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记忆中的镇巴杀年猪


冬月,记忆中的镇巴杀年猪


冬月,记忆中的镇巴杀年猪


---以下为正文---

今天父亲打来电话说了两件事,一是新农合又涨了,每人250元,要我把钱寄回去;二是准备冬月份把年猪杀了。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是肖猪年,“猪”这个字都变成敏感词汇了。猪肉价格涨上天,很多人调侃三月不知肉味,这话真不夸张。勤劳好强的父母今年又养了两头大肥猪,母亲总说:“富要读书,穷要喂猪”。今年这行情,多养猪就不穷了。

按我的意思,杀一条自己吃,趁价格好卖一条。但母亲一向坚持自己,两头都要杀了。因为我家亲戚多,有时来看望老人家,往往母亲都会用腊肉当回礼,母亲不愿欠人情。要放在以往,杀两头年猪,高龄的父母一定操持不下来了,好在现如今只管把猪交给屠宰场,杀完了也送货上门。

我们那里的风俗,家家户户都得杀年猪,腌腊肉。冬腊月份,天麻麻亮的时候,坝子四周的瓦房上就炊烟袅袅,大铁锅里雾气腾腾,都早早起来烧水杀猪,整个早晨,猪的哀嚎声就此起彼伏响成一片。父亲头天就开始准备了,吩咐我放学后去山坡上砍棕树叶,还要割一根葛藤。把烫猪的扁桶抬出来,倒上水看是否漏水,如果漏水就会找来锯木屑放在漏水的地方,用尖头的木棍扎紧。晚上在火塘边把棕树叶烤软,搓成一条条的绳圈,葛藤也搓成大号的绳圈,葛藤挂猪头,粽叶绳挂猪肉条。母亲去赶集,买好吃袍汤的菜蔬、香烟、酒水。提前洗好一口生铁毛边锅,灌满水,准备好烧水的柴禾。那时没有手机,完了还得跑一趟,请好帮忙的人,邀请吃刨汤的人。

冬月,记忆中的镇巴杀年猪


刀儿匠穿着油腻腻的皮围裙,挎着竹篮,嘴里歪咬着香烟,踏着白霜赶来。帮忙的人也陆续赶来了。其中,一般都有一个善于翻洗内脏的人,一个孔武有力的人。父亲和他们寒暄着,递烟泡茶。水开了,刀儿匠喊一声:“驾势”,提了黑森森的连环勾来到猪圈,一下子伸进猪嘴里勾住,两个人提耳朵,一个人提尾巴,前拉后拽的从猪圈里弄出来,惨叫声中其他的猪崽吓得在圈里狂蹿乱跳。几个人一鼓作气把猪扳倒在宽的火板凳上,一个人手脚并用向下死死拉住猪尾巴,中间的两人用膝盖顶住猪的脊背,手牢牢抠住肚囊皮,刀儿匠用脚踩住连环勾,按住猪头。人都在猪的背后往一个方向使力,这样猪的首尾不能动弹,四腿离地,蹬碰不到任何东西,无处着力。刀儿匠一手按着猪嘴筒,将七寸长的柳叶型条刀快速捅入猪脖子直至刀柄,抽刀出来用嘴含住,双手按住猪头,猪到了最是吃痛的时候,垂死挣扎,刺耳惨叫,鲜血喷涌。刀儿匠暴鼓着双眼,口中利刀鲜血淋漓,示意我把接血的洋瓷盆摆好,我紧张得心里砰砰直跳。空气从杀开的刀口进入猪的胸腔,鲜血泛着泡沫越流越少,猪蹬了几下冷蹄,刀儿匠说. :“敞气了”。然后查看盆里的猪血,说:“明年诸事顺遂”。弥漫的血腥味引来了好几只家犬,舔着舌头远远的徘徊观望,趴在房檐上的肥猫也连连馋叫。

冬月,记忆中的镇巴杀年猪


几个人轮番提滚开水往扁桶里倒,刀儿匠用尖刀在猪鼻孔里捅开一个口子,用葛藤套住。一边试水温,一边指挥众人添加冷水的份量,要把汤兑好,否则除毛不净。猪横放在板凳上,两个人各抬板凳一头,一人提猪头,一人提猪尾,把猪溜进扁桶里面。刀儿匠一手拽住葛藤,一手拽住猪尾巴,提拉摆动,其他的人手持杠棒子随着杀猪匠的节奏不停的杵点着,目地是要让水汤浸泡到每个地方。刀儿匠在猪身上抓了几把,说:“来了”。于是将木梯子伸入扁桶里,利用杠杆原理把猪捞将起来。猪的鬃毛是要回收的,不用提说,大家把拔下的鬃毛都放到刀儿匠的竹篮里。有的用刨子刨,有的用刀子剃刮,猪头最不好除毛,一般用刀儿匠带来的麻爪石撞打。两根烟的工夫,一具白花花的赤条猪就给办出来了。

冬月,记忆中的镇巴杀年猪


接下来就是开膛破肚了。这个时候母亲会来问刀儿匠,猪有几指膘,都说有五指膘,母亲也很高兴,辛苦劳动一年的收获,被人认可,当然值得高兴。先用连环勾勾住猪腿,挂在梯环上,然后把梯子立起来靠墙上,猪身就垂挂起来了。先砍下猪头,取出猪舌,将猪头泡在冷水桶里。取猪心的时候,刀儿匠会把手伸进去掏出凝块的膛血,有些彪悍的刀儿匠会生吃几块冒着热气的膛血。取出消化脏器的时候,有一个人用铺了塑料纸的竹筛接住,端到一边去用温水洗灌。待所有的内脏取完,刀儿匠就用砍刀从猪的脊骨处下手,砍成两扇,再抬到案板上,按瘦肉、排骨、五花肉、肥肉的分类肢解成小块。我在旁边用牛耳尖刀把每块猪肉刺开一道小口,用粽叶绳套起,提到竹席上面铺好,还要提防猫狗偷吃。刀儿匠会挑一块最好的肉送到厨房办袍汤宴用。整个过程,手脚麻利的刀儿匠只需要一顿饭时候。

冬月,记忆中的镇巴杀年猪


来吃袍汤宴的都是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大家在寒冷的冬天里吃着热气腾腾的新鲜猪肉,喝着烧酒,欢颜笑语,家常话里。夸刀儿匠的手艺好,夸主人家勤劳猪喂得好,赞叹社会越来越好。在忙碌而热闹的冬腊月,杀年猪迎接新年的到来。

冬月,记忆中的镇巴杀年猪


最后就是制作腊肉,在一个密封的容器里,放上花椒、八角、桂皮、盐,与猪肉腌制十天左右后,把肉取出来挂在火塘上方,砍来柏树丫连续熏烤几个礼拜,脱水后再挂到通风的房梁上储存。一年四季都有腊肉吃了。渣豆腐热面皮,树花菜炖腊猪蹄,是我们那里著名的美食。腊味醇厚,肥而不腻,瘦不塞牙,是我这样漂泊在外的游子,永远牵挂的味道。

冬月,记忆中的镇巴杀年猪


如今农村散养猪的人越来越少,青壮年严重流失。我还是赞同老母亲的那句话:“富要读书,穷要喂猪”。年关将近,在梦里又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地方,见到了那些久远而又模糊的场景,在一片热雾里,听到刀儿匠说:“明年诸事顺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