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茶花女》作者小仲馬以親身經歷,寫下這部小說。小仲馬曾經和他媽媽相依為命,到了十歲左右被大仲馬要回了撫養權,而小仲馬長大以後又和巴黎名妓有了一段風流史,最後又離開了她,回巴黎的時候聽聞她已經死了,年僅23歲。此後小仲馬遠離熱鬧,最後24歲寫出來這本書。

瑪格麗特不同與眾,她美麗、聰明而又善良,雖然淪落風塵,但依舊保持著一顆純潔、高尚的心靈。她充滿熱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生活,而當這種希望破滅之後,又甘願自我犧牲去成全他人。這一切都使這位為人們所不齒的煙花女子的形象閃爍著一種聖潔的光輝,以至於人們一提起茶花女這三個字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什麼下賤的妓女,而是一位美麗、可愛而又值得同情的女人。

01

一個美麗女人悲苦的命運和一個不成熟的男人悔恨的眼淚,是他親手挖好的洞穴埋葬了這個女人,並且今後的日子將以他的眼淚澆灌墳墓裡的女人。

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愛情的本質就是讓我們翻箱倒櫃歇斯底里、讓我們去發現那個不為自己所覺察的靈魂深處的自己。

一個妓女和一個出生很好的年輕人相愛了。他們用盡全部力量去愛對方,卻保全不了他們的愛情。

愛情的力量有多大?它可以讓一個人蔑視生命,卻不能給我們一把抵擋外來侵害的盾牌。

那些來自物質的精神的種種衝擊,往往讓人海中的人緊握著左手和右手分散了。

我們忘記了,愛情原本就是有縫隙的,因為有兩個人是兩個靈魂,沒有誰和誰可以融為一體。就是這個縫隙讓那些金錢、尊嚴、地位之類的東西有機可乘。一旦我們彼此意志不堅定,那些外來者的攻勢就會趁機而入……

瑪格麗特——她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名人。她的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她的臉相當精緻,經過精心打扮,越發顯得小巧玲瓏。筆直而富有靈性、鼻翼微張,彷彿在歡迎情人的到來。小嘴輪廓分明而端正,嬌唇裡一口乳白色的貝齒;皮膚上覆著一層淡淡的汗毛,猶如未經人手觸摸過的水蜜桃上的絨毛。黑玉色的秀髮,呈波浪狀捲曲著,露出兩個耳墜,上面兩個價值四五千法郎的寶石耳環熠熠生輝……

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人人都驚歎於她的美貌,也在暗地裡諷刺她的“妓女職業”。有地位的女性不屑一顧與她共處一室,同職業的女性對她彬彬有禮卻不乏妒恨。瑪格麗特是個絕色女子,身上總是流露出與眾不同的氣質。她過著熱情縱慾的生活,臉上卻呈現出處女般的神態,甚至還帶著稚氣的特徵。

她高雅,孤冷,從不刻意討好任何人,即使對待能夠給予她錢財的老公爵也是如此。

02

一次偶遇,英俊瀟灑的年輕貴族阿爾芒愛上了瑪格麗特。

這場愛來得猛烈,來得虔誠。阿爾芒的愛,是全身心的投入與呵護,是毫無保留的真摯和傾慕,他拋棄所有的矜持和自傲,只為求得瑪格麗特一次短暫的回眸。

愛情能讓一個墮入混沌的人重獲新生。


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阿爾芒對瑪格麗特的情感,在當時奢靡虛偽的社會中極其難得,也正是他這種為了愛甘願付出一切的真情,才打動了美麗、善良、無私的瑪格麗特。瑪格麗特雖落風塵,卻仍然保持一顆純潔的心靈和獨立的人格,嚮往真正的愛情。

那顆早已見慣風月、洞察人情的冰冷的心就像一個貪戀的孩子般,沉浸在這熾烈的愛情中……

這是瑪格麗特短暫的人生中第一次被人毫無保留地愛著,她體驗到了新生和幸福感。因此,她想放下過去,不再管那些汙濁的過往,徹底放棄肉慾和金錢,只願與愛人阿爾芒攜手共度新的生活。

03

兩個相愛的人,都願意為對方捨棄所有,全身心地去付出愛。

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為了維繫與阿爾芒的感情,瑪格麗特拒絕接受別人的饋贈。她將過去那些情人贈送的馬車、披肩以及所有珠寶用來還債,開始規劃過平凡的日子。

欠下大數額的瑪格麗特從未開口向阿爾芒在金錢上的幫助。一是為了保護自己那點自尊心、二是為了保護這份愛能夠長久。

她害怕這份感情中夾雜與金錢在一起的混合交易,最後變得脆弱和不堪一擊。

在阿爾芒面前,瑪格麗特早已不再是那個趾高氣揚無所畏懼的交際花了,她變得小心翼翼,如覆薄冰,成了一位戰戰兢兢的愛情守衛者。同樣,阿爾芒也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熱戀中,內心對未來充滿了堅定。不管父親怎樣反對,他都發誓與瑪格麗特共存亡。


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她終於回答說:我絕不離開阿爾芒,也絕不隱瞞與他同居的事情,這樣做可能是一件蠢事,但我愛他,有什麼辦法呢?他愛我也沒有心理障礙,哪怕一天被迫離開我一個小時也是特別痛苦的。

阿爾芒跪在瑪格麗特的腳下,淚水粘溼了瑪格麗特的雙眼——他對她說:“我的生命是屬於你的……”

命運總是背道而行。

就在阿爾芒以為終於得到了父親的認可,可以與瑪格麗特共度餘生時,一封來自瑪格麗特的親筆信,將一切美好都碾碎了……

信中瑪格麗特明確而堅定地表示與阿爾芒分手,理由就是因為自己找到了新的情人。

那夜的風很狂,雨也淒涼,

阿爾芒的愛不堪一擊。碎碎的愛,滋生了無盡的恨。

於是,阿爾芒為了報復瑪格麗特他迅速找到新情人,並且對她極盡侮辱和嘲諷。

終於,本來就有病的瑪格麗特在身心的雙重打擊下,一病不起。

孤單的瑪格麗特,臥病在床無法起身,日日帶著思念與悔恨,盼著,期待著。

每次有人來訪,就亮起雙眸,待看清來人,再暗下眸光,就這樣一直等到與世長辭,都沒再見到阿爾芒的身影。

04

愛情不光要有激情從中斡旋,更重要的要有信任作為基礎,只有經得起考驗的愛情是無價的。

在這當中,阿爾芒的父親找到瑪格麗特,告訴她阿爾芒的妹妹馬上要訂婚了,但對方打聽到阿爾芒和瑪格麗特的關係後表示:如果阿爾芒不和瑪格麗特斷絕關係,就要退婚!

瑪格麗特太愛阿爾芒,為了阿爾芒妹妹的幸福,瑪格麗特只好作出犧牲,與阿爾芒斷絕關係。

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是身份的差距、階級觀念甚至是社會背景,導致父親切斷了瑪格麗特與阿爾芒的感情道路。

愛是飛蛾撲火,來臨的那一刻如晨曦的曙光,分離時像暗沉的夕陽。

於是,悲傷的阿爾芒為了報復又結識了新的情人,對瑪格麗特進行侮辱和嘲諷;才導致瑪格麗特的病情加重,直到無法起床。

也正是因為阿爾芒的無知與盲目,才讓瑪格麗特嚐盡了愛情裡的苦楚。

阿爾芒在瑪格麗特死後,知曉了全部真相。這些血與淚的剖白,瑪格麗特都寫在日記中,句句發自內心肺腑、真切有力,到聲淚俱下無法握筆。彌留之際,她不斷地呼喊著阿爾芒的名字,只可惜聲聲呼喚無人應。

瑪格麗特的高尚與偉大,不僅是表現在她願意為阿爾芒的家庭犧牲,更存在於她的豁然與大度,面對阿爾芒的惡意報復與侮辱,她從未怨恨,她在日記中寫到:

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終愛我的證據外,我似乎覺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會顯得越加崇高。

情感上的虧欠無法償還,只能削其骨,剖其心……

知曉真相的阿爾芒,餘生都在無盡的悔恨與緬懷中度過。

05

《茶花女》讓我們有幸認識了不落窠臼有著高尚心靈的瑪格麗特,同時看到了為了愛而甘願犧牲一切的英氣少年阿爾芒。重要的是:通過小說讓我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屬於愛情本來的樣子,相互成全與甘願付出;也有幸看到了維持愛情的訣竅——相互信任與極盡虔誠。

經得起風雨,受得住考驗,才有資格說愛,否則不過是那短暫的回憶以及零落成泥的塵埃。發自內心的情感不應受到任何拘束與禁錮,愛情本身就是平等和神聖的。

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瑪格麗特美麗又善良,身為煙花女子,仍然保持著一顆純潔而高尚的心靈,她勇於拋開所有束縛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義無反顧的自我犧牲去成就愛人。再多的誓言也比不上樸實無華的真情,千言萬語也抵不過心中真實的悸動。這便是一部名著《茶花女》中的瑪格麗特留給我們的箴言:勇敢去追,勇敢去愛,愛到淋漓致盡,即使耗盡生命,也無怨無悔。

06

寫在最後:故事讀來令人心碎,兩個真心相愛的人,他們之間追求的是最純潔的美好愛情,與利益、與金錢毫無瓜葛;卻被阿爾芒的父親作梗。瑪格麗特身處汙濁的環境,外表冷豔漠然,一旦遇到真愛就甘願變成一朵卑微的野花,低到塵埃裡去。

在她短暫的一生中,曾經有過一次最嚴肅純真的愛情,為了愛人的家庭名譽,她獻出自己一生的幸福。她寧願忍痛割愛;獨自承受那份孤獨與痛苦,受盡折磨,最終含恨離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