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編者按】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根據縣文明辦通知精神,平邑縣文聯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文藝作品網絡展。本期編髮文學作品專輯



【目錄】

我在這個清明想你——致犧牲在防疫一線的逆行者(文/耿玉東)

警營追思英烈魂——緬懷我的好戰友彭錦平(文/薛玉偉)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清明


細雨紛飛,陰沉的天色

壓的很低,恰當的襯托了肅穆的氛圍

祭奠的酒,一盅盅灑落墓前

燃燒的紙錢,化作蝴蝶飛入天堂

親人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和低語

一寸寸抬高墳塋上泛綠的萋萋青草


清明雨,從一首沉重的唐詩裡落下

盡情飄灑。再多的詞語

此時,也無法描繪內心的傷悲

失魂落魄的掃墓人,在鎮上酒家

獨自飲著一杯又一杯哀思


舉頭望天,這冰涼的清明雨

落在臉上,感覺就是我們剛剛流下的

追念先輩的悽悽淚水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父母雖亡 吾仍孝之


寫下這個題目時,眼前已經是淚眼迷離。父母雖亡,吾仍孝之。有些人就說了,父母都去世了,你怎麼孝順。其實,在人的一生中,對父母的孝順是一生一世都存在的,都是須臾不可離棄的。


如何在父母去世之後盡孝。筆者認為,主要是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父母的克勤克儉精神,活著時候的句句教誨,自己幼稚時的頑逆,個人平常時內心的反思懺悔,逢年過節時的祭奠,這些都是對老人孝的繼續。老人當初定的家規你不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老人給你定的婚姻你不守,老人的遺產田產守不住,違反國家的法令法規,常年不給父母聯繫,讓老人擔驚受怕,如此等等都是不孝之舉。


今年的清明節,因為新冠肺炎的緣故,國家有規定,不能夠回家祭祖掃墓,提倡網絡上寄託哀思,也是盡孝之舉,否則,不守規定,回家祭祀,不忠國家的法令,非父母之所望也,也是不孝之舉。盡孝的前提必須是盡忠。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這段話講的是孝道,怎麼算孝呢?他分了三個方面:第一,這個“父”也包含母親,因為父親是一家之主,所以就只提父親了。父母在世的時候,看看子女的志向是不是和父母的一致,這就是養父母之志,如果違逆父親的志向,總跟父親對著幹,那就不能算孝了。第二,就是父母去世了以後,觀察他的日常行為,能不能做到《弟子規》上所講的“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一個人是不是對父母有孝心。第三,就是父母過世後,我們能不能依然和父母生前一樣,按照父母的志向去生活,而不去隨意改變,如果能做到這樣的話,也算是孝了。


這裡是分為父母在世和不在世兩部分說的,父母在世的時候,如果不能和父母的志向一致,不能聽從父母的教導,這就是不肖子孫了。如果父母在世的時候,能夠和父母的志向保持一致,但父母一過世,就改變志向,忘記父母的教導了,這也是不孝。只有無論父母在世還是過世,都能從一而終,始終遵從父母的教導,和父母的志向保持一致,這才算是孝道。


說到這裡,可能大家就有不同意見了,父母正確的教導可以遵從,難道錯誤的也要遵從嗎?假如父母是小偷,難道也要聽從父母,也要和父母的志向保持一致,跟著去做小偷嗎?孔子絕對不是這個意思,“三年無改於父之道”裡的“道”,就是正道,而不是邪道,為什麼這麼說呢?《論語.里仁》裡有一段話: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就是說為人子女的,不能盲目順從父母,如果發現父母有錯誤了,應該在萌芽的時候及時提醒,不要等父母釀成大錯了,這時候就悔之晚矣。向父母及時勸諫,這本身就是孝順,就是為了父母好,並不是說無論對錯都要順著父母的意思。即使父母不聽勸告,我們也要保持對父母的恭敬心,不能因為父母不聽勸告就看不起父母,更不能譏諷、嘲笑,甚至毀謗父母,要保持勸諫的初衷,有不同意見先保留,等找到合適的機會再繼續勸諫。


如果父母在世的時候,我們聽從父母的教導,和父母的志向一致,看起來很孝順,可父母一旦去世,就把父母的教導甩到一邊,該幹啥幹啥去了,這明顯就是不孝呀!別說是父母了,就是對朋友,也不能人走茶涼,說變臉就變臉吧,那也太勢力眼了,太小人了。


生而能養,死而能祭,遵紀守法,忠厚傳家,這是列祖列宗希望兒孫做的,遵之為孝,逆之為不孝。在當今社會,追求功名利祿不擇手段之輩大有人在,借刀殺人,挑撥離間,渾水摸魚者大有人在,對付這些人怎麼辦,我的意見,還是以不變應萬變,做好自己,孝老人,忠國家,敬同事,行得正,怕他幹啥?平邑縣是全國聞名的“中國孝都”,舜帝、曾子、仲子、老萊子就是平邑的先賢,《麃(biao)孝禹碑》就是平邑最重要的最實用的寶貝,窮吾一生,無他,就是行孝、盡孝、宣傳孝文化,這些是我畢生之追求,死而無悔。


父母雖亡,吾仍孝之。為什麼我要這麼不遺餘力的宣傳孝文化。因為“孝”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作為倫理道德之本、行為規範之首,備受人們推崇。孝道還是一種社會力量,需要我們大力弘揚和踐行。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高尚的人。大孝愛國,孝是保衛和平、赤誠報國的莊嚴使命; 中孝立業,孝是竭盡心力、艱苦創業的時代精神; 小孝撐家(持家、 愛家、 護家), 可以使家庭和睦,所以這也就是《孝經》所說的“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什麼是至德要道,那就是,最好的道德,最好的道理,是國之寶貝,可惜今天的人多有不識寶者,棄之如敝履,吾唯有哭哉。


一部生生不息的中華文化,其核心的內容就是孝啊。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清明時節,寫此小文,以告慰列祖列宗,古之先賢。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讓平邑縣全體同仁一起來弘揚中華孝文化,打造“中國孝都,山東平邑”品牌,為建設“山清水秀幸福和諧”市域副中心城市盡一份綿薄之力而共同努力吧。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悼念涼山撲火英雄


清明祭奠掃墳塋,

緬憶消防焚身兵。

怒責玩火燒林者,

悵惘白髮哭英靈。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永遠的清明節


每年,當清明節來臨時,我總要把前一年清明節插在樓房和儲藏室門旁那些已經乾枯的柳枝和松枝輕輕拿掉後,再把從街上新買的幾支翠綠的柳枝和墨綠的松枝重新插上。拿下來的這些柳枝,經過一年的日子,早已被風化得水分殆盡,枯槁得像夾在書本里的標本一樣,用手一觸,上面的葉子和柳眉兒就簌簌地落了下來,看到這些,使人油然對滄桑的歲月,生出一些感慨來。

年年歲歲,門旁新插的柳枝是一樣的翠綠;歲歲年年,清明節的儀式也幾近相同。在童年的記憶裡,每當清明節來臨時,在鄉下的老家,總要在日出之前,在自家的院門和屋門的房簷下插上些新折的柳枝;早飯後,父親便領著我,來到村南那些埋有先人的祖墳地裡,先擺上幾樣供品,然後再讓我在墳地的樹上噼裡啪啦地放上一掛鞭炮後,便開始燒些紙錢。父親一邊祭祀禱告,一邊對我說:這些先祖,是我們家的根,他們會保佑我們的,年啦節啦,一定要給他們上上墳,燒燒紙,不要忘了他們。那時,我不以為然;私下地認為,父親這是迷信,但不敢說出來。祭祀完後,父親再用隨手帶來的鐵鍁,往那一個個饅頭似的墳頭上添些新土,父親告訴我說:這叫圓墳;因為是過節,因此,過了午後,還要吃上一頓母親和姐姐包的、從自家菜園裡剛割下來的韭菜拌豆腐餡的水餃。

從童年至現在,幾十年了,對於我來說,清明節插柳祭祀吃水餃,已經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儀式和生活習慣。即使住進縣城後,每年的清明節,這種生活習慣也依然如故。但不同的是,童年時,對於清明節這些儀式和生活習慣,司空見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對於清明這個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才有了深層的瞭解。 

正如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懷念屈原一樣,中國的許多傳統節日是因懷人紀事而逐漸流傳下來的。清明節插柳也不例外,也是為了紀念一個人。

據傳,春秋時期,“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為晉國公子時,因父子兄弟之間的衝突,而被迫在國外流亡十九年。直到重耳的弟弟晉惠公死了,才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國。重耳即位後,跟他一起出國流亡的隨從人員,都紛紛爭功請賞要俸祿。其中,唯獨有一個叫介之推的人沒有到晉文公面前邀功請賞。——介子推曾經在重耳流亡時餓得快死的時候,主動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用火烤了給他吃,從而才使他得以活下來的人。而晉文公就偏偏把這樣一個對他有救命之恩的人給忘了。於是,淡薄名利的介之推便和自己的老母親一起來到綿上(也說介山或綿山,在今山西介休境內)。以後,晉文公想起這件事後,覺得有愧於他,就派人四處尋找,都沒有找到。後來,聽說介之推和他的母親隱居在綿山,不願出來。為了能把介之推和他的母親逼下山來,於是,晉文公就下令讓人放火燒山,即使這樣,介之推也沒有下山。大火過後,晉文公和隨從上山一看,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和一棵燒焦的松樹已經被燒死。

晉文公為彌補自己的過失,就把綿上的田地做為介之推的封田;為了永遠紀念他,晉文公又下令在介之推和他母親被燒死的這一天,不準晉國人動火做飯,一律吃寒食,這就是“寒食節”。以後,每年的寒食節都是如此。

第二年,晉文公率領著群臣又去登山祭奠介子推,當走到他的墳前時,只見那棵被燒焦的老柳樹又活過來了,而且條條綠枝,隨風飄舞,生機盎然。於是,晉文公就把這棵死而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把這天定為“清明節”,規定人們在每年的清明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插柳,以此來悼念介之推。後來,清明節插柳,便逐漸演變成了祭祀和懷念親人一種重要的儀式和生活習慣。

古老而又動人的傳說,給這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增添了幾分厚重的道德內涵。後來,清明節也逐漸演變成一個祭祀和懷念親人的節日。

然而,清明時節不僅僅是一個令人追思和緬懷的季節,還是一個適宜踏青和郊遊的時節,更是一個充滿浪漫個詩意的節氣。這時候,沒有了早春的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也少了反反覆覆、陰晴不定的天氣。天色是湛藍湛藍的,陽光明媚豔麗,天空澄澈得幾乎是透明的,空氣中有微微的陽氣在隱隱約約浮動著;風是和煦的“吹面不寒楊柳風”;大地上,千樹吐翠,萬木競綠,花兒也開得奼紫嫣紅,爭奇鬥豔,草色遙看,大地上像鋪了一床綠色的毯子,到處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這樣一個美好時節裡,人們到戶外踏青旅遊,不僅能陶冶情操,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對於那些正處於鍾情的少男和懷春的少女來說,古往今來,不知發生過多少美麗動人愛情故事!

思接千載,夢迴唐朝。一千多年前,當大唐春闈(科舉考試)的序幕拉開時,有一個叫崔護的書生來到都城長安,參加進士考試後落第。心情惆悵鬱悶的他,清明節這一天,獨自一個人來到長安城南的郊區踏青。城郊美麗的景色,頓時驅散了他心中的陰霾,令他流連忘返。不知不覺中,他有些累了,也有些渴了,想找口水喝,便來到一個村莊,叩打著村頭的一戶桃樹環繞的人家的大門。不一會兒,一個美麗的少女出來給他打開了大門,並把他領到院子裡,給他舀了一瓢水。崔護立在院子裡喝水時,少女便把那窈窕的身子靠在院內的桃樹上,深情地望著他。這時,桃樹上綻放著的火紅的桃花,正映照著少女美麗的臉龐。崔護一看之下,頓生愛慕之情,喝完水後,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少女的家門。

第二年清明節來臨時,崔護舊地重遊,又來到那位少女家的門前,只見院牆周圍的桃樹,依然如去年一樣開得嫣紅,而大門卻已緊緊鎖閉,不見了那位少女的身影。此情此景,睹物思人,崔護悵然若失,便揮筆在門上題詩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樣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成就了《題都城南莊》這樣一首意味雋永的愛情詩,也成為詩壇上千古流傳的佳話,為清明時節增添了靚麗的詩意。

如果說,天朗氣清,陽光明媚的清明是詩意的話;那麼,陰雨纏綿,細雨霏霏的清明也有著別樣的詩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筆下這個被雨水打溼的清明節,雖然,當時對他來說,有些狼狽,也有些落魄,但它卻有著跨越千年的美麗,扣動著一代又一代人心中那根唯美的心絃。

清明節是一個如此美麗的節日,它將被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傳承下去,而且,也將永遠被傳承下去!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在烈士墓前


一張張墓床上面

跳躍著一個個青春的影子

透明的軀體裡

裹著槍林彈雨的傷痕

為了開闢這塊土地的春天

你義無反顧地獻出最後一滴血……

是那麼坦然

多少年的風霜雨雪

你可聽到

母親的呼喚

喚你從寂靜中悄然走出

就著獵獵的春風

與鮮花碰杯

飲一口母親含淚的酒

重溫鄉音

清明節的雨絲牽著眼淚

澆出墓地的一片新綠

從你心房裡萌發的株株嫩芽

描繪著春天生命的原色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清明祭


想到這個春天

有那麼多人因為疫情

因為涼山大火悲劇的再一次重演

失去生命

我就會時時淚流滿面


多麼渴望,天堂的路上

處處雕刻著神的旨諭

心懷敬畏的鐘聲

從荊棘之上,滾落人間

超度那些不安的靈魂和失語的石頭

明亮的火把,豔若鮮血

並讓自己耀眼的紅

立於黑白之間

流水把汙濁、不堪、頹廢與奢靡洗亮

從廢墟上,開出一朵又一朵花來


此時,我們可以把

變成種子的肉身,種進泥土裡了

他們接出的千千萬萬的種子

都是詩歌的孩子,這些孩子

都有善良而又慈悲的心腸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我尋覓父親的維度


躺在老屋的床上,看四面的牆,感覺30年來父親還跟我們在一起。打開時間的窗,隨著時間的光流我追憶父親。


父親的心願,窮其一生都在為兒孫造屋,讓子孫有安身之所。父親一輩子造了三處房宅,就撒手而去了。一個靠土裡刨食的農民,就是一口口省出來,把孩子養大,為孩子蓋屋娶妻。當這些規劃剛剛要完成的時候,我的老父親也就耗盡他所有的力氣,走了。讓我們再也找不到了。父親為我們蓋起房子,今天我們還住著。每每回到老家,總是感到父親還在,那一塊塊磚石裡,都有父親的血汗,都帶著父親的溫暖。父親窮盡一生的辛苦給兒孫建起了家園,可他自己臨走還是在這老屋裡。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新屋剛造起的時候,家裡的牆是籬笆插成的。在空院子裡父親刨地、整成菜畦,一趟趟挑水,種菜、澆菜,我們家的籬笆牆裡,就有了滿園生機。爬滿籬笆牆的莓豆是紅的、紫的、白的花朵,黃瓜是嫩黃的小花和長了刺的手,辣椒、西紅柿、茄子都先後在院子裡落戶了。父親天天挑水,母親就天天侍弄。我們新建的房子、新插的籬笆牆,新長起來的蔬菜,還有那嗡嗡的蜜蜂和飄飛的蝴蝶,童年的記憶裡,那籬笆牆的小院,跟父母在一起的生活,就是我們家幸福與溫馨的時刻。


父親是一個熱愛土地,把土地當命根子,把莊稼當做子女的人。12歲的時候,父親就教我鋤地,他說,咱是農民,得學會種田活命的本事。只要會種田,就餓不著。每每太陽正午,父親就帶我們下地。父親戴著斗笠,穿著蓑衣,站立在田間。風吹過來,吹得蓑衣簌簌響。我覺得父親就跟堅守在田間的稻草人一樣。這一幅父親鋤地的畫面,深深印在我腦子裡,跟了我一輩子。父親說,在太陽底下鋤草,才能死草呢。你看這一鋤頭下地,滅他千萬草兵。父親那口氣,真就像個將軍似的。跟著父親幹活,覺得很有趣,也不感到累。父親雖識字不多,總是在鋤地的時候,總給我吟起“鋤禾日當午”的詩句。常說,人勤地不懶,種莊稼不出力流汗,怎對得起收成呢。


等到我當了老師,炎熱的夏天我也喜歡在脖子上掛一塊毛巾上課。講課期間,不時看看聽課的孩子,就覺得此時我跟父親在田裡鋤地一樣。我的學生們一個個玉樹臨風的樣子,多麼像父親眼中的可愛的玉米呀!有付出才有收穫,不流汗就對不起收成。父親在鋤地時給我的勞動教育,我自然就嫁接於我的教育課堂。我覺得我的父親才是一位合格的老師,他從田地的勞作中教育著我們。


在窮苦的農民家庭中長大,父親教會我們知恩感恩報恩。父親感覺自己病已經不行的時候,把我們兄弟幾個叫到跟前,很嚴肅很莊重地告訴我們。誰誰在我們家困難的時候給我們兩升高粱,誰誰在父親有病的時候送來兩隻母雞,我們還欠哪門親戚的賬。父親說要看著我們把債還清。他說,人走賬不能留著,要不到那邊會不安生的。我們兄弟三人一家家走動,一家家還情還賬。回來後一家家給父親覆命。看到父親長舒一口氣的樣子,我知道還了這些債,父親心裡的石頭落地了,臉上露出了笑容,心裡已經忘記了病痛,很輕鬆的樣子。父親特別告誡我,在外邊做事,遇事多讓人,別虧欠人。我記住了父親的話。


父親離開了我們30年了,30年來每每在夢裡醒來,恍恍惚惚父親又出現在夢裡。醒來就再也難眠。我特別思念父親,這種思念讓我淚目讓我心疼。父親走的時候,我還是二十出頭的青年,而今我已年過半百,雙鬢染星。我知道縱使過去多少歲月,父親總是在我心裡。多少次睡夢中,父親頻頻入夢。我知道父親肯定有他自己的維度,在他的維度裡生活著。他肯定生活得很自由很快樂,要不怎麼每一次都是父親進入我的夢裡呢。


“子欲養而親不待”,只願在天堂的父親在他的維度裡能夠開心快樂。我只有用我粗糙的文字寄託對父親綿長而不盡的思念。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我在這個清明想你

——致犧牲在防疫一線的逆行者


河水融了,清波里看不見你的倒影

柳枝綠了,春風中聽不見你的笑聲

桃花開了,遊人中沒有你的飄飛的衣裙

春雨落了,小徑上沒有你旋轉的花傘


你說你喜歡簡單快樂

你說你喜歡溫馨祥和

你說你想走遍世界每個角落

你說你想寫下心中每一首歌


可是

你為什麼逆行

把自己埋葬在這個明媚的春天

甚至都沒有來得及看一眼春天的樣子


再也不能刷抖音玩快手

再也不能陪孩子讀“人之初性本善”

再也不能陪父親聊聊陳年舊事

再也不能陪母親做一頓晚飯


你就這樣走了

逆行的腳步如山一般堅定

甚至沒來得及留下隻言片語

甚至沒來得及將目光聚焦在牽掛的人


不曾闖過槍林彈雨

我們知道你是戰士、是勇士

不曾有過豪言壯語

我們知道你心中的熱血和激情


這個清明,你本該和朋友踏青遊玩

在花叢中擺足pose留下回憶

這個清明,你本該為先祖敬上你的哀思

現在卻成了被哀思的黑白相片

這個清明,你本該帶著孩子放風箏

你卻成了斷了線的風箏

再也回不來


你在這個春天越來越遠

我在這個清明越來越想你

我不知道你的音容笑貌

你留下的只有逆行的背影……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清明帖


車前草的印轍裡,蓄滿雨水與新綠

薺菜花搖晃在田埂上,撲簌簌地

落下它熟透的種子

不遠處,銜柴的喜鵲

落在白楊的枝杈上


我腳下,是您栽過瓜種過豆的

原野與土地。汗水浸透的

原野與土地


我一再躲閃

西山之左,桃林之右的

那座土丘


奶奶

這個春天,多災難

疫病,連著山火

風聲,蓋過哭聲

奶奶

我耽於一朵荒野的桃花

默唸您教唱過的

民謠

似心無悲慼之人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警營追思英烈魂

——緬懷我的好戰友彭錦平


河畔楊柳依依,又是一年清明到,逝者遠,生者念。這個時節,在感受大好春光的同時,不禁會想起我們曾經逝去的戰友。您離開我們已經整整十年,而我總是忍不住對您的追思與懷念……


“平安夜裡不平安”。2009年的那個平安夜,我敬愛的戰友、慈愛的老大哥彭錦平不幸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再也不能相見!您的每一個笑容、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身影,都成了我永遠的追憶。


自參加公安工作以來,彭錦平同志24年如一日紮根基層派出所,舍家忘我,默默奉獻,時刻以高度的事業心、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忘我的精神狀態,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職責,出色維護了一方和諧與穩定。特別是在擔任四地派出所所長的14年時間裡,他吃苦耐勞,求真務實,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團結和帶領民警銳意進取,頑強拼搏,開創了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的嶄新局面,深受全體同事和轄區群眾的歡迎與尊重,受到市、縣黨委、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充分肯定和表彰。2009年12月24日,彭錦平同志由於連續加班加點勞累過度,突發腦溢血,犧牲在全國、全省冬季嚴打鬥爭第一線。


彭錦平18歲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直到他犧牲前的24載歲月裡,他一直在基層派出所工作。在艱苦的派出所工作崗位上,他對工作像夏天一般火熱,激情四射而又充滿活力,又像音樂家彈鋼琴,俯身忙碌卻又沉醉其中。入警以來,他始終如一地保持忠於職守、全心投入的工作作風,特別是在擔任派出所領導職務後,他更是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處處帶頭,事事主動,被同事們譽為“模範帶頭人”,被群眾譽為“實幹家”。


剛參加工作時,他常年吃住在流峪派出所,工作不分份內份外,急難險重的任務總是搶著上,逢年過節更是主動承擔值班任務,讓其他民警回家團聚。熟悉他的人都說他閒不住,不是辦案就是巡邏,不是走訪群眾就是蹲點守候,全鎮群眾沒有一個不認識他的。他走到哪裡,都有群眾拉住他的手噓寒問暖,非要和他說會話、喝會茶再讓他走,不但有什麼事都願意告訴他,而且十分信賴他。在擔任派出所領導後,他更是身體力行,不搞絲毫特殊。值班、巡邏、處警、辦案,嚴打、警衛、處置突發事件、治安管理,處處可以見到他的身影。長期以來,只要所裡有事,返回單位最快的總是他;只要是他值班期間的案件,他總是辦理到底;只要是他值班,都要至少提前半小時趕回單位。特別是在調入縣城任西城派出所所長後,他即使雙休日或者當天不值班,也總會到派出所幫助值班民警工作至晚上22時以後再回家。他常年累月沒早沒晚、沒白沒黑地忙於工作,失去了和平年代很多人應該享受的正常生活。24年裡,他沒有休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特別是擔任派出所所長後的十五個年頭裡,他沒有回家過一個春節。


在彭錦平身上,有一種案子不破誓不罷休的堅強毅力,更有一股嫌犯未抓絕不收手的執著精神。為了群眾利益,他百折不撓,哪怕吃再大的苦,受再多的罪都在所不惜。1997年冬天,流峪鎮部分村莊牲畜被盜案件頻發。群眾夜裡只能將牛、羊等牲畜牽至臥室內,拴在床腿上,以求安全。牲畜較多的家中臥室裝不下,就幾家互相合作,晚上將牲畜趕到一塊輪流看護。對此,彭錦平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組織全所人員白天摸線索,夜裡在重點時段和重點部位蹲點守候。由於晝夜連軸轉,加之天氣嚴寒,彭錦平同志患上了重感冒,但他毫不在乎。在連續近一個月仍一無所獲,其他同志紛紛打退堂鼓,氣餒氣氛逐漸瀰漫的情況下,他滿懷信心地鼓勵大家要堅持到底。工作到大約第40天時,在夜裡凌晨一時許,他帶領民警巡邏至車莊時,發現路邊停放一輛“幸福-250”摩托車,車後座固定一馱筐。彭錦平判定此車乃竊賊臨時停放,遂果斷命令其他同志分成兩組,一組到四周搜索,一組到路口設伏,而他則隻身一人埋伏在摩托車附近,靜候嫌疑人到來。大約凌晨2時許,一個黑影抱著一團東西走向摩托車。彭錦平一個箭步上前,黑影聽到動靜撒腿就跑。彭錦平一把沒有抓住,趕緊追趕。在緊隨黑影跳下路邊兩米多深且遍佈石頭的壩子後,他不慎被一塊突出的大石將腰硌傷。但他仍忍疼追出50餘米,並在其他同志配合下,將這名竊賊抓獲。以此為突破口,民警們一舉摧毀這一作惡長達2年,作案區域涉及8個鄉鎮200餘名受害人的特大犯罪團伙,抓獲團伙成員20餘名。破案後,群眾敲鑼打鼓到派出所,感謝民警為民除害,還群眾一份安寧。而他們又哪裡知道,彭錦平當時腰部受傷後,瞞著家中老母親及剛剛結婚不久的妻子,悄悄貼上止痛膏,藉口辦案忙,一個多月沒敢回家,只是為了避免家人擔心。


彭錦平生前所工作過的四個地方都是全縣社會治安的複雜地區,但他懲兇除惡永不畏難,櫛風沐雨永不言苦,在長期的艱苦磨礪中不斷提高自己攻堅克難、勇打硬仗、敢挑重擔的能力和智慧,將全部精力都傾注到了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的各項工作中。群眾都說:沒有他破不了的案件,也沒有他解決不了的治安問題,他走到哪裡便把平安帶到哪裡。因此,群眾都親切地稱他“平安使者”。

為維護正義,彭錦平總是將生死置之度外,是一個連命都敢豁出去的人。1995年夏至後的一天晚上21時許,流峪鎮南蒲蘆村發生一起一次殺死兩人的惡性殺人案。兇手馮某因家庭糾紛持菜刀竄至其岳母家中,見人就砍。在與其兩個妻弟搏鬥時,馮某落入豬欄內,沾了一身豬糞。喪失理智的馮某最終將其兩個妻弟全部砍死後,一時殺紅了眼,見人就砍。危急關頭,彭錦平帶領兩名民警趕到現場。剛到大門口,正好遇到馮某手持菜刀追趕其岳母。見到民警,他瘋狂叫囂:“誰進來就砍死誰!”關鍵時刻,彭錦平讓兩名民警守在門口,防止兇手逃跑,而他則冒著生命危險,率先衝進院子,一邊以言語穩定兇手情緒,一邊悄悄接近對方。但狡猾而兇狠的馮某卻不顧一切地揮舞著菜刀向他襲來,他機智躲過。瘋狂的兇手再次持刀劈來,因空間狹小,彭錦平不幸被馮某砍中肩膀。他忍著巨痛,與其展開激烈博鬥,並不顧馮某身上惡臭,將其緊緊抱住摔倒在地,後在其他同志的幫助下,終於將馮某擒獲。事後,有人問他:“那麼危險的時候,為什麼獨自一個人上?”他笑笑說:“我是派出所所長,關鍵時刻怎能光想著自己呢?!”


用心、專心、細心是彭錦平工作的法寶。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他始終堅持用心思考,不僅作風頑強,百折不撓,而且善接挑戰,追求完美。很多別人束手無策的難題,他都能獨闢蹊徑,迎刃而解。1999年7月,縣公安局調任他到豐陽鎮任所長。該鎮位於三縣市交界處,“兩搶一盜”等侵財性案件頻發,打架鬥毆等擾亂社會秩序案件突出,幾任所長都未能有效解決治安落後面貌。彭錦平到任後,連續兩個月頂烈日,戰高溫,冒風雨,踏泥濘,重拳出擊,艱苦鏖戰,一舉打掉了7個長期作惡的盜竊、搶劫、霸痞團伙,偵破現行案件57起、隱積案件35起,極大地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此後,豐陽鎮再也沒有發生過團伙犯罪案件。為保持該鎮的長治久安,彭錦平在爭取鎮黨委、政府支持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專群結合的防範新路子,健全了村級治保會、調解會、治安聯防組織,並由派出所與各村莊層層簽訂治安防範責任書,全面推行農村“十戶聯防”制度,構建了鄉、村、組三級治安防控網絡,創造了該鎮長治久安的良好局面。2000年4月,他被調任城南派出所所長後,他訪幹部、問群眾,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走遍了轄區的角角落落,掌握了治安工作的第一手資料,一個月的時間就破獲轄區各類長期累積下來的未破案件27起, 13名在冊的久抓未獲逃犯被成功抓獲12名,切實打出了氣勢,在群眾中贏得了很高的威望。但他並沒有滿足,對唯一的一名漏網逃犯、潛逃外地長達10年的平邑鎮蔡莊村涉嫌強姦犯罪嫌疑人王某未能抓獲令他寢食不安。他處處留心、時時在意,終於在2001年春天將隱姓埋名潛逃至東北藏匿達11年之久的王某抓獲歸案,讓受害人大為感動。


在彭錦平二十四年的從警生涯中,他走到哪裡,就把平安和諧帶到哪裡;走到哪裡,都把人民警察的光輝形象展現到哪裡;走到哪裡,都把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呈現到哪裡。他甘於清貧,勤於奉獻,忍得住艱苦,耐得住寂寞,處處時時嚴以律己,清正廉潔,秉公辦案,自覺維護法律的尊嚴,雖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贏得了各級領導的肯定與好評,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敬重與信賴,譜寫了一曲新時期人民警察的英雄讚歌!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子欲孝而親不待

山坡上的草黃了,又綠了;路邊的野菊花落了,又開了;鳥兒飛走了,又飛回來了;走在爹無數次走過的山路上,卻再也看不到爹忙綠的身影。

不知不覺,爹已經走了三年了。

爹再也不用操心受苦了,他靜靜地躺在那堆黃土下面,緊緊閉著他的雙眼,任憑我們聲嘶力竭地大哭,他都不會再看我們一眼。墳頭的草瘋長,一如我們對爹的思念。

世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形同陌路,而是天人永隔。

爹在的時候我們從沒感覺到什麼,爹走後,卻感覺家裡一下子冷清了許多,他走得太倉促了,我們還沒來得及好好孝順他。爹愛吃各種零食,而我們卻沒有時常買給他。反倒是他總買給我們吃,總感覺虧欠他太多了,總想如果有來生,我們一定好好孝順他,可來生在哪裡呢?

爹雖然走了,卻依然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爹總在菜園裡種好多菜,以前娘總是埋怨爹,說種那麼多菜乾嘛呢?又吃不掉。爹也總是開玩笑說,如果到時讓別人給偷去了,你就一點吃不到了。我們就都笑。而現在我們卻再也吃不到爹種的菜,我們無比懷念爹,懷念爹的音容笑貌,懷念爹的點點滴滴。

爹生前是個醫生,專門為小動物看病,有一顆極其善良的心。他對待小動物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他家的狗啊貓啊都和他走得近。每次吃飯,第一口飯都是先喂他家的小貓們。動物都是有靈性的,經常爹出門回來,他家的小貓就會迎他到村口。而爹走後,他家的狗三天不吃不喝,在他第三個祭日過後,他家的狗也隨他而去,我們只好把它葬了。

人往往總是這樣,擁有時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感覺有多重要。當你看到父母的白髮越來越多,當你聽到父母的嘮叨越來越煩,當你看到他們的腳步變得蹣跚,當你……,你會發現父母真的老了,我們一定要好好對待他們,其實他們很容易知足。

總是想如果爹還在該多好啊!可是爹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這輩子都不會再相見,無論我們歡喜我們悲傷,他都不會再看我們一眼。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善待身邊的每一人,這輩子在一起,下輩子不一定還能遇見。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也許是兒子小的緣故,爹對他總是有些溺愛 。可自從爹走了以後,兒子就變得非常膽小,就算白天也不敢一個人呆在屋裡,上個廁所也得要人陪著,更別說黑夜了。

爹的照片就安靜地緊挨著電視放在桌子上,每天他面容慈祥,就像生前一樣,微笑著看著我們,看著屋裡的一切。我們想他了,就看看他的照片,彷彿這是我們唯一可以寄託思念的東西。

兒子正在看他百看不厭的熊出沒,突然轉過頭對我們說,看著爺爺的照片害怕,我一聽就更哽咽起來,我說爺爺最疼你了,不用害怕,他在天堂看著我們,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兒子又問天堂在哪裡?我說天堂在天上,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我們看不到他,他卻可以看到我們。兒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繼續看他的動畫片。

我和娘卻無法平靜,無法抑制內心的痛,淚不停地湧來,彷彿要淹沒所有爹離去的日子。

爹走了,家裡就彷彿少了很多東西,總是感覺那樣冷清,往日我們回家,他總是迎我們到村口,我們走的時候也會送我們很遠。每條路都有爹弓著腰的身影,每個角落都有爹哼哼的聲音。

爹把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子女。爹在,我們一年四季有吃不完的菜。一條寬闊平坦通往我們大門口的路,是爹一塊石頭一塊石頭壘起來的,只是他還沒有走幾回就永遠的走了。

已記不起爹走了多少時日,至今仍然感覺像做夢一樣,彷彿爹只是出了趟遠門,有一天還會回來。

如果爹真的去了天堂,相信那裡一定沒有痛苦,沒有眼淚,沒有勞累,只有歡樂祥和一片。

若干年後,我們一定還會在那裡再相見 。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鄉音

——清明節由感

清明時節寄鄉音,

公墓墳前人紛紜。

緬懷追思情切切,

紫煙嫋嫋祈宗親。

生老病死拼一世,

厚德載物傳子孫。

先賢創下文明史,

年年代代祭英魂。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清明感懷

清明前後心如麻,

萬里思歸寄夢華。

楊柳依依牽舊事,

風鳶獵獵向天涯。

光宗耀祖墳前事,

孝子賢孫代代跋。

重返故鄉情更盛,

叔伯父老捧香茶。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憶父親

清明有雨落山坡,

淚水盈盈滿眼窩。

那日雪花飄漫漫,

揚鞭教我轉陀螺。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清明感懷


桃穠李妍滿枝椏

歸燕銜泥尋舊家

哪堪春晚清明近

夜闌一夢到天涯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清明


嶺上迎春燦爛開,

有花做伴未成哀。

一杯薄酒多珍重,

笑貌常於夢裡來。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邑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文藝作品展(4):文學作品專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