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8.7萬“棟長”、房東 12.7萬棟出租屋管理妥妥的

<table> 有了8.7萬“棟長”、房東 12.7萬棟出租屋管理妥妥的

2019年度優秀棟長代表。通訊員供圖

/<table>

近年來,白雲警方堅持“借力、嵌入、融合”理念,在全區範圍內大力推行“棟長制”出租屋管理模式,打通社會治理“最後一公里”,多措並舉激活社區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棟長”群裡24小時在線解答指導防疫

“我第一次聽說‘棟長制’這個詞,是在去年5月份社區民警對我們的一次走訪活動中。”來自白雲區黃石江夏社區的黃先生,經營二手出租屋已有近七年的時間,一共承租了180多套房。

對疫情期間的出租屋管理,黃先生更是有著深刻感受:“特別是在這次防疫期間,自己管著這麼多租客,責任還是挺大的,但我們並不害怕,因為微信群裡派出所民警和‘雲安客服’幾乎24小時在線,為我們解決了很多困難,包括對各種政策的解答、‘平安白雲’防疫功能操作的指導、日常管理的注意事項等,讓大家很有歸屬感。”

看似宏大的社會治理問題,解決起來所需要的卻是一針一線的“繡花”功夫和“靶向發力”的精準施策。

自2019年5月以來,為進一步加強出租屋精細化管理,白雲警方根據白雲區城中村“人多、屋多、治安複雜”和二手房東普遍存在的現狀,在全區範圍內發展二手房東、部分屋主、公寓即時租日租等出租屋經營者擔任樓宇“棟長”,由派出所考核通過後發證掛牌,持證上崗,引導他們做好日常巡查及物防、技防、人防等各類防範措施。目前,白雲區出租屋棟長、房東有8.7萬多人,管理著12.7萬餘棟出租屋。

600多個微信群將信息及時傳至“最後一米”

申請成為棟長,需要具備相關條件,如樓宇已經安裝標準門牌、房間標註編號、房屋滿足消防安全需要、申請者無犯罪前科、具備一定組織能力及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等。

申請者需在“平安白雲”小程序上進行註冊,隨後由派出所民警線上線下對棟長信息及樓宇情況進行審核,合格後即可在“平安白雲”系統後臺進行確認,並根據合同期限設置棟長的有效期,最終系統會自動生成屬於該名棟長的編號和身份二維碼。

白雲區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大隊教導員孫珺告訴筆者,在日常管理中,棟長除了信息登記錄入,還要定期巡查,消除隱患,向租客宣傳各類安全防範和防盜防騙知識,公安機關保障棟長在經營管理中的合法權益,並對其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協調解決。

“我們每年會組織各派出所對棟長管理的出租屋進行星級評定,管理較好的出租屋將向各鎮街推薦參評‘放心出租屋’,並向其頒發光榮牌。”孫珺認為,該制度搭建了一個信息傳達和宣傳反饋的溝通渠道和平臺,構建“派出所—出租經營者—租客”的關鍵紐帶,從而實現了出租屋管理事項的快速傳達和及時解決。

目前白雲區共搭建了600多個“棟長”微信工作群,將派出所領導、鎮街相關部門人員、社區民警、輔警等工作人員全部納入群內,同時督促棟長以樓棟為單位建立租客群,以便信息能及時傳至“最後一米”,方便日常管理、宣傳及溝通。

在這些微信群裡活躍著一群人,他們是由白雲分局民警、輔警自發組成的平安教員團隊——雲安客服,白雲區330多萬人申辦“防疫通行證”,以及“健康上報”“防疫巡查”“復工復產證明”等措施全部落實到位,無不得益於“雲安客服”的日夜付出和棟長等共治力量的全面助力,他們為社會安全管理觸角不斷延伸提供了關鍵的力量。

“智慧管理”助力社會治理創新

“在手機裡實時操作,人來登記,人走註銷,一眼就能看到哪個房間住著什麼人,方便管理,關鍵是還免費使用,省錢又省力。”來自新市街的棟長文姐管理著大埔社區的兩棟出租屋。以前租客和套間的管理令人十分頭疼,現在統一平臺對住宿人員和來訪客人進行登記後,很多信息都理順了,“我們放心,租客也安心。”

白雲警方通過“平安白雲”小程序開發出“安居助手”功能模塊,開放給全區企業、房東、快遞小哥等群體作為信息管理平臺使用,利用人們常用的微信小程序進行信息登記,並生成“人、證、機合一”的電子身份,確保人員信息真實、有效、鮮活,讓房東、企業管理者可以有效規避人員虛報信息的風險,從而杜絕了許多安全隱患。

租客在手機小程序進行信息錄入後,信息可實時流轉至白雲區門禁系統,租客便可直接到門禁點辦理入住登記,無需房東出示紙質證明,無需現場辦理,高效便捷。除了門禁信息,“平安白雲”系統還彙集了社保、醫療、水電、電信等各類數據,實現促進跨層級、跨領域、跨系統數據之間的碰撞比對與深度融合。

高度“互聯互享”的信息,使社會治理工作從原來分散的一個個“點”、一條條“線”,有機織成覆蓋全區居民的一張“網”,利用碰撞產生的數據助力社會治理。歷經新冠肺炎疫情的檢驗,“平安白雲”系統目前也升級成為全區信息採集、共享、應用的統一平臺。

南方日報記者 汪棹桴

通訊員 劉海弘 丁燕 張夢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