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她是書中唯一的凡人女君子,與鬼魅狐妖平分秋色

《聊齋》|她是書中唯一的凡人女君子,與鬼魅狐妖平分秋色

很多人認為,《聊齋志異》的故事離不開鬼狐花妖題材。但是,在《聊齋志異》中,也不乏世情小說內容,並且其精彩和深度,不遜於花妖鬼狐題材。在這其中,《胡四娘》算其中典型內容。《胡四娘》的故事可以這樣簡單概括:胡四娘,是家中的妾生下來的女兒,因此註定地位偏低,而有術士給胡家子女占卜的時候,稱胡四娘為大貴之人。但是胡老爺卻選擇將胡四娘嫁給了一個窮秀才程生。程生是以入贅的身份成為胡家女婿,從這不難看出程生的家境何等貧寒。也因此,胡四娘成為家族譏笑的對象。但隨著程生得到貴人幫助,有了朝廷的功名以後,胡家上下對胡四孃的各種諂媚也隨之而來。胡四娘夫婦發跡以後,對之前的恩人給予盡力回報,並對胡家人進行了恰當、不失分寸的嘲諷。

《聊齋》|她是書中唯一的凡人女君子,與鬼魅狐妖平分秋色

寫作手法

蒲松齡在創作《胡四娘》的故事裡,用了兩條線索來帶動故事的全局發展。一條是胡四孃的行為主線,另一條這是程生的身份變化主線。胡四娘和程生的身份地位變化,從而引發了胡家內部天淵之別的態度,通過胡家人對胡四娘夫婦的態度變化,可以感受到封建社會下的人情世故和世態炎涼。起初程生卑微的時候,胡家上下,甚至僕人都敢挖苦“姑爺”,可想而知胡四娘夫婦的地位。而程生在外的際遇,改變了胡四孃的地位,由此,以胡四娘為視角的胡家人開始表現出各種醜態。而讓人感到稱奇的,則是胡四孃的態度和行為,不論是起初被胡家人看不起,還是被胡家人恭維,胡四娘都不為所動。而《胡四娘》的故事,就是在程生的動和胡四孃的靜這兩條線索帶動的。

《聊齋》|她是書中唯一的凡人女君子,與鬼魅狐妖平分秋色

貴者自貴

在《胡四娘》的故事開始,蒲松齡就為胡四孃的命運打下了伏筆:胡四娘將會是一個貴人。而蒲松齡在刻畫胡四孃的形象方面,側重向讀者展現胡四娘“貴者自貴”這一特點。所謂“貴者自貴”具體體現在胡四娘對外界評價的態度上:當胡四娘不如意、受到家人嘲諷甚至下人挖苦、調侃的時候,對於這些現象,胡四娘絲毫不予理會。這種心境之所以被認為高貴,是因為古語有所謂的“大人不記小人過”,或者說皓月不會自貶身價和螢蟲爭個高下一樣。而隨著胡四孃的丈夫程生有了功名,胡四娘成為名至實歸的貴人以後,對於身邊人的恭維、吹捧,胡四娘和以往一樣,依舊保持絲毫不予理會的態度——換而言之,胡四娘並沒有因為丈夫的地位提升,而感到欣喜若狂。這種不為獲得好處而讓心境受到干擾的現象,是貴人心境的另一種體現:因為對於貴人來說,再大的好處,都動搖不了自己的心態。

《聊齋》|她是書中唯一的凡人女君子,與鬼魅狐妖平分秋色

儒家“女君子”

對於蒲松齡來說,胡四娘或許是蒲松齡心目中的“女君子”形象。蒲松齡作為一個受儒家思想影響下成長的舊知識分子,對於蒲松齡來說,其理想的世界以及心目中的豪傑,大多是以儒家的“大丈夫”、“君子”的標準來衡量。而胡四孃的形象,恰好符合儒家的“女君子”形象。胡四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為貧賤而感到自卑,也不會因為自己真成為了貴人就變得囂張跋扈、不可一世。並且,胡四娘在身份變化前後保持一致的態度,也展現了何為寵辱不驚、何為不卑不亢。並且,胡四娘還是一個有眼界、懂內斂的女子。在貧賤時候,她不理會胡家人的歧視,是因為她知道在實力不濟的時候,讓自己強大才是唯一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她選擇對胡家人的排擠一笑置之;當胡家人恭維自己的時候,她沒有迷失,因為她知道,胡家人這是“只敬衣衫不敬人”。這一點,其實鬚眉男子又有幾人能做到?

《聊齋》|她是書中唯一的凡人女君子,與鬼魅狐妖平分秋色

禮失求諸野

蒲松齡選擇塑造胡四娘這個形象,其實也是表達了蒲松齡對儒家理想社會、儒家豪傑的一種期盼。所謂“禮失求諸野”。在蒲松齡生活的明清社會,整個上層社會充滿腐朽,世態炎涼的現象也滲透明清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在明清官場,保持儒家的理想精神來應對周圍,會顯得格格不入最終遭到排擠:比如明朝的海瑞就是其中的典範。蒲松齡在對明清社會的失望之餘,於是寄希望於民間,由此,產生了胡四娘這樣的儒家女君子的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