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西方欧洲国家为什么在疫情期间抢手纸?

勤求古训


不只是疫情,任何一次重大危机事件发生时都会发生抢手纸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刚需、挤兑。

刚需

手纸是刚需,家庭生活中使用范围广,存储不担心保质期的问题

挤兑

1、疫情发生,大家只能少出门,一次购物尽可能备多一些消耗量大的日用刚需品。

2、消费随从,见人买,我也买,反正不贵,又是刚需,无保质期问题。

3、商品体积大,商家不可能在商场里囤备太多,每个人只要比平时多买一份就会马上形成空架。商家无法第一时间补货,造成心理恐慌。

4、恐慌心理下发生聚集效应,产生超额购买,发生挤兑,不只是手纸,所有刚需、日耗量大、保质期长的日用商品和食品都被波及。


伦敦桥上的老歌


我是儿童故事撰稿人王叔,我来回答一下。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各国加强出行禁令,大众不得不呆在家里。于是,末日生存手册里的物资囤积变为了现实。连英国首相在19日都被人们拍到,囤积了一车的卫生纸。此前也有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民众疯抢卫生纸,俩男子甚至拔刀相向。

就像中国人抢双黄连、抢板蓝根一样,或许人们能够理解这背后的心理因素。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为何偏偏是卫生纸呢?西方国家的民众在疫情期间抢厕纸,王叔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在西方国家,纸巾是刚需。

不仅厕所要用到,厨房也要用到。一般西方人家庭的厨房是没有抹布的,他们清理厨房使用的全部都是厨房用纸,所以,如果没有纸巾可以清理厨房,想象一下,居家隔离的一个月,西方人家里的厨房会变成什么样子,为此,他们才会出现抢卫生纸的状况。


2.恐慌。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看到货架上空空荡荡,别人都在购买卫生纸,再加上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种种视频,这给当地人造成了一定的恐慌情绪。

3.谣言。

据说抢卫生纸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工厂要全部停工,而全球90%的卫生纸都是中国生产的;更有谣言称,卫生纸和口罩是同一种原料,原料都拿去做口罩了,势必会引发卫生纸短缺 ,所以,导致欧美国家的卫生纸几乎一夜被抢光。虽然美国官方也发表声明说卫生纸供应充足,呼吁民众不要抢购,但这并没有缓解民众的恐慌情绪。

4.西方国家深度的经济交融和去工业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有人可能不解,不就是一卷卫生嘛,又不是高科技,本国真的就不能生产了?你还别说,在全球经贸一体化的情形下,即便是欧盟内部各个发达国家,他们很多商品,完全都是依赖进口。法国人吃荷兰的乳制品,德国人吃丹麦的鱼肉罐头,英国人用法国的卫生纸,在欧洲,各国依据不同的产业优势,然后利用经贸互补的模式早已定型。

就拿卫生纸来说,欧洲四家最大的生产商:宝洁、爱生雅、金佰利、佐治亚-太平洋,除了爱生雅是瑞典的企业之外,其余四家都是美国企业。而且本着就近原则,这些厂商的生产地,通常也都设立在原料相对充足的国家。爱生雅公司曾在俄罗斯Sovetsk市一次的投资就达12亿瑞典克朗。

这样的经贸体系虽然能够发挥各国最大的产业优势,可一旦出现类似新冠肺炎的全球危机,从生产再到进出口都会遭到波及。还以欧洲为例,虽然欧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它毕竟不像我国以及美国这样,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旦出现真正的危局,每个国家都会各自为政,以本国利益为重。

现在,意大利、德国、法国的病例早已过万,德国和波兰等国家也宣布关闭过境口岸。疫情期间工人可能会被隔离而停产,原料的运输也将受到一定限制,产业分布在不同国家,协调过程将比较漫长,危机面前,供应链甚至会直接断掉。


不确定因素在增加,民众的恐慌情绪将会跨越国界,于是,整个欧洲大陆都在抢卫生纸了。

5,西方民众对纸巾有巨量的需求。

西方国家是传统的卫生纸消耗大户。比如美国人,卫生纸消耗量全球第一,他们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抹布为何物。而在欧洲,21世纪总体消耗卫生纸的数量增长了40%。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卫生纸的用途扩大了,如今许多欧洲人将卫生纸用于擦手、擤鼻涕以及擦东西之用。

欧洲纸制品研讨会调查显示,英国每人每年平均用掉大约17.6公斤卫生纸,高于欧洲各国每人每年平均消耗的卫生纸的量。在经济发达的西欧,每人每年平均消耗12.4公斤卫生纸。相比而言,经济欠发达的新欧盟成员国,每年消耗的卫生纸数量要小很多。在新欧盟成员国中,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居民的卫生纸年消耗量每人每年只有3.9公斤。以勤俭节约而著称的德国人在卫生纸消耗方面,保持了良好的生活作风,德国人每人每年平均只消耗1.3公斤的卫生纸。


平日里用纸量就很大,疫情期间可能会更甚。

作为一种高风险传染病,新冠肺炎带给人类的启示就俩字:消毒。日常生活中除了各式各样的消毒水之外,能给公众干净暗示的,就是卫生纸了。除了居家用消毒水洗刷刷,还要用卫生纸拼命擦擦擦。这种一次性的消耗品,满足了公众“认为病毒已经被消除干净了”的安全预期。而疫病流行期的安全需求,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大了公众对卫生纸的依赖。尤其像欧美这样的传统用纸大户,依赖程度会更高更过分。

此外,相对于其他生活用品,卫生纸更加便于保存。这些平常用纸就毫不节省的西方人,面对接下来不能出门的居家生活,他们怎么能够忍受没有卫生纸的陪伴呢?传统用纸大户,加上此次疫情爆发,在居家隔离之前,最终促使卫生纸成为西方民众抢购的热销品。

从报道的情况看,抢购卫生纸的都是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一方面说明经济发展程度越高,民众的消耗量也就越大。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信息流高速便捷,从而使得每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其曝光机率和曝光程度也会更高——这反倒放大了公众的恐慌情绪。

结论:

综合以上因素,就不难理解西方人在疫情期间,不爱红装爱武装,不抢口罩抢厕纸了。这是国情不同,文化不同导致的啊。

综上,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启发,谢谢!

【如有疏漏,敬请斧正!

我是儿童故事撰稿人王叔,敬请关注。谢谢!】


听王叔叔讲故事


为什么有些西方国家在疫情期间抢购手纸?

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些日本以及西方国家的民众开始囤积大量的卫生纸;其实也不仅仅是卫生纸,还有其它的各种物资,比如口罩,个人防护用品,消毒液;

在印度,还有更加稀奇古怪的东西部民众大量囤积;什么东西呢?墓碑。为什么会囤积墓碑呢?因为有传言称制做墓碑用的石料中藏有一种射线,这种射线可以杀灭新冠病毒,因此印度人家都以能够抢购到一块墓碑而沾沾自喜。

为什么会这样?无非就是两个字——恐慌。

在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疫情面前,最无助的就是一般民众,无论是否是空穴来风,任何传言,都会引起恐慌,如果有关方面不能迅速澄清事实,这种恐慌将愈演愈烈,不可收拾。

举个例子。最先抢购卫生纸的是日本民众;为什么呢?无非就是担心供应链断裂,没有生产卫生纸的原材料进口,因此超市里的卫生纸货架上空空如也。

那是中国疫情非常严重而日本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传言说中国是卫生纸原材料主要供应商,如果中国禁止出口原材料,日本以及全球的卫生纸产业链就会断裂。

后来的事实证明,用不着日本政府的“安抚”,中国并没有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而大范围停工停产,卫生纸原材料的供应链也没有因此断裂,这个恐慌也自然而然消失了。

不过,口罩以及防护服消毒液的抢购倒是世界性的;特别是现在西方主要国家都在疫情的影响下无法正常开工,而口罩防护服消毒液又是抗疫的必需品;所以常常都可以看到“截胡”的新闻。

恐慌,不仅仅是一般老百姓,比如说有人囤积大量的食用盐;美国的华人扩散囤积枪支弹药;有人开始囤积大米、面粉;甚至还有不少粮食出口国开始暂时禁止出口粮食——

疫情当头,谁不想保命啊!这就好比是溺水之人拼命想抓住的救命稻草——

人,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在自然灾害面前往往都是束手无策;而且只要有个风吹草动,马上就会产生蝴蝶效应,迅速扩散——有时候明明知道也许是传言,但是大多数仍然坚持认为: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种信息,老百姓哪有什么辨识的能力!


闲看秋风999


有些荒诞的理由是:中国是厕纸原料的主要产出国,中国疫情来了,世界就没得厕纸用了[捂脸][捂脸][捂脸]

正式一点的理由是:

1973年,正值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对包括日本、美国、西欧在内的主要资本主义世界,实施了严格的石油禁运。石油价格飙升,所有物价随之水涨船高,其中也包括厕纸。

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被笼罩在巨大的焦虑与危机之中。政府对汽油、电力和食品实施限量供应,民众因此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短缺心理”。

1973年11月,大阪一家超市对卫生纸搞了降价,这本来只是场普通促销,但超市也没想到,顾客会为此蜂拥而来,超市厕纸瞬间供不应求。

见此情形,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误以为厕纸供应出了问题,人们跑遍超市买厕纸,抢购潮从大阪扩散到日本全境。

消息传到美国,被一位共和党议员Froelich注意到了。他结合自己听到的一些关于“美国木浆纸减产”的线报,自行推理出了一条结论——“美国政府印刷局的打印纸快不够用了”。

然而,接下来几周里,这条不权威的结论被不断发酵,先是演变为“军队和政府部门缺厕纸”,最终变成了:“全美都可能面临厕纸短缺”。并被当做结论,写进了政府稿件里。

知此事的媒体一拥而上,争相报道这件“民生大事”。而“可能”、“潜在”这种表示预测性的字眼,传着传着,就传丢了。

随后,知名脱口秀主持人Johnny Carson把缺卫生纸的新闻,写成了段子,本想调侃一番,谁也没想到,这个玩笑却被几十万美国人当了真,彻底引爆了美国人的焦虑感。



干了这杯快乐


根据statista在2018年的调查统计,美国人每人每年需要消费141卷卫生纸,也就是2-3天消耗一卷,是世界第一,而中国每人每年消耗49卷卫生纸,大约是一周一卷的量,远低于这次发生抢购的那些发达国家。

美国超市

为什么美国人用的手纸会是中国人的将近三倍。我自己测试过,的确是一周用一卷左右,这还是基于我的手纸强迫症,手纸每次使用必须三叠。如果美国人均每日上厕所频率是中国3倍的话,那只能说明美国是一个习惯性腹泻之国。

更何况,西方各国的纸品区分很细致。面巾纸,厨房纸,卫生纸,餐巾纸,一应俱全。在国外那么多年,也没见谁用卫生纸擦脸擤鼻涕。

但是这么多用处,肯定是刚需。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兼临床心理学家泰勒表示,“当人们听到有关疫情带来未知风险与以及他们应该防患的措施的信息相互矛盾时,他们倾向于诉诸极端。”

澳洲的一名风险专家解释,囤积厕纸是一种相对便宜的行为,人们喜欢在感到有风险时认为自己该做些什么。

也就是说,抢购是“零风险偏误”(zero risk bias)行为,人们更愿意努力去完全消除一种潜在的风险,而不是做一些能使他们的总风险降低更多的事情。

听上去还是有点难以理解。用大白话讲,疫情之下,我总得做点什么。心理安慰也好,实际起作用也罢,做点什么,才能心安。

还有一种重要因素是跟风和从众,就像我们以前抢盐,抢口罩消毒液测温枪一样,大家都在卖,我也要买一点备用


广州汝元


本身美国等西方国家手纸需求量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而且用手纸很讲究,对品种要求也高,非常必致,属于低消费,低风险。还有这些国家非常恐慌,抢钩物资和生活必须品。


福明166467022


大灾大难之前抢购日用品是人的天性,

对于西方人来说,每天消耗最多的不是食品,而是手纸

再加上很多媒体的夸张宣传,造成手纸供应不足的谣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