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峰当向导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3月11日,中国西藏登山协会宣布,关闭珠峰北坡(中国西藏一侧)的通道,防止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爆发新冠病毒,且治疗和救援难度大。不允许任何探险队在山峰北侧攀登,开春后的一系列登山活动被取消。​

对于普通人而言,一生能攀登一次珠峰已是人生一大牛事。

比这更牛的,是在珠峰当向导。

那么,在珠峰当向导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本文作者采访了中国登顶珠峰次数最多的高级登山向导扎西次仁。

攀登一次珠峰要两个月时间。四月告别妻儿,五月底或六月初才能回家。对于攀登者来说,珠峰只有一个季节:那就是五月中旬的攀登季。作为一名向导,我需要先到珠峰大本营帮助客户做适应性训练,这个训练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一上一下的过程。


在珠峰当向导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比如今天上到海拔5800米,明天下到海拔5200米,后天再上到海拔5800米,大后天再上到海拔6500米,适庆两三天,又上到7028,然后再休息两三天,再下到6500,再适应两三天,到7028,然后再到7500,适应气候和高海拔,反复上下,所以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慢慢适应。没有人能从大本营一口气冲顶珠峰。

在攀登季里,真正冲顶的时间只有一周。如果不能好好利用这一周的时间,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全世界计划攀登珠峰的人都会聚集在这个窗口期,在短暂的时间里,寻找合适的冲顶机会。


在珠峰当向导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2019年冲顶珠穆朗玛峰的窗口期特别的短,一般来说珠峰的冲顶窗口期有6-10天,而2019年的窗口期只有三天,分别是是5月21日、22日、23日,所有的登山队都集中在这两天去冲顶,这就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堵车”现象。

在海拔超过8000米的地区,零下20多度的气温、复杂的气候条件和无法预料的突发状况,使得生存的每一秒都异常艰难。这场长达3个多小时的“拥堵”,意味着氧气在消耗、体能在衰退,每延长一秒钟,都是对身体和意志的考验。

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在中国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而我一直都在珠峰北坡做登山向导,我攀登珠峰18次,从来没有遭遇“拥堵”事件,这是因为中国境内的北坡,对攀登珠峰的审核非常严格,一是对于每年进山的人数严控在300人以内,二是对攀登者的个人能力有要求,必须是依次取得了5000米、6000米、7000米、8000米的登山证书,才有资格申请攀登世界之颠珠穆朗玛峰,这样的规定对于“拥堵”事件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在珠峰当向导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