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災害早知道,關鍵時刻免傷害

不斷普及氣象知識,提高群眾安全意識一直是社會公眾氣象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今天作者查閱相關資料和向氣象專家諮詢瞭解到幾條氣象災害防禦知識,關鍵時刻能救命,免受氣象災害!大家可以瞭解一二!

氣象災害早知道,關鍵時刻免傷害

氣象災害有哪些

氣象災害是指大氣運動和演變對人類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以國防建設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害。如颱風、乾旱、暴雨、暴雪、冰雹、大風、霜害、寒潮、雷電、高溫等。

一般來說,春季以乾旱、大風、寒潮、霜凍等居多,夏季以暴雨、冰雹、雷暴、高溫、陣性大風等居多,秋季以霜凍、低溫連陰雨等居多,冬季以寒潮、雪災等居多。其中也有跨季節的,比如干旱,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

氣象災害早知道,關鍵時刻免傷害

暴雨及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氣象學規定,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稱為“暴雨”。按其降水強度大小又分為三個等級,即24小時降水量為50~99.9毫米稱“暴雨”;100~250毫米以下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稱“特大暴雨”。暴雨來臨時,往往烏雲密佈,電閃雷鳴,狂風大作,短時間內達到的強暴雨,還往往引發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

氣象災害早知道,關鍵時刻免傷害

預報有暴雨,可以做哪些防護

(1)檢查房屋是否牢固,如果是危舊房屋,或處於低窪地勢的村民,應及時撤出。

(2)檢查電路、爐火等設施是否安全,最好關閉電源總開關。

(3)收拾家中貴重物品放到樓上或置於高處。

(4)暫停田間農事活動,戶外人員立即到安全、地勢高的地方或山洞暫避。

(5)提前收(蓋)露天晾曬物品。

(6)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7)特別注意夜間的暴雨,提防破舊房屋倒塌傷人。

(8)雨天汽車在低窪處熄火,千萬不要在車上等候,下車到高處等待救援。

氣象災害早知道,關鍵時刻免傷害

強降水引發山洪災害怎麼辦

(1)一定要保持冷靜,儘快向山上或較高地方轉移。

(2)在山洪易發地區的村民,不要留戀財物,要聽從指揮,迅速撤離危險區。

(3)山洪暴發時,不要沿著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兩側快速躲避。

(4)山洪暴發時,千萬不要輕易涉水過河。

(5)被山洪困在山中,應及時與與當地有關部門取得聯繫,或發出求救信號尋求救援。

氣象災害早知道,關鍵時刻免傷害

怎麼判斷是否有泥石流發生

(1)看:河(溝)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斷流或洪水突然增大,並夾有較多的柴草、樹木,可確認河(溝)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2)聽: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聲或悶雷聲,哪伯極微弱也可認定泥石流正在形成。另外,溝谷深處變得昏暗並伴有轟鳴聲或輕微的振動感,也說明溝谷上游已發生泥石流。

氣象災害早知道,關鍵時刻免傷害

在山區突遇泥石流怎麼辦

(1)在溝谷內勞動時,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轉移到高處,不要在低窪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發現泥石流襲來時,千萬不要順溝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要向兩邊的山坡上面爬。

(3)千萬不要在泥石流中橫渡。

(4)在泥石流發生前已經撤出危險區的人,暴雨停止後不要急於返回溝內住地收拾物品,應等待一段時間。

(5)儘快與有關部門取得聯繫,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

(6)山區從事鄉村遊的農戶,在泥石流多發季節(如夏季),儘量不要安排遊客到泥石流多發地段遊玩,如果安排的話,要事先探好地形,安排好撤退路線並告知遊客。野外露天紮營時,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址,不要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溝底紮營。

氣象災害早知道,關鍵時刻免傷害

出行遇山體崩塌滑坡如何處理

(1)注意當地天氣預報,不要在大雨後、陰雨天進入山區溝谷。

(2)雨季時不要在陡坡、危巖突出的地方避雨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巖。

(3)在山間行車途中,遭遇崩塌滑坡不要驚慌,要迅速離開有斜坡的路段。

(4)因崩塌滑坡造成堵塞時,應聽從交通指揮,及時接受疏導。

遭遇強雷雨怎麼保護自己

遇到強雷雨時,應儘快到室內避雷躲雨,迅速關好門窗。遠離門窗、電器設備和易導電的物體,儘量不用電視、電話、計算機、收音機、熱水器等電器,不要接觸煤氣管道、自來水管道及各種電氣裝置。在有避雷裝置的室內相對比較安全,但應該避免在空曠的又沒有有效避雷裝置的涼亭中躲避雷雨。

在野外遇強雷雨,不要使自己成為最高點,儘快離開山頂、山坡、山脊、河流、湖泊,避免多人擁擠在一起,分別選擇最低處,雙腳併攏蹲下,棄去身上金屬導電物體;不要靠近電杆、高塔、大樹、煙囪以及牆根避雷接地裝置,不要接觸金屬管線、電線、火車軌道,以防旁側閃絡、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汽車、火車、輪船相對屏蔽,最好呆在其中並關閉門窗。

氣象災害早知道,關鍵時刻免傷害

高溫天氣標準以及需要注意什麼

高溫是指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天氣現象,達到或超過37℃以上時稱酷暑。高溫天氣對人體健康、交通、用水等方面帶來嚴重影響。

高溫天氣應注意

氣象災害早知道,關鍵時刻免傷害

(1)飲食宜清淡。多喝涼白開水、冷鹽水、白菊花水、綠豆湯等防暑飲品。

(2)保證睡眠。準備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溫藥品,如清涼油、十滴水、人丹等。

(3)在高溫條件下的作業人員,應採取防護措施或停止作業。

(4)白天儘量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外出要打傘、戴遮陽帽、塗抹防曬霜,避免強光灼傷皮膚。

(5)如有人中暑,應立即把病人抬至陰涼通風處,並給病人服用生理鹽水或“十滴水”等防暑藥品。如果病情嚴重,需送往醫院進行專業救治。

(6)高溫天氣容易使人疲勞、煩躁和發怒,應注意調節情緒。

(7)室內利用空調降溫時,溫度不宜過低。

(8)大汗淋漓時,切忌用冷水沖澡。應先擦乾汗水,稍事休息後再用溫水洗澡。

(9)老人、體弱者或高血壓、心肺疾病患者應減少活動;如有胸悶、氣短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