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徑約1600英里的月球南極-埃特肯盆地驚現神祕物質!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越來越深入,讓我們一起看看科學家們這次對月球有什麼新發現吧!

直徑約1600英里的月球南極-埃特肯盆地驚現神秘物質!


科學家們在月球上的大坑裡發現了一大堆神秘物質,這些物質的質量是夏威夷大島的五倍,位於月球表面以下數百英里處。

直徑約1600英里的月球南極-埃特肯盆地驚現神秘物質!


彼得•詹姆斯來自德克薩斯州貝勒大學,他領導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南極-艾特肯盆地的結構。這是一個直徑約1600英里的撞擊坑。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撞擊坑之一,不過由於它位於月球的遠端,人們不能直接在地球上看到它。

據他們發表在《地球物理學研究快報》上的論文,該小組正在調查月球引力的變化。他們使用了美國宇航局重力回溯和內部結構實驗室(GRAIL)的數據。這是一項旨在創建月球引力圖的任務,同時也觀察月球內部結構和組成。

當該團隊將GRAIL數據和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的地形信息結合起來時,他們發現了巨大而異常密集的物質。研究人員不知道那是什麼,但它似乎延伸到了月球表面以下180多英里。

直徑約1600英里的月球南極-埃特肯盆地驚現神秘物質!


研究人員稱,這可能是形成南極艾特肯盆地的小行星上的一大塊金屬,它沒有沉入月球內部,而是一直埋在月球地幔中。計算機模擬表明這個解釋比較合理,但也有人提出了其他解釋。

“想象一下,將一堆比夏威夷大島大五倍的金屬埋在地下,這大概是我們意外檢測到的物質。”

這個神秘的物質位於月球遠端的撞擊坑下面。

“我們計算了一下,形成撞擊坑的小行星的足夠分散的核心可以懸浮在月球地幔中,並一直持續到今天,而不是沉入月球中心。

直徑約1600英里的月球南極-埃特肯盆地驚現神秘物質!

研究人員說,這個意外物質還可能是有月球上的岩漿海洋凝固時的氧化物形成的。

無論這個物質是什麼,該小組相信它可以解釋撞擊處的南極艾特肯盆地的一些特徵——尤其是正是這些物質造成隕石坑的中央凹陷,而不是“熔化層”的收縮造成的。

瞭解南極-艾特肯盆地是如何形成的對於理解月球的歷史及其演變非常重要。“南極艾特肯盆地是月球上保存最大的撞擊盆地,也可能是太陽系中公認的最大的撞擊結構。”

直徑約1600英里的月球南極-埃特肯盆地驚現神秘物質!


目前,美國還有其他幾個國家的太空機構正專注於登月任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近宣佈了阿爾特彌斯任務,目標是2024年前將第一位女性送上月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