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首迎復工復產,“零接觸”租車能讓租車行業“疫”鳴驚人嗎

01 疫情期間“超燃”的“零接觸”租車

一個月前,神州租車針對疫情中客戶的需求高調推出“零接觸”租車套餐,此舉著實明智,吆喝夠響亮。4月3日,它卻因為自己的連襟——瑞幸咖啡的財務數據作假而慘遭憤怒股民的吊打(瑞幸咖啡與神州租車的大股東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短短一個多月中兩次上熱搜,境遇卻是冰火兩重天,實在令人唏噓。

神州租車在股市的作為如何,自有監管部門說話。但不管如何,其推出的“零接觸”租車服務確實是高明。

其實,“零接觸“租車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一個手機APP就能搞定的事情,只要把APP系統和原有租車業務的兼容性做好,就很容易實現。即使是在沒有發生疫情的常態之下,相信大多數用戶也會更傾向於用手機APP租車,而不是去門店。畢竟現在我們連上菜場買根蔥都喜歡手機支付。不過,此次疫情意外的將用戶“零接觸”租車的需求又“燃”了起來,就像神州租車的廣告語:“特殊時期,租車自駕更安全”。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被控制,復工復產催生了越來越多的出行需求。然而,疫情在人們心中留下的陰影使很多原來公交、地鐵族心有餘悸,出租車和網約車也讓一些敏感的人心存芥蒂。在這樣的心態下,只要與“零接觸”這三個字搭上親戚就能讓人心中略感溫暖。所以,各種“零接觸”買菜、“零接觸”快遞、“零接觸”外賣的APP都火了起來,那麼,租車平臺想借助“零接觸”租車“疫”鳴驚人也不無可能!

“零接觸”租車是否神州租車的首創目前還不得而知,但由於網絡租車平臺運營模式的可複製性極強,至少目前除了神州租車,其它平臺也陸續推出了類似的服務項目。

疫情後首迎復工復產,“零接觸”租車能讓租車行業“疫”鳴驚人嗎

02 復工復產會成為租車行業的催化劑嗎

目前,國內疫情還未完全結束,復工復產也才剛起步,但是租車行業已經呈現出了“龍抬頭”的趨勢。畢竟,疫情之後復甦期,人與人之間減少不必要的接觸不僅是一些敏感心靈的安慰劑,也是疫情之後鞏固前期防控成果的必要舉措。那麼,擁有一輛或借用一輛汽車,減少公共交通出行壓力猶如“和尚頭上的跳蚤”——明擺著的。

當前,越來越多的人希望有一個獨立的出行空間。有車族自然不必為通勤操心,但原先有本無車的人士就面臨兩個選擇:要麼買車,要麼租車。

買車是一步到位的選擇,但是當買車的剛需井噴的時候,這種最佳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看上去並不美。中國兩大傳統汽車工業基地之一恰恰處於本次疫情中被重創的湖北省,這裡集中了相當多的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和整車製造商。復甦階段,汽車廠商的供應能力遠遠趕不上爆發的購車需求,排隊買車、甚至加價買車可能會出現在未來幾個月中。

另一個無法繞開的問題是大城市的限牌、限行政策。靠地鐵通勤的人士一般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獲得新車上牌的機會,就算4S店有熟人,能買到車,卻搖不到車牌又有何用?

既然買新車暫時不能成為所有人的首選,那麼借車就是備選項了。由於“車與老婆恕不外借”是眾所周知的道理,所以跟你一起在燒烤攤上吹啤酒的兄弟可能不會借車給你,而租車平臺大概率會在未來幾個月內迎來機遇。

疫情後首迎復工復產,“零接觸”租車能讓租車行業“疫”鳴驚人嗎

03 洗牌:強者恆強是硬道理

在機遇面前,眾多租車平臺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這個美味的大蛋糕卻不是每個小朋友都能吃得下的。在疫情之前,國內的租車平臺數量多如牛毛,可是口碑還過得去的也就“神州”、“一嗨”這幾家為數不多的平臺。但是,如果給租車平臺號號脈,像價格貓膩、車源少、車況差、網點覆蓋不全面、用戶忠誠度低等問題並不少見。尤其是一些規模較小的租車公司,前景更是堪憂。因此,誰能解決這些問題,優化客戶體驗,誰就有機會分得更大一塊蛋糕。

還有一個租車平臺不願意承認的事實是,大部分租車平臺處於虧本運營的狀態,它們的生存完全靠風險投資(至少目前是這樣)。那麼,風險投資者會把真金白銀投給那些已經有一定規模的公司,還是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答案不言自明。

因此,強者恆強恐怕是這次洗牌可以預見的結果。那麼,4月3日神州公司遭遇的股市滑鐵盧,讓神州租車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接下來誰將成為市場的弄潮兒,我們拭目以待。

疫情後首迎復工復產,“零接觸”租車能讓租車行業“疫”鳴驚人嗎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