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水谷产业园(中国水谷)建设可行性论证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郑州水谷产业园(中国水谷)建设可行性论证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4月2日下午,郑州水谷产业园(中国水谷)建设可行性论证推进工作座谈会在我校龙子湖校区第四会议室召开。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朱巨亚、水利局副局长王举、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河南省水利投资集团水谷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伦焰,副校长刘雪梅及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基建处、水资源学院、校地合作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座谈会由刘雪梅主持。

会前,校长刘文锴专门会见了朱巨亚一行,就建设郑州水谷产业园(中国水谷)的规划设想和重要意义进行了交流、交换了意见。

座谈会上,马建琴、黄立新、汪伦焰首先介绍了郑州水谷产业园(中国水谷)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规划思路、功能定位、建设规模、投资形式及发展前景等,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后,朱巨亚指出,华水提出建设郑州水谷产业园(中国水谷)的设想是乘大势、谋大事、大手笔,是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服务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体现,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作出批示,要求市发改委、规划局、水利局等单位进一步研究论证。他就细化完善论证方案、推进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要持续强化认识。郑州水谷产业园(中国水谷)项目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紧密契合,前景很好,可行性强,对河南省、对郑州市都是难得的机遇,各相关单位一定要下大力气统筹谋划各方面工作。二要进一步放宽视野。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组织工作专班深入研究论证项目选址、明确功能定位、细化管理模式等,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三要尽快建立政策支持体系。明确项目在人才引进、资金投入及公共服务等各方面所需的支持政策,为项目落地及运行管理提供切实保障。

刘雪梅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建设郑州水谷产业园(中国水谷)是我校基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对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服务省会产业布局行业发展,依托水利办学特色和人才、科技资源优势提出的一个重大构想,如果建成将成为黄河流域优化产业布局、打造涉水产业链的新亮点,助推涉水科技创新服务、培育绿色特色水产业的新平台,促进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发展的新支撑,对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将起到积极带动作用。她表示,双方已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重要性和下一步工作重点等达成高度共识,学校将同郑州市有关方面继续保持密切沟通交流,认真梳理会上提出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修订完善论证方案,安排专人进行对接,积极参与后续论证工作,配合做好有关推进工作。

座谈会上,双方就项目选址、建设规模、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以及在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上,如何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开发建设、郑州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城市核心板块建设等衔接匹配进行了深入论证和交流。

监制:郑荣军

供稿:党委宣传部 校长办公室

摄影:刘春杰

推送:朱宇 冯艺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