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折让一般不能超过多少比例?

用户4445096470162


这个问题一般要看从什么角度来看,下面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一、生产商:作为生产商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厂家,一般作出折让都是处于加快销售的目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厂家去库存,对快消品食品企业来说,来有一个产品效期的问题,效期越长折让的力度越大,另外年底的时候,也是厂家折让力度最大的时候,这时候,厂家的目标通常都是去库存,所以经常见到有百搭30甚至50以上的力度,这时候,厂家要求的是快速回笼资金,所以折让只是手段而已。

二、代理商:作为代理商,为了扩大销售,本身也在做销售折让给零售商,代理商经常把厂家给与的折让直接下放给零售商,这在快消品行业非常常见,力度实际上就是厂家能给多少,代理商就能给多少,还有一种情况,代理商也要去库存的情况下,例如效期不好,不影响品质的外包装损坏,这时候,代理商往往会赔一点前也要处理掉,这时候折让力度也是很大的。

三、零售商:大型零售商例如超市,它本身为了销售也经常要求代理商提供折让,这个力度取决于代理商给的力度,具体的就和上边第二条代理商所能给出的力度是一样的,比较特殊的是粮油组,粮油组经常会出现这让很低,可是这个力度往往是代理商收取配送费不加毛利,零售商牺牲买利率来做出的,力度很小,完全是为了冲销量才这样做的。小的零售商,例如社区便利店的这让就很小了,因为销量不大,代理商给的力度就不会大,加上零售商本身承担租金人工等成本,也无法让小型零售商做出放弃毛利的行为。

因为本人只做过快消品,在我看来,折让还是要看产品本身的定价策略,没有说不能超过多少的说法,只有不能低于成本的说法。


小丸子1125


打折没有标准,根据你的商品你的策划来定。

一般奢侈品、大品牌打到八折就是极限了。而处理品、不良品一折也正常。

如果你是老板,想长期的做一门生意,你的主打商品的折位是要设计的。折扣太低,会造成你没有利润,最终让顾客摒弃了这个产品。

折位太高,又无法完成产品的普及率。

这和你后期的运作,以及对这个产品的架构设计都有关系。

我的策划理念是:宁送不打折。

我可以给客户赠送其他的产品甚至附加服务,但是折扣不能打。虽然赠送礼品,等于打了折,但是两者性质却不同。

建议你参阅销售策划等相关书籍。


岚婷云集


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企业将商品销售给买方后,如买方发现商品在质量、规格等方面不符合要求,可能要求卖方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的减让。 销售折让如发生在确认销售收入之前,则应在确认销售收入时直接按扣除销售折让后的金额确认; 已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且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如按规定允许扣减增值税税额的,还应冲减已确认的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正常比例不能超过百分之30%!



王勇聚


1、  销售折让是市场营销中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问题,它直接涉及到4P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价格”,价格无论对产品还是消费者都最有杀伤力;所以,对待折让一定要慎重!此外它还有一个大家更加熟悉的称呼“打折”或者“折扣”。

2、  销售折让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比例。比如快消品行业一般是10%-20%之间。例如我们经常吃的方便面、饼干、饮料等快消品,一般的销售折让也就在10%--20%之间,因为这些东西客单价比较低,所以,大部分人可能没有感觉。比如2元/瓶的矿泉水,折让20%(也就是打8折),1.6元,仅仅便宜了0.4元,真的无关紧要。但是,可以想一想如果一个商店一天可以卖出去500瓶,总的折让是多少?算一下一天下来也是很吓人的一个数字。如果能够达到30%的折让,除去各种费用,不赔钱就不错了。

3、  对于一些耐用消费品、百货、玩具等产品。比如拖把、拖鞋、衣服等,销售折让更大,一般都在30%-40%之间,买一赠一(50%的折让,也是五折)的现象也很常见。当然,这只是销售的一种手段,即使这样的价格,商家肯定也是挣钱的,只是挣得少了,但是量大一些,或者叫“薄利多销”吧!

4、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比如手机、家电、汽车等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产品毛利很低;很多商场卖一台洗衣机还没有卖一瓶矿泉水的毛利率高(不是毛利,是毛利率);所以,这种情况下,销售折让也不会很大。当然他们还是挣钱的,挣得“隐性”的钱更多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