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各大醫院、社區、門診的就診人數斷崖式減少,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種現象?

小杜醫生


主要原因是人們怕被傳染,沒有大問題能不看就不看了,等疫情結束再看,另外配合政府關於抗擊疫情的號召!


老茂微言


因為在疫情期間,最開始是人們不敢來醫院,到後來就是人們不用來醫院了。

一、大家都有“趨利避害”的心理

其實醫院患者變少了這件事,挺好理解的,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心理。當自己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一般人的想法就是到醫院看醫生,找找自己出什麼毛病了。然後把疾病治好,讓身體恢復健康。

但是當新冠疫情出現之後,醫院就變成了“危險地帶”,到醫院會大大地增加感染病毒的幾率。所以身體出現問題的人,只要不是非常緊急、非常嚴重的疾病,都會選擇自己在家忍著。華子所在的醫院,只要可以延期手術的患者,都推遲了手術日期。

平時把醫院當“菜市場”,總到醫院開藥的老患者,也失去了蹤影。因為畢竟小毛病只是身體不舒服,忍一忍就過去了,如果到醫院被感染了新冠病毒,可就是大問題了。就是因為大家這種擔心到醫院“沒病找病”的心理,所以都會盡量避免到醫院來看病。

二、作息規律不容易生病了

這次疫情讓很多人嚐到了作息規律的好處,把身體狀態調理好,變得不容易生病了。很多的人平時生活狀態非常糟,每天早晨爬起來,要忙碌一整天。晚上還要加班或是應酬,半夜回家了,還要再刷會兒電腦和手機才睡覺。身體長期在一種超負荷運轉的狀態下,免疫力低下,當然容易生病

當新冠疫情發生之後,每個人都被隔離在家,而且所有的餐飲、娛樂設施都關閉了。每個人都被按了“暫停鍵”,被迫在家裡休息。大多數人開始自己買菜做飯,享受到了久違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作息。結果發現自己的身心狀態變得更好了,對疾病的抵抗力也加強了,不容易生病了。

三、患病的機會減少了

平時醫院常見的患者,主要以感冒發燒的、喝酒喝多的、吃壞東西拉肚子的這幾種類型多見。但是在全民戴口罩、勤洗手之後,不僅防住了新冠病毒,連普通感冒和流感病毒也防住了。而且餐飲停業,大家不能聚集吃喝,所以喝酒喝多,拉肚子的人也沒有了。

有些患慢性病患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痛風等,很多的時候是因為感冒、喝酒、拉肚子等原因,引起疾病的急性發作。當這些因素去除之後,這部分患者會驚喜地發現,自己的身體變得健康了,不需要總跑醫院了。

四、發現了小毛病是可以自愈的

不少患者給華子留言,說因為害怕到醫院看病被傳染病毒。所以自己有個頭疼腦熱的小毛病,都不敢去醫院,就自己在家裡硬挺著。結果發現,原來小毛病是可以自愈的。

以普通感冒的“流程”為例,第一天潛伏;第二天乏力;第三天發熱,自己開始吃退熱藥;第四天發了高燒,吃退熱藥也不太管用了,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人在這個時候會跑到醫院看病;但是不管第四天在醫院用了什麼藥,在第五天的時候,就會開始退燒;第六天不發燒,但全身的肌肉和關節痠痛;第七天胃口開始恢復,病基本就好了。

總有人跟華子說,感冒了到醫院“扎一針”就好了,醫院的藥真靈。華子會告訴他,其實大多數感冒的人,感覺挺不住到醫院的時候,就已經是在“自愈”的邊緣了,扎一個退燒針就能讓他舒服地過渡到自愈期。如果不扎針,他就會不那麼舒服地過渡到自愈期。也就是說,扎針或是不扎針,他的感冒都快好了。

其他還有一些輕度的胃腸炎、溼疹、蕁麻疹、感冒後的咳嗽等病症,都是可以自愈的疾病。相信這次新冠疫情,會讓許多人對自己“體弱多病”的身體恢復信心。但要注意的是,如果發燒超過三天不退,或是疾病症狀非常嚴重,還是要及時就醫的,避免有與小毛病相似症狀的其他疾病被耽誤。

新冠疫情使醫院患者斷崖似的減少,醫生們的工資也斷崖似的下降。不過華子覺得大家多注重健康是件好事,“但願人間無疾病,何妨架上藥生塵”,希望大家健康多一點,就可以使山河無恙,國泰民安,安享太平盛世了。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