之物从不示人,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39.电视剧中安陵容封妃时甄嬛选鹂字作安陵容封号,安陵容发脾气说俪字哪里不好,回头这句话就被人传到了皇后那里,剪秋就说“伉俪情深,是皇后才许用的,鹂妃没读过几本书还敢这样讲”,很多人猜是不是宝鹃是皇后的心腹,这句话是宝鹃告诉皇后的;小说中其实是甄嬛听到安陵容如此抱怨感到可笑,叫花宜去把这些话想办法传给皇后知道的。


潜潜酱


1.小说里,安陵容恨甄嬛是因为她喜欢甄嬛的哥哥甄珩,因为选秀后进宫前在甄府小住时对甄嬛哥哥一见钟情,已成皇妃的她不能嫁与甄珩。

2.眉庄生的不是女儿,是皇四子予润,甄嬛抚养,后来立储时甄嬛为报复将四子予润推荐为太子,三阿哥原是长子予漓,贞一夫人徐燕宜生二皇子予沛,甄嬛生三皇子予涵,眉庄生皇四子予润。

3.小说里,安陵容死前回忆里描写了安陵容在皇后处学舞时,中午小憩,无意中听到两个婢女的聊天得知是宜修谋害了纯元,想到这件事,安陵容在临死前对甄嬛哥哥喊:皇后杀了皇后。并将这句话转告甄嬛。

4.瓜6在小说里名叫管文鸳,祺嫔的哥哥曾经和甄嬛的二妹甄玉姚有婚约,后来甄家被管家陷害,祺嫔的哥哥悔婚,致玉姚心灰意冷,从此青灯古佛相伴。后来甄嬛被摩格可汗所掳,玉姚听闻求玉娆和玄汾跟来前线,替走了甄嬛,做了摩格的大妃,生了一个女儿。这也是甄嬛恨祺嫔一定要她母家置于死地。

5.华妃除名为慕容世兰,慕容家有四个女儿,华妃是次女,与小妹慕容世芍一母所生,她死后,世芍改名荣赤芍,发到宫里做奴婢,后封为余容娘子,电视剧里剪秋下毒在原文是慕容世芍下的,她始终认为是甄嬛害死她二姐,恨透甄嬛。孟静娴虽中毒,但不致死,是烷碧取来慕容世芍被带走前折断的四枚有鹤顶红的指甲中的一枚,毒死了孟静娴。原文中孟静娴母亲借她有身孕入住清河王府,而浣碧在府里受了好些委屈。

6.小说里安陵容死前说皇后杀了皇后,甄嬛一时并没有理解,在姐姐追着姐姐那一段,端妃和甄嬛纯元的孩子身上有青斑。到孟静娴死后,浣碧带孟静娴的孩子进宫看甄嬛,换尿不湿时甄嬛看到孩子上有青斑,问一个乳母说是产妇生产前服过剧毒,孩子才会有青斑,甄嬛此时明白了。

7.小说里废后时,太后没去世,皇上命甄嬛写废后诏书要盖章时大草后命令不准废后。

8.原文滴血认亲,第一次甄嬛刻意在护甲里藏白矾使温太医与孩子血相溶,第二次是将贞一夫人的二皇子滴的血,甄嬛想借水的问题扳倒皇后和管家。

9.小说里的瑛贵嫔与电视剧的瑛贵人不是一个人。小说里瑛贵嫔名为江沁水,加入甄嬛队是因为甄嬛替她掩饰了私情,并生下情人的女儿。

10.小说里貌似是胡蕴蓉把清河王和甄嬛的事捅给皇上,害死清河王。还说带玉的人不详,甄嬛闺名甄玉嬛,借此让皇上将她禁足,以夺后位。后温实初出宫恰好找到替胡蕴蓉伪造壁玉的工匠,得知实情。甄嬛借此解除禁足,彻底掌管六宫。

11.小说里清河王救甄嬛回来途中,和甄嬛又有了一个孩子,后来封为雪魄帝姬。

12.电视剧的甄嬛流产陷害皇后,在小说里,则是甄嬛不确定是否流产,用手砸肚子痛晕过去,而整个过程胧月都看到了。

13.小说里大封六宫是端妃封为四妃之首,不是皇贵妃,皇贵妃最后给了甄嬛。

14.甄嬛认识祺嫔脖子上的红麝香珠,是小时候母亲带甄嬛见过一次。

15.小说里甄嬛回宫前是即将为正二品甄昭仪被废,回宫时封号还是莞,后来是莞淑妃。


生活绣


剧版和小说修改相差不是特别大,称不上魔改。毕竟原著写了好几本,要全拍的话就不止70多集了。先看主要的修改内容——

1、删减人物

胡蕴蓉:之所以首提她,是因为后期的内容她占了不少内容,甄嬛斗倒皇后接着就是和她对干,但甄嬛也并不想做掉她,因为甄家女儿都嫁入皇家一门显赫,所以一直忌惮太后不敢爬太高,也需要个挡箭牌,胡蕴蓉出身不低,早年虽然父亲犯事家道中落,但母亲是翁主不至于太坏,可就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导致她进宫前就盯着皇后的位置,模仿钩弋夫人手握玉璧,刻有“万世永昌”,初次遇到皇上才摊开手掌显露其壁,容貌不差就被带进宫了。

表面一副自持家世不低的骄矜姿态,实际心机深沉,但真要玩手段个人觉得她都比不上曹琴默。因为她表面佯装不知自己不能再有生育,心心念念的要给自己女儿添个小弟弟。可这样的装傻只能骗骗低智商的人和皇上,因为只要去打听给她主治的太医是出自她母家,就可以推断出她是装傻,因为她有哮喘所以需要精心调理。

论隐忍也不如安陵容,因为皇后倒台她就迫不及待的斗甄嬛,甄嬛为了打消太后顾虑各种把胡蕴蓉推到前面,看起来风头一时无两,甄嬛地位不如她,可甄嬛很清楚皇后不会被废。

值得一提的是,滴血验亲是紧接着胡蕴蓉的衣服事件的,因为衣服绣有凤凰图样被皇后问罪,当时的甄嬛已经是淑妃,协理六宫,所以连带着甄嬛也被训,因为事态匆忙,正在染指甲的她没等干就去了皇后宫中,也为后面的滴血验亲留下伏笔,哪知道胡蕴蓉辩解绣的是神鸟发明,完美的玩了一招反杀,没搞定胡蕴蓉,接着就弄甄嬛,可见当时皇后已经急了,不惜卖掉自己的两个队友,也要扳倒这两人(衣服事件是安陵容偷偷得知的,皇后当着所有人表扬安陵容暗地是在卖)

这也是后面两人联手扳倒皇后的铺垫。如果不是胡蕴蓉贪心不足害死玄清,也不会被甄嬛借着胧月的手向皇上透露玉璧是人为雕刻的真相,和故意骗到柳絮纷飞的地方哮喘发作致死。

徐燕宜:全作少有的真心爱慕皇上,知书识礼,低配版甄嬛,可心计不如,要不然华妃的妹妹慕容赤芍能在她手底下翻起浪?中秋月宴上册封了赤芍,导致她胎气发作,甄嬛各种周全,自己被猫吓到也在拼命力保,说出托孤之语只为了把皇后引到她这里来,得知去照看徐燕宜的是端妃后才放心。

因为生的儿子和甄嬛的相差时间不大,加上两个容貌相近,除非亲生母亲一般人分不出,也为了后面的滴血验亲做了伏笔。

甄嬛之所以这么拼命帮她,一是因为她怀孕了吸引了部分皇后注意力,甄嬛才能顺利拖延时间让皇上接盘,二是得知太后对徐燕宜有怜悯之心,为了刚回宫在太后面前树立不争不妒的良好形象。

崔槿汐一事是拜托的徐燕宜来劝解皇上,并非端妃。

因为不争不抢,站队明确,成功活到最后

甄珩:甄嬛的哥哥,和安陵容是互相暗恋(番外可见),和自己的正牌妻子是细水长流的感情,慢慢发展的。因为被陷害,自己被贬,妻儿被害死在狱中,真相还是安陵容安排人告知,知道后就疯了,后面甄嬛回宫复起,有了条件医治才慢慢清醒,因为一次状元游行,随队其中被承懿翁主一眼相中。

之所以提他是因为安陵容在原著中的一大变化除了父亲问题就是因为他,因为甄嬛故意透露了她哥哥马上要娶亲,加之之前父亲被牵连的事件,所以决心侍奉皇上为自己的家族争取荣耀,后面害甄嬛打胎,加上那时候甄嬛为了扳倒华妃,降低慕容家背后的靠山注意力,和哥哥嫂子做戏,来了一出哥哥沉迷青楼,不惜抛妻弃子的戏码,而皇后更绝,在得知甄嬛的剧本后,悄悄安排和甄珩做戏的青楼女子长得和安陵容很像。

可安陵容不知道一切,很愧疚甄嬛,加上她哥哥的事件,还有知道那青楼女子长得和自己像,动了恻隐之心,所以后面跟着甄嬛去囚禁之地是真心的,不是剧中皇后安排。但得知真相后彻底和甄嬛决裂。

删减这三人,相应的内容也直接变没或者安在别人身上,可剧版改编得好在这三人删减得并不突兀,虽然对原著党而言有点失望,可取舍得当所以几乎没啥问题。

删减改编内容还有就是皇上的“帽子”,这里的皇上是指玄凌和他父亲

甄嬛:三个 双胞胎,和最小的女儿雪魄,是的,这三个都是玄清的,第三个是甄嬛被安排去和亲,玄清去救人回来的路上怀的。

沈眉庄:一个,儿子,后来当了皇上,因为剧版是镶嵌安插在清朝里,便被改成了女的,所以说什么自己千宠万宠的女儿是别人的这句杀伤力,远不如自己的江山传给了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孩子这点大。气死也很正常。

江沁水:一个,女儿,因为是被送进宫的,和皇上并没有多深感情,加上送进宫前已经心有所属, 刚好对方也是宫里的羽林郎

叶澜依:没有子嗣,虽然心不甘情不愿的成了后宫中一人,但是也算一直相安无事的过着,最后她训练豹子想杀死皇帝,死前那句“每一刻都觉得恶心”已经是最好说明了,甄嬛成功接过叶澜依拼死一搏的接力棒,慢慢熬死了皇帝。

玄凌母亲/太后:因为先帝宠爱舒贵妃,所以和后来的摄政王搞上了,也正是因为这,玄凌能够比过玄清成为皇上,除了血统比玄清正(舒贵妃在原著是罪臣之女),还有就是有个政治能力强的母亲,虽然舒贵妃深受先帝喜爱,但也只知风花雪月,最主要的是那时候太后和舒贵妃很要好。

再说说几个主角的改编。

甄嬛已经其他人说了不少,就提一个小细节:她在进宫选秀的时候装作漫不经心走走过场的样子,然而,在她拒绝温实初的心意后,有一番自述,大抵意思就是她如果答应了温实初那这一生都会这样平淡下去,进宫的话没准有另一番机遇。

所以啊,什么只待落选都是胡诌的。

玄凌:

这角色,剧版的远比小说的更有人情味。别看是煎饼大叔演得就嫌弃,虽然原著人物丰神俊朗,但是剧版的皇上好在哪?

一、原版的皇上一接触到纯元的事就会智商下线,比如滴血验亲事件,皇后照常搬出姐姐说事,煎饼大叔直接把皇后怼了,可原著里的皇上又双叒叕一次没再计较,还好心的把跪地上的皇后拉了起来。

二、很明显的是和亲事件了,剧版是给了解除瘟疫的方子顺带把果郡王给骗了,原著是真把人送出去了。要知道原著甄嬛回来后,亮出最大底牌:她母亲。纯元buff加到最强,才把她和玄清的事,以及半路逃亲的事给略过去。

讲个小细节:按照原著玄凌排序行四,两个皇后,宜修为妃时封号是娴,并且册封的时候封后旨意的内容是和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的相差无几,玄凌也有著述悲赋,加上玄凌一向花心多内宠,所以...玄凌的原型很大程度是乾隆

玄清就变动不大,一如既往的玛丽苏,身世减弱不少,母亲的身世从原著的罪臣之女被改成汉人。

宜修:

1、纯元能进宫是因为她怀孕后为了炫耀召见,此前纯元和皇上从未见面

2、纯元事件当年是一石多鸟。挑拨另外两个妃子和纯元争执,纯元罚跪,因为被罚妃子也不知道自己有身孕所以小产,连锁反应害死纯元和腹中孩子,自己却扮演了个好妹妹

关于甄嬛传一直有个问题是大家讨论并且费解的——

就是曹琴默怎么怀上孩子的,这点,原著小说和剧版都有透露

剧版是甄嬛雪天里吓坏富察贵人,和曹琴默聊起往事说当年不过是因为一不小心不顺华妃的意就被迁居别宫,就是这一小细节表明曹琴默的艰难,依附华妃也过得不是很好,连上正殿的资格都没有,但就是因为这才怀上孩子。

原版是甄嬛和敬妃摊牌,说出了欢宜香的秘密,当然,甄嬛隐去了她当年真正小产的原因,敬妃清楚记得自己是被皇后安排和华妃住一起的,从甄嬛这得知欢宜香的秘密后哭诉,说过一句怪不得迁居别处的曹琴默有了孩子。

还有更多细碎的改动,比如删减不必要的人物,或者几个角色凑在一起。得益于导演的把控和演员的精湛演技,加上台词方面不少红楼风格【原因大家都懂】,当初一经播出就大热,虽然后面的延禧攻略也达到这种热度,在服道化和细节更为考究,但是甄嬛传的剧情平缓有度,对比之下延禧攻略更像是一部爽剧。






北方南的小米


说几个印象深刻的改动

1、甄嬛的哥哥删了

原著里甄嬛有个哥哥叫甄珩,他是安陵容和甄嬛反目的主要原因。电视剧里直接把这个角色删掉了。我看到有一些回答说觉得这样改把安陵容和甄嬛的反目变的很牵强,我不是很同意。其实我觉得这是很成功的一个改动。因为有了一个安陵容,这部剧里不再全都是情情爱爱的东西。一个来自小门小户的女孩进入贵胄云集的京城,那种原生家庭带来的自卑和自负才是会导致她走向末路的原因,这个人物的塑造我觉得是最完整最符合逻辑的一个。如果单纯只是因爱生恨,难免让人觉得整个作品都是风花雪月了。

2、摩格对甄嬛的感情线变了

原著中摩格在知道甄嬛和玄清的私情之后,因为对甄嬛的爱慕而放了他俩私奔。剧版将摩格对甄嬛的感情一笔带过,只是隐晦的提了几句。这也是把爱情改编为权谋的例子之一。在剧中,摩格对甄嬛的感情更偏向于对皇上示威。如果沿用原著,这个剧会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玛丽苏剧。“见过我的男人都爱我,而且还能化小爱为大爱,让我勇敢去爱我爱的男人。”摩格本身就是一个阴险狠辣的角色,况且匈奴那种蛮荒之地,对待女人怎么可能那么温柔死心塌地,你能指望他们有这样的觉悟?这样的感情线真的很不符合他的人设。

3、宁嫔杀死皇上的手段不一样

原著里宁嫔是想在为皇上表演驯豹时利用豹子攻击皇上。这个改动我感觉也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和拍摄难度吧。而且改了以后也没有那么突兀,反而觉得就应该这样,后期宁嫔真的“温柔似水”

原著给我的感觉就是一部大型玛丽苏纯爱小说,但甄嬛传里郑晓龙对很多人物和情节的改动,都是增加了权谋和宫斗的因素的,人物更加立体,情节和逻辑也更加合理。最主要各个角色演技在线,有多少个名场面名镜头,演员和角色互相成就

刨除掉爱情,金钱、名利、地位才是后宫的常态。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爱恨情仇,如果没有利益和权术,再多的阴狠手段也只是烂大街的姐妹撕逼戏码,这就是甄嬛传厉害的地方了


奶味月球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甄嬛传》

电视剧甄嬛传跟小说所有不同之处?我来答

1,历史背景,小说是架空的周朝。电视剧历史背景是清朝雍正时期。个人觉得服装也应该不同,书中描写的应该是那种广袖的古装,女子发饰应该是那种云鬓,详情参考汉朝周朝商朝唐朝服装。电视剧清朝的服装是旗装和辫子。

2,人物有所不同,像楼上说的甄嬛的妹妹和哥哥,甄嬛家有5个兄妹(浣碧也算了),浣碧不算第二个妹子代替她嫁给了番邦。还有安陵容喜欢的是甄嬛的哥哥这事情,小说安陵容背叛和甄嬛他哥哥娶妻有很大关系。

4,年龄不同,书中出场皇上是二十几,和玄清(就是果郡王)年纪相仿,帅气自然。甄嬛也是十几岁,两人相差大概十岁,古代女子及第就能嫁人的。

果郡王虽然服装打扮不太像,不过电视剧演出来的感觉还是很像的,就是少了那种飘逸的感觉。

5、人物封号有不同(这个忽略吧)

6、结局有些不一样,书中的叶澜依并不知道甄嬛生的两个孩子是玄清的,她是驾着豹子刺杀皇帝不成被皇帝杀了的(这里有点狠,也显示皇家的无情)

7、最后坐上皇位的,电视剧是皇帝的儿子,书中是眉庄和温实初生的是儿子,做皇帝的就是这个孩子。甄嬛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做皇帝,和电视剧一样是过给了玄清名下。

8、书中的甘露寺那个欺负甄嬛的尼姑是个白胖子,电视剧相反,不过长的猥琐了点

9、姓氏不同,因为电视剧要倚靠历史,所以改了甄嬛为钮钴禄,朱宜修为那拉氏,书中的华妃姓慕容

10、书中甄嬛家人都大难不死,她哥哥是个武将,再次入朝为官了。不过他哥哥的妻儿给安陵容害死了,所以再次为官时候很小心没有握很大的权利


瓶子混剪剧


算国产剧里的良心佳作了。评分的话,如果算上美剧英剧这些,7.5分+0.5分文化加成总分8分。单看国内的话,可以拿个8.8分+。故事细节很多,剧情节奏拿捏的也很好,不拖沓,所以其实很耐看。除了恋爱线有点狗血以外(甄嬛和果郡王的部分我基本跳过),相对于同类型作品,甄嬛传至少逻辑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再看看现在的国产剧,不是故事本身就很玛丽苏或者无聊,就是拍出来很水很拖沓(为了让观众更容易看懂,掰碎了喂,所以很拖沓),加上细节也很少,服化道也很粗糙,所以不耐看,看一遍基本就不想看了。国产剧我看的不多,近几年拍的稍微比较好的就是甄嬛传琅琊榜伪装者了,不过琅琊榜和伪装者为了迎合观众审美,在人设的塑造上略夸张,但是剧情是不错的。

看了很多遍甄嬛传。细节做得很好,剧情紧凑,虽然有七十几集。尤其后续回去报复的时候,可以说是相当解气的了。演员演技基本都在线。


大喇叭娱乐


想必又孙俪主演的甄嬛传的经典我不用再诉说了,看过的粉丝们也是数不胜数。但是甄嬛传原著小说《后宫·甄嬛传》,又有几个人看过呢?原著小说的作者是流潋紫,这部小说最初只是一部网络小说,后在2007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等出版成书。在这个小说里是架空历史的,后来拍成电视剧后被导演划到清朝乾隆年间。改变之后电视剧大火,其实这几年,经过改编火的小说还真不少,比如说三生三世,花千骨,锦绣未央。如果仅仅是小说,看得人不会有那么多吧。也不会被大家所关注。所以说电视剧还是一个很好的传播工具呀。

首先呢?我们说一下这个主演甄嬛和原版有啥区别?在原版小说里,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女主是一个单纯可爱相信爱情,渴望被爱,对宫里的争斗格格不入的倾城倾国的美女。当然整部小说也是展现了一个被无数如花似玉的女子组成的后宫,所有人都去争夺皇上的宠幸。在电视剧里,刚开始我们都认为甄嬛最初是单纯的,是不谙世事的,是她看了后宫这些明争暗斗把她变成了一个不得不用各种办法保护自己,心狠的满腹心机的女子。然后小编认为根本不是这样的,一个单纯的女子不会变化这么快,不会在这个黑暗的皇宫里能够赢到最后能够登上皇太后之位。

小编认为她是个女中诸葛,是个有野心的女人。甄嬛是一个和皇上很相似的人,甄嬛曾经就说过“要嫁就嫁这世上最好的男儿。”皇上也曾说过“朕若不做这个皇帝,只是个富贵王爷,有皇后这个贤妻,有你和世兰两个美妾,足矣!”我想甄嬛当时听到这句话肯定不会开心,因为她的愿望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可这个一人心却偏偏是那个无法一心的人。所以他们两人的愿望都是自私的。

拍成电视剧以后删减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所以小编建议大家要想看精华还是要去看小说。在电视剧里剪掉了十几位嫔妃。不过按照小说拍,估计一百集都拍不完吧。所以说只能精简。主要删除的部分就是甄嬛从尼姑庵回来的一部分。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情节被剪掉,皇上本是个多情种多爱几个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哪有所谓的真爱。小说里,甄嬛再次回宫后,宫里又多了一位皇上的新宠,贞一夫人。皇上爱她像当初对华妃一样,被皇上封为贞妃。贞一夫人是后来又加封的。皇上对这位妃子的爱一点不比甄嬛少,皇帝遇害之时是这位妃子挡在了前面,在皇上最后病种之时,也是这位妃子一直陪在皇上身边。

另外小说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情节就是皇帝的表妹昌妃与皇后的争宠情节,在整个电视剧里都没有这个人,最终把祺嫔和华妃妹妹用了同一个角色饰演。再小说里祺嫔不是一个重要角色,只有简单的几句话而已,在电视剧里把两个人的角色合二为一才有了这么多。在小说里最终告发甄嬛与人私通及造成滴血环节的是人是华妃的妹妹荣嫔。在小说里华妃还有个妹妹,赤芍,在华妃家族获罪后,入宫为奴。

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最深就是小说里还有一个贤妃,这个女子是皇上的表妹,皇上对她宠爱有加。她为了争夺皇后之位可以说是用尽了所有办法。但是最终被甄嬛害死。整个都做了改编。电视剧中把女子的数量减少而显示皇上的忠贞,甄嬛的重要。然而原著小说并非如此。也失去了真实性,不过这个电视剧拍的也是相当的成功,加上孙俪的出演,也算是深受大家喜爱了。希望更多好的小说能够再次被拍摄,让大家共同期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