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平无可考证,仅存两首诗皆收录《全唐诗》,其中一首艳压全唐

张若虚(约660—约720) ,扬州人,曾任兖州(今山东省)兵曹(古代管兵事等的官员,负责军人之认命,兵备,兵器,防御等)。据《旧唐书》记载,中宗神龙(705-707)年间,张若虚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在京城非常有名,并被称为“吴中四士”。

先是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旧唐书》

因史料记载太少,对张若虚的记录只有寥寥数语,以至于我们翻遍所有史书,都未能了解到他的生平事迹,这对后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不仅他的生平事迹少之又少,而且他的诗作也长期湮没。在唐代,似乎没有他的诗集传世。从唐朝至元朝,他的诗也没有人重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与他齐名的贺知章、张旭等的生平都是有迹可循,而他偏偏什么都没有。张若虚的诗歌真正被人们广为流传是在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古今诗删》收录张若虚的《春江》诗以后。

他生平无可考证,仅存两首诗皆收录《全唐诗》,其中一首艳压全唐

虽然张若虚的生平事迹无处可寻,但幸好,他还留下两篇名作于世,分别是《代答闺梦还》和《春江花夜月》。特别是《春江花夜月》,成为了人们广为传诵的名篇,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xiá)。

斜(xié)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他生平无可考证,仅存两首诗皆收录《全唐诗》,其中一首艳压全唐

开篇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诗人描绘了一幅奇美的春江月夜画面,春天的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升起,仿佛是和潮水一起涌出来的。许多人都喜欢这一句,因为意境实在是太美妙了。

诗人开头八句全是写景,然后话锋一转,转到感悟人生上来。就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一句,诗人说虽然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可人可以以代代无穷无尽,就和永恒的月亮共生于这世上了。诗人突破了个人情感局限,由江月年年相似想到了是整个人类绵延不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执着和热爱。诗人没有因为个人生命短暂而感到悲伤,因为他从人类的繁衍、绵延中找到了生命永恒这个答案。人生代代绵延不绝,江月年年岁岁如此。

他生平无可考证,仅存两首诗皆收录《全唐诗》,其中一首艳压全唐

接下来是概述了春江月夜中思妇和游子分离两地的深深思念之情。原本是两人分隔两地,是一片哀愁,但是诗人说“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此时此刻,我们共同看着同一轮月亮,虽然彼此不能相知,但是月亮不也同样照着远方的人吗?我真希望随着月光而去照耀着你啊。

思妇想念丈夫,而在外的游子亦在思念家中的妻子,“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说的是游子昨夜梦见潭水上飘满了落花,看见春天已经过去大半,但是我却还不能回家。江水流动,时间飞逝,春天已经过去,江中月儿一日复一日地升起又落下,游子青春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江潭落月沉沉,深深地埋在了海雾中,天空变得黑暗,想到回家依然遥遥无期,游子的心情也更加沉重。

他生平无可考证,仅存两首诗皆收录《全唐诗》,其中一首艳压全唐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望着月亮,游子在想,不知道有多少人趁着这月光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自己却还不能归乡,此时此刻游子内心凄凉,思念却绵延不绝,伴着月光星星点点地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清末学者王闿运谓之"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评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他生平无可考证,仅存两首诗皆收录《全唐诗》,其中一首艳压全唐

除了开篇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意境空灵美妙之外,其实“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一句更是表达出诗人豁达的心理。纵然一个人的生命短暂,但是生命却是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虽然人生苦短,但是生命绵延不绝,望着明月,诗人既没有颓废,也没有苦闷,只有对生命的热爱,也许正因为此,此首诗才能“孤篇压全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